《無照駕駛—建築家的私文學》

IMG 0049一看見書名,二話不說就訂購了。

聖誕假期前收到了,便趁放假把它讀完。這是由十多位華人建築師創作的短篇小說集,書名《無照駕駛》其實是編者阮慶岳對近世藝術創作的過度專業化作出微微的抗議。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師可以從事多種創作藝術,反而人類越發展,個人的創作寬度卻反而越來越被牌照制度規範著。例如,二十世紀從建築分離出去的規劃和項目管理行業,又發展出自己的牌照制度,更反過來控制建築師的創作空間。

阮慶岳本人也是建築師,他認為寫小說與其他的藝術創作一樣,是人人都有的天賦本能,所以便有了替建築師寫的小說結集的念頭。他先找了一些自己認識的朋友,所以書中大部份作者都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建築師,為了擴大作者的年齡層,後來也找了一些仍然在學的年輕人寫,更節選收錄了八十多歲的前輩大師王大閔先生在七十年代翻譯 Oscar Wilde 的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

創作同源,無論創作出來的,是文字,是影像,是音樂,還是三維的建築實體,都在表達著自己的思想。如果只求實際功用,就只能稱之為匠意,而非創意。對書中不少建築師來說,寫小說並非老手,所以很多篇章都跟工作有點關聯,而另一個共通點,就是描寫建築環境異常細緻。

十多位作者當中,香港代表有張智強寫的《白日夢》,以一個剛入住一片白,位於 Miami ,由 Phillipe Starck 設計的酒店 Hotel Delano 為場景,描寫了單一顏色氛圍帶給人,夢一般,就像 David Lynch 電影一樣的超現實感。本篇的故事性不強,但主角似乎要逃避某一種生活才獨自出遊,於是陷進這迷離境界,更有點村上春樹《舞舞舞吧》那種入住酒店的感覺。

王維潔與蔣宜夫婦合寫的《康箏》則描寫了中年台灣學者在意大利遇到大陸女子康箏,因為女方的缺陷和兩岸不同的背景,學者最後讓這段感情無疾而終。作者的文字令人感到置身於意大利 Pisa , Lucca,Venice ,被古老的建築包圍。而風雨打在身上和日月照在建築物上的描寫,更是令我多麼渴望前往。淡淡然的故事,美麗的場景,滲出有緣無份的愁思。

要數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呂欽文寫的《向新》,這不就是建築界的《海角七號》嗎?921大地震毀了鄉間小學校舍,建築師蕭喬接下了重建的設計工作。在清拆損毀校舍的過程中意外找到了一個被凝固在水泥裡五十年的盒子,裡面竟然有一張從不同照片撕出來黏在一起的男女「合」照。憑著照片背面「向新」這個名字,蕭喬從學校的女教師林美英口中,知道原來男的就是五十年前舊校舍的建築師,而女的就是當年學校的女教師。二人明察暗訪,終於拼出了端倪,向新因為加入了228事件後反戒嚴的反政府行動,要離開女教師,自知不一定有機會重聚的他,於是把二人的照片合在一起,放進鐵盒,凝固在自己設計的建築物之中,以另外一種方式地老天荒。故事裡面現代的一對,在一起尋根究底後,卻沒有走在一起,只以蕭喬的一段感嘆作結。「在這個愛的成份必須被各種前提解析的年代裡,他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去愛,別人是否又會不會承認他的愛。」

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建築師的作品可以久遠保存的特點,將兩件台灣相隔五十年的大事 228 和 921 聯繫起來,兩位主角將鐵盒埋在凝固中的新校舍水泥中,延續了上一代的地老天荒,卻因為現代的感情價值,而沒有把握自身的緣份。

很喜歡這一篇,也許因為,我也喜歡這類,描寫穿越時空感情的創作。

這本書,推薦!

One Comment

  1. Pingback: 走過‧這世界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