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沉影像—Bill Henson

前些日子介紹過 Duplain 父子的作品,近日在紐省藝術館又有澳洲本土攝影家的展覽了。這次的卻是風格完全不同的 Bill Henson 。 Bill Henson 的作品內容主要是人像,擅於表現人的冷漠和疏離。他很多個系列的作品,都隱隱帶有電影感。整個系列一起來欣賞,相同的人物和相關的場景,仿彿在觀賞者心中連成了一個故事,甚至有種像是拍攝電影或音樂錄影帶前,交待大綱的story board。 這次展覽展出 Bill Henson 三十年來的350幅作品。1979 年的一個系列,捕捉了冬日街頭冷冰冰的人群,也奠定了他日後作品的風格。照片攝於在擁擠的街道上,每人都穿厚重的冬衣,臉孔都是漠然的,不帶甚麼感情。這個系列最有力的地方是,能夠令觀賞者憶起某年某月嘗試過的冷漠感覺——在一大群人之中,與人的距離如此接近,但感覺又如此疏離。 Henson 的作品有黑白也有彩色。但其實在他很多彩色作品中的淡淡顏色,很多時都只是黑白灰外的陪襯品,充滿陰沉感覺的黑和深灰,才是他作品中的主體。1991年,巴黎歌劇院邀請他拍攝作品。這輯照片發表後,題材出人意表地沒有拍攝舞台上的綵排和演出,沒有拍攝堂皇瑰麗的建築物,而竟然選了觀眾為目標。他認為觀眾是一群聚集在漆黑中,等待某件特別事情發生的人(a group of people gathered together in a dark place awaiting some special event)。在他的鏡頭之下,歌劇觀眾都不是大家心中一貫的開心赴會,竟然都在默然地等待著開場。記得學習西方建築史時,講師說過巴黎歌劇院的設計者為配合當年的看戲文化,設計了一條長長的大道,給盛裝赴會的觀眾「表演時裝」(to see and be seen),所以一直都覺得看歌劇應該是高高興興的。Henson  竟然捕捉了觀眾的落寞神態,與 Paris Opera Project 的題目形成了一個荒謬的對比。這輯作品令到 Henson 被世界注目,更於1995年代表澳洲參加威尼斯藝術雙年展。 另一輯引起爭論的作品則以少年人的迷惘為內容。酒精,性,破落社區,公路,電線杆,在他的攝影機下都帶了濃濃的神秘感。觀賞者意圖弄清相片中的深意,竟然墮入與相中人相同的迷惘之中。兩個少年男女充滿好奇和迷惘,深夜在一個被遺忘的荒廢地方探索著兒童時期的禁忌。這種互相探索的性啟蒙,二人的不安的眼神,令人非常震撼。 有人認為 Henson 深受畫家 Caravaggio 和 Rembrandt 作品的影響,他把這些陰暗的畫風,移植到攝影藝術上,在陰暗的畫面上,用少量光源帶出的光暗對比,勾畫出主題;同時又配合了二十世紀的電影手法,用一系列的照片,表達了第四維:時間的推移。 這次展覽於紐省藝術館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Dupain 父子眼中的雪梨

雪梨博物館 Museum of Sydney 近日正舉行一個名為 Rex & Max Dupain’s Sydney 的攝影作品展,展出 Max Dupain 和 Rex Dupain 兩父子共七十多幀展現不同年代雪梨風貌和市民生活的作品。 Max Dupain 是澳洲最著名的攝影師,他的作品描述澳洲的海灘和城市生活, 捕捉了澳洲人愛好戶外活動的生活方式,這些影像,已經成為澳洲的標誌。他最著名的相片The Sunbaker 就是澳洲陽光海灘文化的經典代表。 Rex Dupain 是 Max 的兒子,是近年澳洲極受歡迎的攝影家。可能大家會以為他盡得其父的真傳,但是事實剛剛相反,在Max 於1992年逝世之前,Rex連攝影機也沒有。青春時代的反叛,令到Rex蔑視上一代的審美觀;而其父的名氣,更令它故意不接觸攝影,而選擇了去當畫家,從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二十年間,Rex 連一幅相片也沒有拍過。在 Max 逝世之後,Rex 的心底卻浮現了一個疑問,很想知道如果那二十年間沒有放棄攝影的話,究竟他能夠拍出甚麼樣的作品,在某一天,他終於嘗試按下快門,而這亦令他十年來開啟了一片攝影的天空,迅速成為極受好評的攝影家。 兩父子的作品風格其實一脈相承,城市和海灘的景像是他們最熱衷的主題。不過,二人的活躍年份相差數十年,期間城市的變遷是很明顯的,而澳洲的人口結構亦已偏離了昔日歐裔為主的成份。所以,雖然主題和風格近似,但昔日樓高十多層的市中心,已經增高數倍;昔日Max作品裡建築中的大樓,大橋,歌劇院,已成了雪梨的地標;Rex作品中,比起他父親的作品,就多了近年移民而來的亞裔和中東人。風格方面,Max 的作品光影對比較為硬朗,而Rex的較柔,有些更刻意拍出朦朧感,很明顯與他二十年的畫家生涯有關。 這次展覽會展出至十二月五日,博物館入場費七元。 更多資料:Max Dupain 官方網站Rex Dupain 作品 1 / 2關於本展覽:1 / 2

