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me – 失守的一刻更糟

Stannum 業餘評分:9個棧 2012年過了三分之一,我看過的電影之中,令人感到最不安的就是 Shame 。 導演 Steve McQueen 的前作 Hunger 描寫絕食抗議者一步步邁向死亡的過程,那精彩的演出和影像依然歷歷在目。今次導演不用老拍檔 Michael Fassbender 激瘦幾十磅,反而要他飾演衣冠楚楚的IT才俊。不過,這角色內心世界的病態,令人震撼的程度竟然不亞於前作減去三四十磅的外表。 電影的對白很少,但 Michael Fassbender 的內心戲張力逼人,他的不安層層遞進,非常精彩!而飾演妹妹的 Carey Mulligan 亦不弱,把一個不斷需要愛情,但容易受傷的女人演得入木三分。不過,電影中始終沒有解開的謎團,就是為甚麼他兩兄妹的感情生活都一團糟,從 Sissy 的一句對白 We are not bad people, we just came from a bad place ,我們只能猜度他們的童年一定發生過甚麼事情。 最後貼上一段 Youtube ,戲中 Sissy 是酒廊歌手,她唱的 New York New York ,將一首本來歌頌紐約的歌曲變了極為悲涼的慢板,十分感人!

Another Earth – 這地球喜歡恩怨

Stannum 業餘評分:8個棧 這是一齣低成本獨立電影,沒有在澳洲上映過便直接推出影碟了。購買時以為是科幻片,但看完後,發覺其實除卻科幻外衣,這齣電影是很典型的贖罪故事。片中的拍攝手法很有格調,男女主角演出都很不錯,表達出兩個創傷過後的人,寧願選擇孤獨。劇本其實是女主角跟導演的共同創作,難怪她可以將劇中的感情位拿捏得很準確。她亦憑本片得到了兩個獨立電影展的女主角獎。 結局算是半開放式,而且有點出人意料,在網上的一些電影討論區有不少人探究劇本想表達的意思。有人認為結局很悲涼,但亦有其他人憑片尾出現的人的衣著判定車禍並沒有在另一個地球上發生,我雖然不敢苟同,但亦不否認這樣的處理令本片可以多重解讀,有趣得多。 電影的科幻包裝,也惹來了不少批評。有人認為如果地球二號如片中般越來越近,小則影響潮汐,大則兩個地球可能相撞,造成預言中的世界末日,但劇本對這些卻完全沒有作出交代。至於地球二號的由來,以及為何以前從來沒有人發現過它,更是完全留白,讓觀眾自由填充。 從來都對於平行宇宙的概念很有興趣,總是在想,如果某些選擇不同了,整個人生也會改寫。但是如果一個平行宇宙就掛在天邊,你會想飛過去,看看另一個自己的人生是比現況好還是差呢?我想,如果兩地可以如片中通訊的話,大概裝個 webcam ,看一看就算了吧。如果親身飛了過去,另一個自己過的是夢寐以求的甜美生活,難道可以鵲巢鳩佔嗎?

