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人生の悲劇

前幾天看了雪梨電影節選映的「世界盡頭╱女朋友」。老實說,今年看的五套電影節作品,我評分最低就是這齣了。本來片名頗為吸引,世界盡頭嘛,有點超現實的味道,但看完後實在對譯名不敢恭維,日文原名我不清楚,英文譯名 World’s End / Girlfriend 沒有問題,但將片中多次提及的世界末日譯成世界盡頭,就非常誤導,令我以為說的是一個超現實的地方,或是一種心靈境界。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片中女主角常常害怕世界末日,以為會剩下她孤零零一個人漂流大海……但如果看電影中呈現她的無聊人生:沒有希望,沒有意義,覺得感情只是一個可以依附的水泡,一天天都只是渾噩地渡過的話。這樣,就算世界末日,又有何干? 電影一開始,就是女主角被同居男友趕出去,拉著行李去投靠男主角。本來髮型屋的工作因為與老闆鬧翻而丟了,就去當街頭拿宣傳牌的賓尼兔。工作勞累,她不止 一次說她不是一生下來就要當洗頭妹╱賓尼兔,但其實她想當甚麼,也許她也沒有問過自己。後來遇到新男友,就像樹熊般依附過去,把他當作全世界。當然,一旦 感情生變便覺得是世界末日了。 男主角喜歡她,一直非常明顯,但似乎她對他卻完全沒有興趣,只把他的家當臨時避難所而已。在末段二人纏綿將到床上,她竟然把安眠藥混進飲品中把他迷暈,然後就擺出避過一劫的表情,留下字條離開。 電影中的幾個人物演出都頗為表面,劇本的內心戲也欠奉。男主角不斷兜搭女子回家,對喜歡的女主角卻一籌莫展;他的同性戀同屋╱老闆對他的感情也欠缺描寫,只像幽靈般間歇地出現;女主角的新男友又無以名狀地與前度女友復合,把她趕出去…… 此片讓我感覺得自己老,會不會是今天的少年都是這樣子?也許是我自己一直都是一板一眼的,從來沒有年少輕狂過,因而沒有共鳴? 電影的鏡頭運用沒有特色,沒有甚麼美感可言。盆裁店、魚缸、冬夜其實都是可以拍得很有美感的,但導演卻像沒有為畫面用心過。唯一是最後二人掉進地洞,坐井觀天看到的藍天白雲,好在,最後一個鏡頭,總算是美麗的。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按:用了「の悲劇」三個字,必須 acknowledge 一下 Nikita 和 501 的站咯)

5 x 2

看了法國導演 Francois Ozon 的 5 x 2,捧場是因為看過前年他的 8 Femme 「八美千嬌」 ,覺得不錯。誰知卻看到一齣與前作完全不同的作品。電影台灣譯作「愛情嘗味期」,點出了電影的主題,反而原名就有點令人摸不著頭腦啦。看了解說才知道片名是指男女主角「二」人關係的「五」個階段。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電影以倒敘形式呈現,由在灰黑的律師樓簽離婚書開始,正式離婚後二人卻隨即到酒店發生關係;之後跳回尚未分居前與親友吃晚飯的片段,男主角不知何故把在瘋狂性派對的經歷公開;再來是二人孩子出生的日子,男主角毫無興奮之情,任由太太孤獨地在醫院;然後是洞房之夜女主角溜到酒店後院,卻受到美國遊客引誘出軌;最後是敘述他倆在渡假聖地開始的情景。 此片的調子從最初的沉鬱到最後的充滿希望,但可惜由於是倒敘故事,人物的婚姻關係就像是註定失敗般沿著某個軌跡步向破滅。幾個片段之間,情節並不十分緊扣,沒有一個單一的原因可以導致最後離婚的結果,反而是從二人之間的互動,看出這段感情是有個「嘗味期」。相處久了,感情淡了,婚姻生活是否會無可避免地完結。 從導演的手法,看得出他對婚姻關係很有保留。五個片斷都在訴說感情的來去沒有脈絡可尋,而情節結構之鬆散,更顯出情愛的隨機性。與前作「八美千嬌」唯一近似的感覺,就是性在電影中的比重甚大,怎逃也逃不了。 男女主角真實年齡都過四十,符合最初離婚一段的情節;有趣的是導演讓他們越演越年輕,而他們的演技精湛,每個階段都令人信服,到末段時光倒流了近十年,女主角從一個中年母親變得青春迫人,很考導演、攝影和演員的功力。難怪導演再次邀請她演出新片Le temps qui reste 了。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圖片版權:Francois Ozons .來源:Francois Ozons 網站電影海報)

