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

終於順利完成課程,考試及格拿到潛水員 (Open Water Diver) 證書。下水前的步驟已經做熟變得簡單,而海水浮力較佳,我們幸運遇到風平浪靜,在海中做動作反而比泳池容易。 兩天在大堡礁,一共下了六次水,頭四次是練習加考試,最後兩次則是以正式潛水員的身份下水,更可以拿著自己的相機在水中拍攝!我們在珊瑚之間穿插,見到各種大小魚類,包括小丑魚 Nemo 、鯊魚、海參等等,拍了不少照片和 video。上圖就是我用自己的防水相機拍的。 是甚麼驅使我參加這個課程呢?雖然這好像是近來某個下午突然的一念,但其實回想起來,自從十多年前我在大堡礁南端浮潛過之後,應該就已經有這個念頭。 這些年來,這渴望其實反映在我在這裡寫過的故事之中,兩個連載故事:《一幀風景》和《沾濕了的信》中都有潛水的情節,剛剛重讀了有關的段落,發覺我當時憑空想象寫出來的情景,跟這兩天親身的體驗原來十分接近,很有趣。

學潛

今次來 Cairns ,報了名參加了一個為期四天的潛水班。剛剛完成了首兩天的理論、泳池實習和筆試。之後兩天便出發到大堡礁,在海中訓練。 課程比想像中難,導師教得好快,要記得的資料、程序亦非常多。而在泳池中要浮起做的動作時,平衡又好像不容易掌握。 也許年紀真的不小了,學習東西的速度好像有點退化,印證了當初報名時,覺得如果現在四十來歲這年紀不試,將來大概會更難。 在網上把這個想法告訴同年出生的小學同學,誰知他回我一句 Oh no, when did you turn 40? 當然他在說笑,但實情是,口裡可以不承認,但自己會知道,體力和學習能力下降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記得上一次到大堡礁是我 25 歲的時候,如果當年我報名參加,應該會比較容易,畢竟,那是大家公認的 prime year!

雨林

今年旅途中乘坐過幾次吊車,包括在紐西蘭 Rotorua 的 Skyline 和香港昂坪 360 ,但感覺最特別的,就是今天在 Cairns 的 Skyrail,雖然論高度它不夠 Rotorua ,論長度又不及昂坪,不過它在熱帶雨林茂盛的林冠上經過,有某幾段更接近得好像要碰到樹頂似的。在一片綠色中間有可以見到地面的隙縫,看見地下的泥土跟河流,這才令人感受到原來離地幾十米! 中途停站,有職員帶一眾遊客穿過一段短短的雨林,見到很多特別的植物。因為樹木濃密,地面的光線只有樹頂的 2% ,植物要求生便出盡法寶,我們看到藤類植物如何勾住巨木攀附而上,吸取陽光,而一些 strangler fig 更會最終纏死附生的樹木!而林中更有之前以為只有紐西蘭獨有,樹齡以世紀為單位的 Kauri 樹。 吊車的終站,有以有遊客為對象的市集和食肆,更有蝴蝶館、雀鳥館和樹熊袋鼠館。對於來自澳洲國內的我,蝴蝶館比較吸引。館內彩蝶紛飛,孵育室中更展出了從卵到毛蟲到蛻變的實物。我更恰好碰上職員將剛剛破繭的蝴蝶放出展館,不少蝴蝶更急不及待交配,實在大開眼界。

水溫

Cairns 位於熱帶,南半球夏天的十二月更是熱得交關。今天沿著海傍大道步行得汗流浹背,見到 Cairns Lagoon 泳客不少,於是決定湊熱鬧跳進水中暢泳。 咦?為甚麼我一點都不覺得涼快呢?水溫好像比 Sydney 的海灘暖得多呢!由於解暑功能不足,我游了半小時左右就上岸了。相比起近幾個週末我在 Sydney 不同海灘暢泳時的涼快舒適感覺,完全是兩回事! 我拿出手機上網查找,原來 Sydney 夏季的水溫是 20 度左右,而 Cairns 卻是在 28、29 度之間!相差這麼遠,難怪很不習慣! 忽然我記起當年移民時,因為我只游過香港夏天較暖的海水,第一次在 Sydney 下水時那種寒冰徹骨的感覺,實在印象難忘!但在 Sydney 住下來,經過多年鍛煉,對於這裡的水溫已經完全習慣,現在反而嫌棄熱帶的海水不夠涼快了! 習慣形成後,要再適應新的改變,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Merry Christmas!