《愛,別讓我走》—來去全不由自己

多年前已經寫過,石黑一雄的《Never Let Me Go》給我的感受很深,所以一直都很希望能夠見到它變成電影。終於,去年在戲院看到預告片,知道到兩位女主角原來由 Keira Knightley 和 Carey Mulligan 飾演,更令我加倍期待!不料一等再等,歐洲已經出了影碟,但澳洲上畫的日子依然還未來臨。幾個月前,我終於按捺不住,從英國訂購了澳洲通用的B區 Blu-ray ,以求先睹為快。 三月初,收到了影碟,看完之後,卻失望到令我連寫的興趣都沒有。 直到最近 NT 留言提起,我才拿出影碟把它重看了一次。這次的感覺好了一點,但依然是一齣不算出色的改編作品。 我覺得電影的問題主要有兩點: 第一,童年時代的描寫太少。原著中主角們的童年時代佔了大約四成篇幅,但電影卻把此段刪減到剩下四分一左右。三位主角多年淵源的著墨不足,令到中後段各人的友誼有點淺薄。而且,原著中幾位主角童年的遭遇和所受的教育,對成長後他們的想法有著深遠的影響。但由於電影對此只是匆匆帶過,令觀眾對他們成長後的聽天由命,有點摸不著頭腦。我明白電影要知名演員掛帥,而且童星不容易拍,很多電影都不敢讓童星佔重戲。不過,如果劇本能夠寫得精密一點,將童年與成人的情節作交錯式的安排,知名演員就不會顯得戲份過輕了。 第二,旁白太多。這是很多小說改編電影常犯的毛病。通常讀小說的時候,讀者總是覺得主角在耳邊獨白。一旦要將小說化成電影劇本,編劇高手會透過影像,對白等等將小說的內容表達出來;而低手則會使用大量旁白,將原著的字句讀出來。幸而,Carey Mulligan 在很多場面的旁白都充滿感情,為這種粗淺的處理方法挽回不少分數。 不過,有些地方還是值得一讚的。 所有演員,包括童星和配角,演出都非常精彩。幾位演技甚佳的童星,樣貌舉止都跟他們的成年角色極為相似,程度令人咋舌!看罷影碟附送的製作特輯,才知道原來導演安排幾位成年演員將童年戲份排演一次,讓童星們吸收模仿。難怪電影中他們的語氣和神態,從童年到末段都一脈相承。 道具、美指和攝影都十分出色。原著將主角童年的時間設定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而又將複製人科技設定成為五十年代的發明,構成了一個在我們的認知中,過去未來相混,不可能存在的虛擬世界。未看電影之前,我懷疑他們會不會將時間設定模糊化,變成好像當年 Gattaca 那樣,用五六十年代美學造出一個簡約而不真實的時空呢?原來,場景道具都是我們熟知的七十年代,唯一與現實世界不同的的只是先進的複製人技術,以及衍生出來,飼養複製人以提供器官移植給人類的工/農業。全片冷冷的色調,令看著主角們無助地一個個死去的觀眾感到心寒。而攝影捕捉到不少如畫的影像,令電影倍覺淒美。

Adam—誰又嫌我古怪?

上映之前一直期待 Adam 這電影。 Rose Byrne 是來自雪梨的女演員,十來歲就已經演出電視劇,近年在荷里活也算有機會。Hugh Dancy 跟 Claire Danes 合演過 Evening ,他演一個頹廢但暗戀 Claire 的富家子,很是精彩。這一次他演一個患有 Asperger 自閉症的男子 Adam 。這種自閉症患者智力正常,甚至超越常人,但社交能力卻出了問題,他們只能理解別人說話的直接意義,但卻無法解讀對方的表情、身體語言及弦外之音,他們說話不懂修飾,而說起一些他們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更會滔滔不絕,但別人發出「夠了」的訊息他們卻不能收到,所以常常鬧笑話,甚至得罪別人。 Adam 在父親逝世之後過著一個人的孤獨生活,但自從鄰居 Beth 出現之後便互相吸引。他們終於走在一起,但同時卻要面對種種難題。Beth 帶 Adam 見朋友和父母時總出現尷尬場面。Adam 的工作亦因為他事事追求完美而丟了,同時 Beth 的父親捲入商業犯罪案中。關於劇情的不想說太多,只是想談談幾點印象難忘的。 一開始就 Beth 的旁述就談到了《小王子》是她最愛的故事,還說,一直以為自己是小王子,遇見 Adam 之後才發覺自己反而是飛機師。其實編劇為 Beth 創作了一個最合適的職業:小學教師,因為大概只有教師,才能夠慢慢和有耐心地跟思維方式跟自己不同的 Adam 相處。 看完電影之後,總是覺得男主角取名 Adam 是來自創世紀: Then the LORD God said, It is not good for the man to live…

Two Lovers — 何謂愛?其實最愛只有誰?

讀到網上簡介說 Two Lovers: Romantic drama starring Joaquin Phoenix & Gwyneth Paltrow. 之前有報導說 Joaquin Phoenix 退出影壇,專心去做一個 Rap 歌手,如果這是屬實的話,Two Lovers 就是他的告別演出了。不過,後來傳出他的妹夫 Casey Affleck 在拍他轉做歌手的「紀錄片」,而他又多次公開作出怪行,便有人懷疑這是一齣 Mockumentary……(偽真人騷式紀錄片,參較 《四大天王》吳彥祖 et al) 另一方面,我也好久沒有看 Gwyneth 的演出了(上次進戲院看應該是三年多前的 Proof),今次還說是「浪漫」劇情片,真是十分吸引!翻查廣告,發覺原來只有 Palace Verona 獨家上映,昨晚週二,竟然願意去了這間沒有逢週二減價的戲院,付正價觀看這齣台灣譯作《紐約愛情故事》的電影。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故園風雨後—這天我孤身又再走