皇帝的故衣

早前去看了一個中國宗教及宮廷刺繡展,澳洲紐省藝術館亞洲館〔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從香港和各地借來了幾十件古代中國服裝,包括龍袍,官服,僧袍等等。服裝的圖案和設計,雖然老外覺得大開眼界,但我們古裝片看得太多,早已感覺不大了。不過這些龍袍官服背後的資料,卻是我很感興趣的。 一個有趣的數字:五千公斤的桑葉,養活三百公斤的蠶蛹,方能抽取四十五公斤的絲。龍袍官服刺繡所用的絲線當然是數量龐大,而其中的過程更加控制嚴密。由於蘇杭地區的繡工精美,龍袍用的布匹經刺繡後,運上京時必須帶同官府發出的「護照」,過關卡時方能通行。否則,被以為意圖謀反,私製龍袍作黃袍加身用,就死定了。而各種官員以及其夫人,官袍上的動物圖案以至帽上用的寶石種類都有嚴格規定,絕對不能僭越。 根據記載,一件龍袍製作需時兩年。除了皇帝,後宮多少后妃,高低各級官員,他們每年需要的衣服多不勝數。當時不比現在有機器,全都是靠一針一針的繡出來,當中幾多人力物力被浪費掉,想深一層,真的覺得恐怖! 明代末葉的窮奢極侈也於展覽中可見一斑,宮廷中每年都舉行十多次不同節日祭天大典,君臣每個節日都須佩戴不同的圖案於朝服原有的圖案上面,例如,七夕要戴上繡有牛郎織女故事的圖案,重陽則要有菊花等等,繁文縟節至此,亡國也不足為奇了。

雪梨雙年展—尹秀珍與邢丹文

每兩年一度的「雪梨雙年展」是雪梨藝壇的盛事,每一屆都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當代藝術家參展,與澳洲本土的作品並列。這個雙年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3年底,雪梨歌劇院開幕後的一個藝術展覽。歷年來,很多澳洲新晉藝術家都由這雙年展開始為國際藝壇所認識。今屆的題目是On Reason and Emotion,在雪梨的六個不同場地展出了來自三十二個國家五十一位藝術家的作品,當中超過三十件更是為特別為這次展出而創作。 在今屆的名單中,有兩位來自中國的女藝術家:尹秀珍與邢丹文。 尹秀珍來自北京,是活躍於當今中國的女性裝置藝術家,作品多以日常生活的物品製成,以表達在全球化影響下個人的生活體驗。在「紐省藝術館」展出她的兩件作品:International Flight (國際航班)以及Portable Cities(手提城市)。前者曾在北京,新加坡及三藩市等地展出,以當地市民捐出的故衣縫製出飛機的形狀。而後者則由多個打開了的行李箱組成,每個行李箱代表一個城市,在原有的廣州,威靈頓及三藩市的行李箱之外,尹秀珍為了「雪梨雙年展」製造了雪梨,里斯本及巴黎三個行李箱。行李箱外貼了該城市的機場標籤,裡面載滿了由故衣縫製的當地著名建築物。她認為用不同人的故衣作材料縫在一起,代表親密地將各人不同的群體,職業和經驗聯在一起。她在接受「雪梨晨鋒報」的訪問時指出,不幸的是在全球化之下,很多城市已經越來越相似了。 邢丹文則是一位攝影藝術家,生於西安,現居北京與紐約。在「當代藝術館」展出了disConnexion系列四十多幅照片中的十二幅。邢丹文於2002年在廣東看見近十萬人以處理由美國運來的電子廢物為生,但健康卻深受水銀毒的影響。整個系列的照片為電子廢物的大特寫,遠看就像抽象的地貌,近看才知道是電子廢物,再細看更能讀出廢物原來的美國品牌。在大家用互聯網看這篇網上文章的同時,有沒有考慮到在遠方有人因為我們用的電子產品而中毒呢? 「雪梨雙年展」於紐省藝術館、當代藝術館、雪梨歌劇院、皇家植物公園、雪梨博物館及Artspace舉行至八月十五日,免費入場。 (部份內容譯自「雪梨雙年展」Free Exhibition Guide) 雪梨雙年展 http://www.biennaleofsydney.com.au http://www.gmw.cn/03pindao/wenhua/2004-06/08/content_40333.htm 關於尹秀珍 http://www.biennaleofsydney.com.au/2004/artists/YinXiuzhen.html http://www.culturebase.net/print_artist.php?1293 http://www.zeroballet.info/supernaut/archives/000108.html http://www.sohochina.com/chinese/product/sohoart/p_yinxiuzhen.html 關於邢丹文 http://www.biennaleofsydney.com.au/2004/artists/XingDanwen.html http://art.progressive.com/xing.asp http://arts.tom.com/zhanlan/hengbing17/07.html