臨近聖誕,雪梨的聖瑪利天主教總堂每晚都舉行一個充滿聖誕氣氛的投影 show ,今年的內容從充滿宗教意味的耶穌誕生畫像,到人人受落的聖誕樹,甚至將整座教堂正面幻化成一份聖誕禮物!看看以下的短片吧! 祝大家聖誕快樂,新年進步!

直到消失天與地

昨日貼了《明日世界終結時》應「節」,網友 Peter 說實在太九十年代了。陳電鋸又提議用另一首九十年代歌曲《直至消失天與地》也可,哈,今天就趁末日預言還未破滅前,來回味一下吧! 當年電視劇的片段,跟我一樣是二字頭的鄭伊健和陳松伶,那真是令人懷念的歲月呀。 搜尋片段時,得知陳松伶最近翻唱了此曲。在某網站找到「試聽」版,知道原來她在一所教堂內與管弦樂手現場錄音。教堂內帶暖意的迴音和細緻的樂器演奏很不錯,不過唱腔卻嫌有點不自然,令人失望。不然,我大概會將翻唱版本配上上面的影像,變成兩段對應的 MV 會很有趣!

明日世界終結時

既然我國總理宣佈了明天是世界末日,就讓我貼上二十年前的舊歌《明日世界終結時》應應「節」吧! 當年最搶耳的一句,是「在明日世界終結時候,都不悔今生,曾經跟你走」,但原來現在卻有些單身人士「不想孤獨死,極速配對過末日」。老實說,如果明天是末日,今天配來一個陌生人,what’s the point?

半份開心

有一句歌詞說:誰明我一位都有半份開心? 讀深霧的《一人遊:輕裝上路》,他說「不少人覺得一個人旅行很悶,很奇怪,甚至很危險」,但他卻完全沒有那種「若有個遊伴的話多好」的想法。 他說的其實我深有同感,近幾年我也有不少一個人出遊的經驗,也愛上了這種自由自在的旅行方法。完全不用思考旅伴的口味,不用拍找錯地方會有誰板著臉孔,不必掛心別人的體力,更不用為了遷就而錯過自己渴望遊覽的地方。 作為獨自成長的小孩,小時候下午做完功課就只有自己玩。如此地長大的我,一個人是常態,有人陪伴反而是例外。這,也許就是我能夠體會獨處樂趣的原因吧。 不過,既然一位有「半份開心」,兩位不就是會有全份開心了嗎?但可惜人與人的相處不是算式,加了人,你可能得到全份開心,但遇上不對的人卻可能連僅有的半份開心都失去。就算此刻相處得開心,又會害怕一天會因為生離或死別而整份失去…… 我這樣想,是太悲觀了嗎?

