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食物自己吃

記得去年孩子還未出生時,常常留意別人照顧孩子的方法,有個來澳洲旅行的朋友,他的孩子當時接近兩歲,口齒伶俐,走來走去十分活潑。不過,每次吃飯都是一場角力。他對食物完全沒有興趣,要吃飯時總是跑到老遠,媽媽要拿著食物追著他餵食,就算出動到手機播放兒歌來吸引他,最後吃不了幾口又再拒絕了。父母怕他營養不夠,就給他沖一瓶配方奶粉。於是,廿多個月,還是以奶粉為主食。

我和太太看在眼裏,有點擔心,不知道如何才能令孩子喜歡吃東西。

孩子出生後,本來我們也打算按照傳統,半歲左右開始給他吃「糊仔」,還買了一部機來把食物打碎。就在那時候,太太偶然讀到一些關於 BLW (嬰兒主導斷奶)的介紹,發覺其中一個好處就是令孩子喜歡食物。

BLW 的概念由 Gill Rapley 提出,簡單來說就是不用匙羮餵食磨碎了的食物,而是把真正的固體食物,切成可以用手拿起的形狀,放在孩子面前,讓他自己決定拿起甚麼和吃多少。

這種方法據說可以提昇孩子的手眼協調,亦能訓練他的咀嚼能力(有人擔心大塊食物會嗆喉,但有說吃「糊仔」會令孩子以為食物都是可以不經咀嚼直接吞下,到將來吃硬食物時反而容易鯁喉。不過,大部份 BLW 群組還是建議父母學習鯁喉急救。)另外,未經磨碎的食物纖維有助排便。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又能接觸到不同食物的質感、顏色和味道,讓孩子知道吃東西是一件愉快的事。那些一聽見要吃飯就逃跑的孩子,可能就是因為被大人餵得過飽或者強餵了不喜歡的食物,覺得吃東西並非樂趣。

不過,這種方法亦有些令人卻步的地方。首先,這是一個學習過程,孩子最初一定會吃得杯盤狼藉,清潔衣物、桌椅、地下都是每餐過後的必然工作。第二,最初時因為孩子未懂吞嚥,吐出來的多,食進肚的少,仍然要倚靠奶為主食,新手爸媽很多時要面對家人,尤其是長輩的阻力。第三,相比包裝「糊仔」即買即食,手指食物要花更多時間洗、切和蒸煮。

BLW

實行了近半年,孩子最初兩個月不太懂吞嚥,真的吃得不多。但很神奇,某一天他突然開䆻,食量大增,吃完桌面的還要添食。食物的種類從最初的蒸紅蘿蔔、蕃薯,到吃魚肉、飯團丶肉餅、蛋捲,現在甚至可以拿著半條粟米用牙啃出粟米粒,或是拿起雞肉塊,自己製作「手撕雞」。近來看到新食物,他會用小手指按一按,探索一下硬度,然後用適當的力度拿起,連豆腐也不會揑碎呢!

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實在令人驚訝!當然,也要謝謝太太不斷化心機製作一些新鮮,好看好味道,有營養又健康的食物給孩子!

延伸閱讀:
BLW Mama UK
迷秉離乳記
兒科醫師媽咪的撇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