白南準—科技與藝術的融合

在剛剛過去的雪梨藝術節期間,韓裔多媒體藝術家白南準(Nam June Paik)的作品除了在紐省藝術館展出之外;亦在雪梨歌劇院前裝置了兩件作品,成為眾多歌劇院觀眾的注目點。 白南準於1932年生於韓國漢城,曾於1950年代留學日本及德國,主攻音樂及哲學。在德國受到美國前衛音樂家John Cage的影響至深。1963年他在德國首創了錄像藝術展覽,隨後移居紐約,並與女大提琴手Charlotte Moorman 開始了數十年的合作。白南準在紐約亦參加了Fluxus(激流派)的藝術活動,利用錄像及多媒體作為藝術的表演形式,表達了科技與藝術可以融合的觀點。 在紐省藝術館的主要展品,是紀念1976年白南準及Charlotte Moorman到澳洲的訪問。當年的裝置及表演,使很多澳洲人首次欣賞到錄像藝術。他們舉行了幾十場表演,亦展出題為TV Garden的裝置藝術品。表演項目包括Charlotte Moorman用從藝術館屋頂吊下來的大提琴演奏出Cello Sonata及白南準的其他曲子。今次的展覽除了回顧及紀念這些演出之外,亦展出了多件澳洲私人收藏的白南準作品:重新裝置的TV Garden,TV Cello及Buddha Game。在亞洲藝術館的中央是TV Garden,由數十部電視機和植物圍成圓形,不斷播放錄影片段;而在另一邊則放了TV Cello:由兩架透明膠外殼的電視機所組成的大提琴。至於Buddha Game則是兩尊佛祖坐在古董電視機中看電視。 另一方面,在歌劇院門前展出的為Transmission和32 Cars for the 20th Century這兩項展品。前者由霓虹塔和數個金屬塔組成,入夜之後閃閃的霓虹燈和激光交織成聲光的舞蹈;後者則由主辦單位運來了32輛古董車中的16輛,全都噴上了銀色及裝設了音響來播放莫札特的樂曲;再加上雪梨藝術節各建築物及雪梨大橋上的電腦幻彩燈光,令雪梨成為the City of Light! 32 Cars for the 20th Century 其中8輛古董車現已移至坎培拉國家藝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 )展出至四月底。 更多圖片 【本文亦刊於Zueei.com網站】 關於白南準 http://www.geocities.com/namjunepaik/ http://www.dashsys.com/products/paik.html 澳洲紐省藝術館 雪梨歌劇院 澳洲國家藝術館

Callum Morton—建築的諷刺及反思

近月在雪梨當代藝術館展出了墨爾本藝術家 Callum Morton 近期的作品。Morton 素以其精細的建築模型著名,作品多以大家慣見的著名建築式樣,配以現代日常生活的聲與像以作為對現代生活以及現代建築美學的諷刺及反思。 是次展覽共展出七件展品,其中 Gas 是將現代建築大師 Philip Johnson 的玻璃屋 (The Glasshouse, New Canaan, Connecticut) 改作美孚加油站的模樣;建築物的玻璃破爛,週圍佈滿塗鴉,地上的喉管漏出一潭汽油,像已遭廢棄;但站中卻有收音機傳來不斷重複的背景音樂。改頭換面之後,玻璃屋已背棄了建築師的原意,不再是寧靜的渡假屋,而是荒廢的危險地帶。 另外,作品 International Style Compound 2000 則是將另一位建築大師 Mies van der Rohe 的 Farnsworth House 一座變成四座併湊一起,成了一條“村”。雖然每座房子的外觀一樣,但在緊閉的窗簾背後,情景卻是每間不同。一家正在舉行派對,彩燈閃閃,人聲鼎沸;對面的一家人卻一片漆黑,不知是已經睡了還是出了遠門。隔鄰的房子也是沒有開燈,只有電視機的熒光屏孤獨的亮著;最後的一家則神神秘秘,有人拿著手電筒向四方探射。同一樣的房子,裡面的人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建築設計對於住客來說,是否無關重要呢? 另一個大型作品是紐約聯合國總部高座的模型,裡面隱約傳來孩童玩戰爭遊戲的聲音。Morton借此點出聯合國是二次大戰的產物。來自香港的朋友可能對這模型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中區大會堂的高座就是模仿聯合國總部高座的設計。 Morton 的作品帶出了作為建築師應有的反思。與其他藝術品不同,建築設計涉及別人的生活,大筆的投資,政治的影響,因而設計者的目標很多時候並不能達成。另一方面,他也藉 Gas 等作品提出對全球化,跨國公司霸權,以至著名建築“循環再用”等題目提出疑問。 【本文亦刊於Zueei.com網站】 當代藝術館展覽網頁 著名建築物網頁: Glasshouse Farnsworth House UN Headquar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