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oland 今年鋪天蓋地宣傳的,是新系列 Chima ,主角們都是獸頭人身的角色。這使我想起七、八十年代 Lego 的 Fabuland 系列,同樣是人形動物做主角,每套積木背後一樣有故事配合,不過不同的,就是故事的背景和內容。Chima 是一個殘酷的世界,各個族群的目標就是要爭奪 Chi 能量,以打敗對手為目標。Fabuland 是一個動物樂園,大家快快樂樂地生活,每個角色都是好人,最多只是小豬貪吃了甚麼,受到了教訓等等。
三十年間,兒童玩具的內容竟然出現如此變化。難道玩具都要反映社會的殘酷現實,從小就教小朋友爭勝之道,好等日後可以事事勝人一籌?
正如昨日寫,我是一個不太懂得提出要求的小孩子,我想跟我是家中唯一的小孩有關。更嚴重的影響是,我不習慣、甚至不喜歡跟人競爭(讀書考試比較被動,而且只是以筆競爭,我不但不會不習慣,反而算是挺不錯的)。回想起來,個人或隊際對打的運動,我完全沒有興趣參與其中,喜歡的,都是一個人可以做的運動,如游泳和踏單車等等。不用控制時間,不用考量對手,我要甚速度都可以。
如果我今天才七歲,大概我不會對 Chima 系列著迷吧?一款款模型張牙舞爪的,就像要置對方於死地不可似的,而且故事都建基於與人對戰上,放學後通常都是一個人自己玩的我,定必會感到不是味兒了。因為我通常玩的,就是將 Lego 太空系列拆了又砌,砌了又拆,安排興建太空基地,或者構想往外太空探索的故事。
想想今天的我,算是善於安排事情,喜歡探索,但卻不擅要求、爭取、爭勝。這些會不會就是我的性格弱點,會不會就是這些年來很多東西都達不到目標的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