一個信字

承接上篇,我仍然意猶未盡,想談談 FlashForward 裡面一條佔戲不多的副線。相比起劇集裡的其他情節,這個故事牽涉三個角色,可以用一個「信」字來總結。 Bryce (Happy Endings 的 Zachary Knighton 飾) 是醫院裡的實習醫生,但卻不幸患上末期癌症。他瞞著同事接受化療,但卻沒有甚麼效用,萬念俱灰之下走到洛杉磯的 Venice 海灘準備自殺。就在把槍口對準喉嚨的一剎,FlashForward 就發生了。他見到半年後的自己在一間壽司店裡等,忽然一個日裔女子來到,他用日語跟她交談,然後執起她的手,看到手腕上的「信」字紋身,然後就感覺到強烈的愛意。那兩分十七秒之後,他醒來,忽然他不再想了結生命,那夢一般的女子給了他一個生存下去的希望,也讓他知道六個月後自己仍然生存。他憑記憶把這個女子的樣貌繪畫下來,偶然的機會下他知道醫院的義工 Nicole 懂得日文,於是便給她看他畫出來的紋身字樣,Nicole 告訴他這個字是 believe 的意思。Bryce 開始學日文,在醫院上見到日裔病人就把畫像拿給他們看,最後得知她身上穿的T恤是東京某餐廳的標誌,大概是員工穿的制服。Bryce 聽後二話不說,連治療的預約也不顧就飛到東京。他拿著畫像到餐廳打聽,發覺她真的曾在那裡兼職當侍應,名字叫做 Keiko 。餐廳老闆把 Keiko 的地址給了他,但應門的女子卻說沒有這個人。Bryce 只好失望地回美國。 Keiko (藉著雨點說愛你 的 竹內結子 飾) 大學的機械工程系畢業後,得到大公司的取錄,成為全部門唯一的女性。可惜,上班以後卻被投閒置散,唯一的工作竟然是要她在會議上奉茶!她一直以來的理想是參與機械人研發,但工作的現實卻令她很灰心。直到 FlashForward 發生,影像中她在美國洛衫磯的街道上輕快的走,到達了一所日本餐廳,見到一位白人男子,他翻開她的手,見到一個「信」字紋身。她內心的不滿不斷堆積,於是就到紋身店把 FlashForward 見到的式樣依樣葫蘆,最後更毅然辭職。她母親對她的舉動很反對,而得知她在 FlashForward 見到與白人男子交往更是反感,因此再 Bryce 找上門來時便說謊打發他走。Keiko 決飛到美國,希望令預知的未來發生。在洛衫磯她找到了預見到的壽司店,常常在那裡等希望碰上 Bryce。她帶來的積蓄漸漸用盡,幸好偶然在老爺車展遇上車房老闆,於是在以機械工程師的知識,在他那裡當黑工修車。但沒多久,移民局來調查,把她拘捕,以待遣返日本。 Nicole 中學畢業後幫人看小孩,沒甚麼人生目標,混噩度日。她在 FlashForward 時見到自己被人強行溺斃,同時卻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內疚感,認為自己罪有應得!她醒來後十分迷惘,到教堂慚悔又不知道自己在後悔甚麼。神父提議她別胡思亂想,不如去當義工幫助別人吧。她因為學過日文而與 Bryce 開始熟絡,尤其在他從日本回來,治療癌症期間更開始萌生愛意。Bryce 的病終於受控,康復了的他決定不再理會 FlashForward 的映像,跟眼前人 Nicole 交往。可是不久,Nicole 在醫院見到拘留所送來黑工的身體檢查資料,上面竟然有 Keiko…

FlashForward — 如可預知到未來

FlashForward 是我近幾年印象最深的電視劇,故事描述2009年10月6日,全世界所有人突然失去知覺,為時兩分多鐘,造成各種意外。在這百多秒裡,眾人親歷了半年後2010年4月29日的未來片段。 自從年初購買了DVD以來,已經從頭到尾看過兩三次了。喜歡這套劇集,除了自己向來喜歡有關時空轉換的題材,也因為當中探討了當人人預知到未來某天的片段之後,對劇中主角們心理的影響。 有人戒酒多年,卻見到自己喝得醉醺醺。 有已婚女人看到自己跟一個仍未認識的男人半裸在一起。 有末期癌症病人看見自己仍然活著,甚至有段甜蜜的異國戀情。 有人見到自己到了阿富汗,發現兩年前戰死當地的女兒仍然尚在人間。 有女同性戀者發現自己正在接受超聲波檢查腹中胎兒。 有人見到自己遇溺不斷掙扎。 有人發覺自己將會活在駕車撞死人的後悔中。 但最最可怕的,莫過於當人人都看到未來,而自己的兩分多鐘卻一片漆黑。不久,當這些人跟家人的未來片段對照後,才知道如果沒有見到未來,就等於到時已經不在人世了。當中有萬念俱灰,放縱度日的,有自我了斷的,也有不願受命運擺佈而努力生存下去的。 而上述致命車禍的司機,為了避免預計的悲劇發生,竟然選擇跳樓自殺身亡。而因為他本來有看到未來的片段,他的死就證明了預視的未來並非不能改變的。 當然,亦有大部份人見到的未來,根本就同平常日子沒有分別,這應該是喜是悲,就因人而異了。 本劇由小說改編,本來人物場景在瑞士,以科學家為主,若要化成影像略為沉悶。電視劇經過大幅改動,以 FBI 和醫院兩條線為主,有動作又有推理,追看性甚高!可惜,大概是題材過份沉重,收視率不及預期,電視台決定不開拍弟二季,導致安插在第一季的不少伏線都無機會播放了,實在遺憾。 這次重看,我忽然想起我當時過著的日子,猜想如果這 flashforward 的事件真的發生了,我大概會看到09年10月健康的母親,會在10年4月變成不良於行要坐輪椅。如果給我早半年知道母親的身體會出問題,會不會令走過的路有甚麼不同呢? 自由意志與命中註定之間的互動和角力,就是此劇最引人入勝的地方了。

