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候孝賢的《紅氣球之旅》,才在 Youtube 找回電影的原型,五十年前的《紅氣球》來看。
兩齣電影都在訴說小男孩的孤獨,在大人的世界裡渴望找到一個 companion ,當然,相隔五十年,整個世界都不同了。五十年前,世界很簡單,紅氣球跟小男孩形影不離,只有壞孩子會來破壞男孩跟紅氣球的關係;但今天,紅氣球卻是似近還遠的存在著,就像住在月球背面,雖然永恆地受著地球的引力,卻永遠看不見地球一樣。《紅氣球》是童話,但《紅氣球之旅》非但表明童話不再,而小男孩也根本不太需要甚麼童話。我們會看到他反而教保姆配鑰匙,做 pancake,卻沒有看到他要保姆跟他講故事。我們看到他母親沒空照顧他,但他卻沒有感覺甚麼失落。我們看到他去玩彈珠機,卻見不到他著意去抓住氣球。
新作中,小男孩的寂寞是淡淡的,卻總是揮之不去,尤其末段他回到被窩的一個鏡頭,表達出他雖然不是常常被寂寞困擾,但終於有落寞的時候;反而,舊作中就因為有了氣球,小男孩的寂寞就消失無蹤。也許,因為我將兩齣電影併在一起看,令我有了一些得著。也許,紅氣球就在週圍,只是看你是否願意/有能力/有機會去抓緊。很多時,生活的其他細節會把你的注意力引開,令到你沒空注意到你與紅氣球就正在擦肩而過,不把握機會,可能就永遠囿在寂寞之中了。
我剛好生在兩齣電影的中間。對於兩位小男孩的孤獨,我感受很深。小時候我是家中唯一的小孩子,有著跟他們相同的氛圍,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很渴望有人可以跟自己在同一個層次溝通。自己玩的時候,總是想有個玩伴來分享。但想歸想,因為一直習慣了自己一個,到有人來跟自己玩的時候,卻總是有點無可無不可的。記得小學一年級時,跟同班的一位同學做了好朋友,我們時時通電話,但到二年級時,他就轉校去了。我原來連打個電話給他去繼續友誼的衝動也沒有,雖然,我到今天,還記得他的電話號碼。後來,也有一些有段時間常常一起玩的小朋友,因為大人之間的一些誤會,就突然疏遠了,我也沒有甚麼衝動自己去維繫這些友誼。
當然,後來成長了一點,逐漸認識了比較深交的朋友,這種性格上的缺陷才逐漸被沖淡。可是,在某些情況下,有時這種劣根性又會出來,令到一些朋友認為我極度自我中心,甚至這曾經也影響過我的感情生活,會被埋怨我間竭性地若即若離。幾十歲人了,性格這回事要改變,也實在不容易……
昨晚看翡翠衛星台播出李安做嘉賓的《志雲飯局》,他談到兩年前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就是心目中最私密的部份,只能讓特定的人一起前往。我想,如果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紅氣球,紅氣球就是一個連心目中最私密的部份都可以一起分享的伴,可以是人,是寵物,是物件,是樹洞,甚至是一種傾訴的渠道。
我小時候的紅氣球,很可能就是一間自己想像出來的電視台。那時,我會為它設計標誌,構思口號,編排節目。而我自己的人生,就是其中的一個節目,我喜歡的歌,就是一個音樂節目。中學時有段時期,我總在臨睡前,將當日的所見所感變成一個獨白節目,一個人在床上自言自語。還為節目找來黃凱芹的《凌晨時分》來做主題曲。
照這樣說,或許,我的 blog 和 podcast ,就是我今天的紅氣球了。
昨日看了Irina Palm這部片
想與棧主分享
之前朋友推薦是因為它的題材奇怪
情節大約是一個老婦人為籌錢去色情店打工
我看到的是一個寡婦經歷這場性冒險
開啟了她的愛情慾望
尤其是被自己的孩子否定
但卻從有好感的人那裡獲得肯定
滋潤了久未嘗愛情滋味的心靈
使老婦也有了追求新生活的希望
哎呀,去年澳洲已經上映過了,唯有看看有沒有影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