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浮生路》,就像有一根魚骨哽在喉嚨裡般,花了很久的時間也不能讓這感覺消失。 因為兩位主角,這齣戲註定要跟《鐵達尼號》連在一起。可惜的是,如果想看有如前作般蕩氣迴腸的愛情,很抱歉,《浮生路》完全不是這樣的一回事。《鐵達尼號》是一段沒有完成,從歐到美的航程;《浮生路》說的,卻是一個根本沒有成行,預計從美到歐的移民行動。看《浮生路》,總是令我想起第二次進電影院看《鐵達尼號》的情景,我為了約某個她而假裝仍未去看,但當日開場時卻胡思亂想,看著故事絲毫不差地重現眼前,不知怎地想到了人生的宿命,人的相遇相交總是如此神奇,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也許就只有生活下去,靜待未來人生一頁一頁的揭曉吧? 《浮生路》卻沒有讓兩位主角 April 和 Frank 的人生逐頁揭曉。觀眾在看他們熱切相遇後,一下子就轉到多年以後他們結婚生子,過著眾人一般的生活,也看到他們之間的矛盾爭吵。 April 覺得他們的不快樂都是源自沉悶的市郊生活,認為 Frank 為了建立家庭而埋沒了自己。她忽發奇想,提議全家移民巴黎,由她養家,Frank 到巴黎追尋自己的夢想,儘管大家都不太知道他的夢想是甚麼。我剛剛入場時有點遊魂,只留意到二人邂逅時 April 想當演員,但 Frank 的理想究竟是甚麼,好像完全沒有提到。 現實中 Frank 對工作不滿,覺得自己步了父親後塵,一生替大公司打工,但至少覺得自己有能力養妻活兒。而 April 在地區劇團中,終於意識到自己演戲天份有限,於是便將追尋理想的夢投射到 Frank 身上,覺得他們的人生,他們的關係到了巴黎就可以得到挽救。Frank 最初也為這個旁人認為瘋狂的想法而雀躍,但當上司突然對他賞識,而 April 又突然再度懷孕的時候,他就打退堂鼓了。這個決定令 April 大失所望,也造成了最後的悲劇。 April 與 Frank 最大的不同,在於 April 知道自己所追求的,而 Frank 卻對自己的理想摸不清。April 將成為演員的夢想放棄後,就轉移去幫助 Frank 達成他的夢。但是,雖然 April 一直以為丈夫是因為跟自己建立家庭而放棄了對夢想的追求,但其實,Frank 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 這個差異,就造成了 April 接受不了現實生活,但 Frank 卻逐漸安於現狀。一旦要把未知的巴黎,來跟身邊已經擁有的穩定生活來比較,他就選擇留下來了,因為,巴黎根本沒有一種他渴望追求的東西。 我猜我比較似 April,很年輕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想要甚麼,工作,感情我都有一幅理想中的草圖。我可以努力去尋找,但得不得到卻很大程度是命運的安排。發生甚麼事,似乎我也會拿來跟這幅圖比較,當兩者之間有差距時,我總是會覺得有所欠缺而覺得不快樂。雖然有時我會說自己「不知自己想要甚麼」,但我真正的意思其實是「不知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夠實踐那幅很清晰的草圖」。有時,看見其他人可以輕易地覺得滿足,可能是因為他們比較像 Frank ,他們沒有一個實在的理想來作比較的標準,只要他們的際遇令到他們覺得 OK,就可以覺得安安樂樂地生活下去了。 想到這裡,我發覺魚骨就是:我應不應該放棄我守護了很久的這幅草圖。 要消除哽喉的感覺,我應該將魚骨吐出來,還是要吞下去,任由它保留刺痛腸胃的機會呢? 延伸閱讀:很奇怪,還未讀到女性網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