夢醒時分

回家了。 這個假期,尤其是威尼斯的一星期,回想起來很超現實,彷彿像一場夢。旅行,就像威尼斯的面具節,用一個不同的表情的面具將自己遮蓋,忘記現實中無力解決的問題,四出亂闖、吃喝一番…… 離開現實生活雖然令人興奮,但總有夢醒的一天。人生中的種種問題,在旅途中雖然可以暫時忘記,但回來以後,都仍然一樣要面對。 好多時,旅行之前,總是期待可以有時間想通一些事情,或遇到某些經歷可以令自己有所突破。但多次以來,總是令自己失望。近年出門旅遊回家後的心情,每一次都比出發之前差,不過,在旅途中興奮過,也就好了。面對夢醒後的失落,總比無夢的漫漫長夜好吧。 圖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許東亮《光塔》.Stannum 攝

雙年展的政治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每兩年一度,逢雙數年份舉行,今年已經是第十三屆了。每一屆都有多國參加,展示該國的建築成品或是理念。展覽自八月底開始至十一月下旬結束,我到達的時候其實已經是展覽的尾聲了。 展出的形式有點像世博會,大約有二三十個國家興建了自己的展館,不同的是因為每次都在威尼斯舉行,所以這些固定展館每兩年會循環再用。跟我心目中的預期有點不一樣,展覽的形式很多樣,有些國家傳統地展出本國近年的作品,但更多的是探討社會性或環保上的課題,其中亦有以純當代裝置藝術形式呈現的展品。也許,回家後接下來會寫一些文章,介紹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展館。 出發之前,我聽說香港也有參展,但拿到展覽場地地圖後卻怎也找不到它位於何處! 後來我走在兩個主要展覽場地 Giandini 和 Arsenal 之間的小巷,忽然見到大大地寫著「魅筆生城」四個繁體大字,原來香港館並不位於兩個主場館內,而且在地圖中更只列為 Collateral Event ,連香港二字也沒有,只寫出展覽的英文名稱: Inter Cities / Intra Cities: Ghostwriting the Future,難怪我找來找去也找不到! 另一個奇異展出則來自台灣,除了也是列為 Collateral Event 之外,展出的地點更是十五分鐘船程外的地方。雖然也有其他展出,如墨西哥館、盧森堡館不在主場館內,但因為是正式展覽,地圖上都以紅色搶眼地標出,很容易找! 後來回酒店看看網頁,見到這些正式場館都列在標題 National Participations 之下,終於猜想到大概是受到某方面的壓力,在某大原則之下,不是獨立國的,不能稱為正式展覽,也不能進佔主場館內吧?不過更奇怪的是,科索沃和馬其頓這兩國有地位和國名爭議的地方,也能位列正式展覽之列。大概,能晉身正式展覽與否,也得看看爭議的另一方有多少「牙力」吧! 不過不解的是,連奧運這大眾盛事,都可以讓「中國香港」和「中華台北」獨立成隊參加,甚至對賽;為甚麼離政治本應更遙遠的建築展會竟然會如此對待這兩個展出單位呢? 至於兩館展出的是甚麼東西,讓我下次再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