看了這齣電影近月了,今天讀了寄塵的觀後感,才打定主意寫一寫,對他的評語作點回應。 我讀過原著小說,但沒有看過當年改編成的電視劇。而演 Sebastian Flyte 的 Ben Whishaw 在前作《香水》中令人心寒的精彩演出,令入電影院前很期待。不過,最後卻令我非常失望。 Brideshead Revisited 是部長篇小說,當年據聞連對白場口都非常忠於原著的電視劇就有十多集,這麼多的材料改編成一部電影固然需要作出大幅刪節,但我會預期好的編劇和導演會根據故事的重點和主題來選擇。可惜,我最後看到的電影卻似乎跟原著想要表達的主題相去甚遠。 原著作者 Evelyn Waugh 成年後改信天主教,宗教本身在原著中並非如電影中所強調,是幾位主角受壓迫和壓抑的源頭。這個改動令到故事開始時 Charles 在若干年後重臨舊地的懺悔變成令人摸不著頭腦的疑團。我覺得原著裡面,Charles 的悔意是因為年輕時的不信,作出了種種跟宗教想違背的行為,到後來見到女主角的父親在逃避半生後,在臨終前終於重歸信仰,他跟女主角在背婚出走前懸崖勒馬,沒有公開地跟教會的信條決裂。電影裡的 Charles 到 Julia 告訴他不會跟他走之後,依然覺得不以為然,依然覺得她囿於教條之中。懺悔,就變成無的放矢了。而且,在片末加插了一段 Charles 被 Julia 的丈夫揭穿多年來接近 Sebastian 和 Julia 都是為了追名逐利,這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無論原著以及電影前半段都沒有任何情節可以證明這一點。 至於 Charles 和 Sebastian 是好朋友還是戀人,在原著中處理不明顯,但電影中卻因為 Ben Whishaw 十分女性化的演出而頗為露骨。原著裡面的 Sebastian 比較接近是一個活在成人身體的小孩子,但電影卻變成活在男人身體裡的女孩子。而且 Ben 的樣子太陰沉,表達不到初段他的純真,如何努力演出也彌補不了選角和造型的問題。題外話,電影版本來是 Jude Law 演 Sebastian ,雖然他來演大學生,年紀差距更大,但我覺得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而 Charles 和 Julia 的關係,可能由於片長所限,只用了幾場就匆匆交代,造成了這一條線十分薄弱,所以後來 Charles 重遇 Julia…

明日的記憶—趁熄滅前還可一見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日本電影節看的《明日的記憶》看得人異常沉重。 老生常談的早發性老人呆症。電影一開始已經展現了結局,令大家知道奇跡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處理方法,加深了電影的感染力,令一早知道這種病症不可逆轉的觀眾,分擔了主角們的無助感。 男主角渡邊謙的演出層層遞進,將一個患者記憶和思考能力一點一滴消失的過程演得令人十分傷感。 尤其,當意識尚在,但卻已經預知到自己的記憶感情即將失去,他的彷徨,驚恐,令觀眾毛骨聳然。 電影單線發展,大部份邊幅描寫了他與妻子的關係,呈現了一個大男人越來越要依賴妻子的苦況。 最後進入深山一幕實在令人難忘。主角在最後的記憶消失之前,尋訪了年輕時跟妻子認識的地方,在幻想中碰見了當年的妻子和當年的陶藝師傅。在野外露宿一宵醒來之後,他這輩子的意識就全然熄滅。 下山,在吊橋上跟來找他的妻子對面不相逢,因為他已經不記得她了。妻子的淚默默流下。心裡最不想到臨的這一天終於要來了。 不過,記憶雖然過早熄滅,但,這一輩子有對自己不離不棄的妻子,擁有過可愛女兒和外孫女,有一群尊敬自己的下屬,不也是不枉此生了嗎? 看電影時不期然想起《三千年後》。尤其,是琴姐充滿感情的獨白。

四齣法語加一齣德語

如果大家有留意旁邊的「光影證據」欄的電影海報的話,你會發覺近期我都在看非英語西片。三月份除了 Woody Allen 的 Scoop 之外,看了四齣法語片和一齣德語片:Bad Faith(法),Private Property(法),I Do(法),Inside Paris(法)和 The Lives of Others(德)。德語片我一向少看,但這齣 The Lives of Others 卻成為我的本月至愛,評分會給九個棧那一種。 前幾天讀到公園仔談及「近年看法國片失望的頻率愈來愈高了,好像都是吃著老本」,我實在深表同感。法語片是我一個年代久遠的情意結,差不多每次法國電影節都像朝聖般去看。去年還有一齣覺得好看的 Time to Leave 撐撐場面,但今年選看的四齣,竟然沒有一齣真正覺得好看。幸而,當中沒有差勁得想中途離場的。