在冷熱之間呼喚愛

接連看了兩套日本電影的DVD:「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和「冷靜與熱情之間」。 兩齣電影都改編自暢銷小說;兩本小說我都看過;兩個故事都有一段尚在心中的情;主角都有一位親近的爺爺。電影版的故事都與原著稍有不同,脈絡上「冷靜與熱情之間」與原著的分別較少,「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卻加了十多年後的故事。 電影我自己比較喜歡「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但小說卻喜歡「冷靜與熱情之間」。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小說是在訴說一個剛剛過去的初戀故事,電影卻把故事設在1986年,將情節放在朦朧而美麗的回憶裡。於我,把一個初戀故事放在我成長的八十年代,更能夠引起我的共鳴。 故事從未婚妻律子留言出走開始,小朔回到家鄉四國找她,卻牽動了埋藏心底十多年舊情。因血癌死去的初戀情人亞紀仿彿在家鄉無處不在。電影一直在現實與回憶間跳動,到末段大家才發覺原來律子是那個多次從醫院把亞紀的錄音帶給小朔的小女孩。最後律子把亞紀最後的錄音帶交給小朔,遲了十多年,小朔才知道亞紀想把骨灰撒在她心目中的世界中心——澳洲烏魯魯石(Urulu 又名 Ayers Rock)的遺願。 很喜歡回憶情節中八十年代的感覺,卡式walkman,雙卡式收音錄音機,公園裡的鞦韆,日本偶像海報,點唱節目,都逼真的很,亦使我這種年齡的人墮進自己的回憶裡面。畫面中的四國,很有時間停滯的感覺,仿彿那種不論你離開多少年,回去時也給你同一種感覺的地方。我成長的香港,卻一直在飛快地改變,那些成長時令自己有感覺和充滿回憶的地方,已經變了又變,面目全非了。 影片的拍攝手法很流暢,時空遊走間的處理,每一次都有新舊間的呼應。把原來小說沒有的時間深度展現出來。原著中的時間感,是從小朔與爺爺各自的初戀對比而來。電影把爺爺的角色取消,將部份情節放在照相館主身上。從爺爺變成別的長輩,對比變得很弱。也許是已經有了十多年後的與律子的感情作對比,不想再拉得太遠太雜了。 電影的最後,小朔為亞紀完成遺願,終於笑了。對比起小說中,幾個月後就到烏魯魯石的小朔,電影中煎熬了十多年才能釋懷的小朔實在很悲哀。 「冷靜與熱情之間」,我喜歡小說多一點。陳慧琳的「木頭」演出,固然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她的樣子和表達出來的性格,和小說形容的女主角,實在是完全不吻合。要她扮演雙十年華的少女,外形已經很牽強,她的演技也表現不出年輕女主角的感情。 竹野內豐的表現還不錯,但飾演芽實的篠原涼子就誇張得令人討厭。原著中的芽實惹人憐愛,到了電影竟然有雲泥之別。 電影與小說的情節很接近,不過就加插了他們曾經重逢的情節。一下子破壞了小說裡純粹的思念和對十年之約不能自制的渴望。那次的重逢,因為女主角有了新男友,二人之間變成了互相數落,很倒胃口。原本是相隔七八年後還在想念大家,但變成只不見數年,最後那次見面又不歡而散,令到最後重逢時的激情變得不太合理。 電影刪了不少小說中關於女主角因墮胎而令二人分手的情節,例如順正後來與芽實一起時對避孕的執著等。令到這件悲劇可有可無。 對比起「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冷靜與熱情之間」對回憶片段的處理,顯然就弱得多。每次都要打出年份的字幕。片中對於服裝佈景道具,也不很著重,營造不出九十年代初的感覺。也許,對於男主角這位修復士,他修復的是數百年古畫,幾年光景,大概就微不足道了。

日出日落

剛好半年前,在戲院看了「Before Sunset」,又在這裡寫了影評,引來不少回響。幾星期前終於推出了DVD,立即就買了回家,亦已反反覆覆地看了數次。當然,是與早前已經購買的上集「Before Sunrise」連在一起看。每一次看,都想到自己的很多很多事情。各位看官可能心裡嘀咕:Stannum君又要開始談他的往事了;不過這次,哈哈,不是。 從Typepad的瀏覽紀錄,發覺很多朋友是因為從網上搜尋此片而來到「餘弦棧」,二萬多次瀏覽,該有數千是從那篇影評引來的吧?今晨看紀錄時,反向連到一篇很打動我的文章。與其說是影評,倒不如說是一篇看了下集,憶起了上集的抒情文。我以為我中了此片的毒,原來我的症狀,與此文作者,來自台灣的Shih Ming相比,只可以算是非常輕微。在他的網站,37,000 Miles 那裡不單可以看到這電影的trailer,聽到Celine唱的 A Waltz for a Night,甚至有完整的「Before Sunrise」劇本,可以細味那些動人的對白。 不過,Shih Ming寫的,其實也很值得細味。引幾段大家看看: 天啊! 從豐腴青春美麗的少女變成了如今的嫵媚有著成熟魅力的女人 轉變不可不謂不大 但是卻都給我有著不同的浪漫 不過真的好美Julie Delpy 真的好美 我覺得不管是23歲的Celine跟32歲的Celine 完美的詮釋了所謂的女人這種屬於異世界 不 屬於外太空奇妙生物體的 生物:P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 所分別具備的不同韻味的美麗 是的,她的韻味隨著不同年齡而改變。年輕的她,有種機靈純真的美,我當年就是為了看她而去看「Before Sunrise」的;今天的她,吸引力其實更大了,有一種令人想窺探她的內心和思想的神秘感。 所以導演大人我要跟你說 你很厲害 真的 你征服了17到29歲的我 我想 連32歲的我連45歲的我甚至更老的我 一樣都會很愛這部電影的 我真的很愛這部電影 我幸運地與劇中人同齡,所以共鳴更深。「Before Sunrise」凝固了自己二十來歲時的思想感情,現在,「Before Sunset」就反映了我今天的心態。如果九年之後再拍續集,會不會是「Before Midnight」呢? 因為我知道 這部電影所帶給我的感動 是只有自己才能體會的程度 對了 不得不說 這部電影 讓我想起了村上春樹的 遇見100%的女孩 (就在看袋鼠的好日子那一本裡面) 那個曾經是村上迷的年代的青澀的我的很喜歡的那一篇文章 讓我生悶氣很久的那篇文章 因為我很討厭不好的結局…

Snow Falling on Cedars

應香港仔公爵之邀,加入 More Than One 作者的行列,今期公爵兄出題寫最喜歡的電影。我就寫了五年前的電影 Snow Falling on Cedars 。 各位請移玉步,往 More Than One 網站看看吧! 最喜愛的電影 要寫自己喜歡的電影,真的難以下筆。喜愛的電影多如繁星,不知道該寫那一齣……最後就決定寫自己在 Blogger’s Profile 填寫的第一齣 Snow Falling on Cedars (官方網頁)。這電影是導演Scott Hicks在「閃亮的風采」之後的作品,改編自 David Guterson 的暢銷小說。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電影是一個倒敘的故事,Ethan Hawke(哈哈,又是他)飾演的 Ishmael 是一個在二戰中斷臂的記者,在採訪法庭時重遇初戀對象日裔女子Hatsue,原來是她的丈夫被控因財殺人。當時二戰剛結束,美國人對於日裔有深重的偏見,很多疑點都因為已經認定疑兇有罪而不求甚解。Ishmael 一面聽審,一面回憶他倆初戀的故事,戰爭期間 Hatsue 的日裔身份而被送往集中營隔離,同時 Ishmael 亦被召入伍,二人因而分開。戰事結束,Ishmael 斷了臂,Hatsue 已嫁作人婦。Ishmael 在旁聽席看到很多疑點,最後壓抑了私心,走訪多處找到了新證據令 Hatsue 的丈夫獲釋。 電影的攝影技巧甚佳,亦獲得奧斯卡提名最佳攝影。處理「現實」的法庭戲中的昏暗光影,兇案現場的破曉濃霧,法庭外的暴風雪令人低沉得透不過氣;鏡頭一轉,回憶中的樹林,草莓園,海灘的陽光和驟雨,令人仿彿活在色彩繽紛的世界…… 電影令身處異國的我想起了:異族戀情和戰時的效忠問題。異族戀情帶出的難處在電影中只輕輕帶過,可能是因為二人的初戀止於十七八歲,文化和傳統的衝突在二人之間還不明顯,只是 Hatsue 的父母叫女兒不要和 “White Boy”來往得太密。戰時的效忠問題其實是電影的主線,雖然電影中的日本人已經入籍美國,甚至根本在美國出生,一旦美日開戰,因著種族的不同,還是會被當成是敵人。諷刺的是 Hatsue…

星光伴我心

「星光伴我心」(Cinema Paradiso) 是一齣很多年前在香港時看過,令少年時代的我很感動的電影。最近知道有一個 Director’s Cut 的三小時足本DVD,忍不住買了來看。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足本與十五年前的版本最重要的分別,就是中年男主角回到家鄉參加「瞎眼師父」Alfredo 的喪禮之後,加插了與嫁作人婦的中年女主角重逢的一大段。 這個版本更言明了當年女主角被父母逼離小鎮之前,其實沒有爽約,但卻是因為「師父」的勸告而離去,臨走卻又偷偷把聯絡地址釘在佈告版上。可惜男主角卻因為女主角不辭而別,對週圍的東西全不上心而看不到她的字條,結果失去聯絡三十年。 原版的重點在於懷舊,記憶中的童年往事:教堂,神父,師父的教導,戲院,電影的聲光,而初戀只是成長的其中一部份。三十年後以知名導演身份,重臨故鄉,發覺到成長時那段當放映員的日子,對自己日後導演事業原來是這麼重要。但足本卻把這段沒有結果的初戀加重,整部電影變成以愛情故事為中心。原來,三十年不曾踏足家鄉的原因是怕憶起舊情;中年男主角一直伴侶如輪轉,但心裡記掛的還是初戀情人。 我覺得如果當年上映的是足本的話,帶給我的感動一定較弱。畢竟,十多歲的我,對一段保留心底三十年的戀情,相比起自己成長過程熟悉的教堂神父,共鳴感當然較少。當時,看完發出會心微笑的,是一眾少年看艷情片時的興奮表情,遇到心儀女孩子時說話的詞不達意……今天看足本,這些微笑仍在,但看到兩人步入中年,在車廂中遲來地表白,遲來地親熱的情節,帶出的卻只有苦澀。

Before Sunset

電影 Before Sunset 是差不多十年前電影 Before Sunrise 的延續。我幾個星期前看了,給我的感觸之深,令到我當時沒有辦法寫出影評,卻寫了「永恆的戒指」和「九四年的光影證據」兩個以十年前往事為主軸的短篇。其實電影本身沒有甚麼太過震撼之處,觸動我的其實是兩套電影中間展現出來的時光流逝。主角是原版男女主角 Jesse (Ethan Hawke) 和 Celine (Julie Delpy),故事是上集一夜緣份之後,隔別多年後的異地相逢。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先說說十年前上集的故事,二十來歲的 Jesse 從美國到西班牙探望分隔異地的女友,卻發現她已移情別戀。因失戀而在歐洲流浪了整個暑假之後,乘火車到維也納,準備次日搭機返美。在火車上遇上回鄉探親後回巴黎留學的 Celine。兩人話匣子一打開,竟然不可收拾。到了維也納,Jesse 邀請本來要往巴黎的 Celine 中途下車,陪他渡過飛返美國之前的一晚。劇情就此開展,二人遊客式地在維也納的市內穿插,對白看似拿眼前事物借題發揮,但其實交心地將自己所思所想,性格經歷等等向一拍即合的對方表白出來。可能自己是一個面對喜歡的人就會不斷傾吐的人,所以很有共鳴。最後在二人共躺在公園的星空下,含蓄地帶過了就到了第二天。因為 Jesse 剛剛受過傷害,不想再陷入另一段分隔歐美的情緣之中,所以說好大家不留聯絡。不過到火車要開出的時候就後悔了,在月台與移動的火車之間沒有時間交換聯絡,只好匆匆約好六個月之後的同一天在這月台見面。電影就在這個約定下結束了。 Before Sunset 的故事一開始,是已經當上作家的 Jesse 在巴黎的英文書店開記者會宣傳他的新書,書的內容是描寫十年前那一晚的故事。突然 Celine 踏進了書店,原來她已經看到書的介紹,書也看過了,特地來找 Jesse。宿命的是,Jesse 要在日落之前到機場登機回美國,兩人只有個多小時敘舊。電影特別的地方是,片長就是戲中時間的長度,情節就是不斷的對話,二人走在巴黎的街道,坐過咖啡店,塞納河的觀光船,浪漫的城市像走馬燈在二人背後流轉,但都被忽視,重要的只是眼前人。 最初兩人都有點酸酸的。因為 Celine 在報上看到作家 Jesse 已經結婚生子,而自己卻不知情歸何處;Jesse 則因為 Celine 在十年前的六個月後爽約而受了傷害,甚至意圖騙 Celine 自己也沒有應約。最後得知原來 Celine 因為祖母突然逝世而被迫爽約。二人最初還客客氣氣的,但越說就越把十年來自己的經歷和盤托出。Jesse 奉子成婚,婚姻生活根本不開心;Celine 經歷了很多段沒結果的感情。Jesse 為 Celine 寫了小說紀念那一晚,來巴黎時心底也暗暗希望 Celine…

迷失東京

終於看了【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 電影是跟一些西人朋友去看,奇怪的是他們對於電影中營造的「文化震蕩」的感覺比我深刻得多。或許我們懂得漢字,或許我們是唱卡拉OK長大,也看過日式白痴電視節目,招牌及地圖我們也略懂幾分,所以影像和場景於我們其實是一個不太陌生的亞洲城市。由於這些都是導演賴以構成電影意念的主要成份,所以對於牽動我的能力就削弱了不少。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我覺得兩位主角之中,以男主角的性格比較完整,將一個正在走下坡的中年過氣明星在陌生的都市中的不安及無助發揮得淋漓盡致。好幾個片段令我印象深刻:太太郵寄而來的包裹跌出了大量差不多相同的顏色樣板給他選擇。他煩厭的樣子,不就像大選的時候,幾個候選政客都不值一投的氣餒感覺嗎? 女主角的完整性就有所不及了,尤其是在丈夫離去公幹前後差距很大。丈夫在身邊的時候,每天等著丈夫回來的孤獨生活突然消失。東京的朋友就像從天而降,而且這些朋友的「性格」跟「級數」和她丈夫的女星朋友其實也差別不大。她似乎對丈夫的工作漠不關心,對丈夫的朋友甚至有點看扁及歧視。她對丈夫究竟有沒有愛似乎很曖昧,希望丈夫不要離去時的眼神也只是想有個伴而已。如果夫妻感情已經這樣淡如水,令人不禁懷疑她為甚麼要跟丈夫出國公幹,自尋煩惱、自尋寂寞呢? 我覺得女主角有點underact了,表達不出她自己迷惘的根源。不過,女主角在京都的部份非常精彩,蜻蜓點水般到古都一行,畫面非常優美,充滿了自然與古意,與東京市內的雜亂及酒店內刻意人工化的order對比得很有張力。 電影中所表達的感情,每一段都是有缺陷的。男主角的夫妻感情已蒸發得無影無踪,剩下的只有依賴及責任;女主角的夫妻感情卻像個錯配,在陌生的環境中兩人之間的問題被無限放大;男主角與女歌手的一夜情只是一場鬧劇,男女主角之間卻似一對親密的父親與女兒……一切都是淡淡的苦味,有點綠茶的感覺。還有就是配樂,實在叫人驚喜,與影像極之配合! 電影看完之後,找過雪梨超過十間唱片舖也找不到原聲大碟,真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