如何能離開失樂園:The Departed

一直都嘗試抱著看一齣與《無間道》不同電影的心態去看《The Departed》,很明顯 Scorsese 將自己的風格和手法匯入了這個故事,將電影帶往另一個方向。 比起港版,故事的改動不算多,除了結局不同之外,最惹人談論的莫過於將鄭秀文與陳慧琳兩位天后的角色二合一了。有位一起去看的朋友對此嗤之以鼻,但我卻覺得這是個十分不錯的改動,這段兩位男角互不知悉的三角戀,將二人的宿命感更添一層,同時亦減輕了港版兩位天后的花瓶感覺。不過可惜的是,他們選了一位樣貌稱不上吸引,而且與兩位男角都沒有火花的女角 Vera Farmiga 演出,令人很難相信 Matt Damon 會在電梯中就對她一見鐘情,火速同居,我其實覺得如果刪了這一段,像港版般只模糊交代他們已經同居,反而更好;至於 DiCaprio 與她從醫生病人的關係搭上,就比較容易接受。 除了這個安排之外,兩位男角中,Matt Damon 的表現,從頭到尾都比 DiCaprio 弱得多。其實從他出道,一直都對他的演技很有保留,演了這麼多齣戲,這一齣甚至有港版可以參考,依然掌握不到這個角色的掙扎,實在令人失望。前段已經給粗口橫飛的 Mark Wahlberg 搶了不少鏡頭;而他與 Jack Nicholson 的對手戲,他就只像一個木頭人在讀對白而已,令到他最後的突然背叛殺死 Jack Nicholson 變成了沒有鋪排的突變;後來 DiCaprio 現身警署,他為求自保刪除對方的臥底身份檔案一段,他一點都交不出戲,與 DiCaprio 建立不到張力。相反 DiCaprio 似乎因為與 Scorsese 合作慣了,演出相對比較精彩,亦有可能是因為陳永仁這個角色在設計上已經比較搶鏡吧?這,不知會不會也是 Brad Pitt 作為監製,也不願意親自演出劉建明一角的原因呢? 電影裡面最討厭的部份,是那華人黑幫的蹩腳粵語。美國這麼多華裔,難道真的找不到一個可以講純正粵語或普通話的演員嗎?(就該段對白的內容來說,角色說普通話的可能性更大!)西片對演員的口音向來看重,但這個角色有一大堆粵語對白,但卻沒有字幕。西人觀眾看得一頭霧水,只聽到一串聽不懂的聲音,彷彿這種聲音毫不重要;華人觀眾看得失笑,但笑之餘卻感到這是對華人的輕蔑,甚至是對故事原產地的某種侮辱。 原版裡的佛教內容、片名及與「無間地獄」有關的主題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我不期望他們了解佛理,但無間地獄的意念,其實與西方基督教義裡的地獄相去不遠,而拿地獄的名稱作無盡痛苦的比喻,其他西片電影也曾出現,就如早前上映的 Kieslowski 編劇遺作 《L’Enfer》(Hell/情獄) ,就是明顯的例子。我有點不明白,為甚麼會將片名改為 《The Departed》呢?無間地獄是差不多永不超生的,原片名強調的是離不開,擺不脫,三年又三年的苦痛;反而改編後的電影名字,卻將離開變成是主題。這種主題的轉移,或許是因為 Scorsese 不甘於原封不動地改編,而要將這個故事 depart from the original ,變成一齣充滿個人風格的電影,才能配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吧?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東尼瀧谷的影像投射

「東尼瀧谷」是我第一次看改編自村上春樹的電影,彷彿是宣告一個本以為無了期的等待的終結。聽聞早年有些村上的短篇被改編過,但村上看後覺得很不以為然。在澳洲,此片只在2005年墨爾本電影節上映過,我等了很久很久,也不見「東尼瀧谷」在雪梨上映。華利在他的網誌說:「這電影一定要在電影院看,在深而闊的銀幕下看,讓身體被那深沉的孤寂緊密地包圍。」唉,無緣看戲院上映的我,就只能買DVD,望碟輕嘆了。 從最初接觸村上的小說至今已十五六年,一直都用自己的腦袋將文字投射出一個幻想世界,一想到村上作品改編成電影,總有種又想看又怕的兩難感。作為忠實讀者,怕的是影像破壞了心中的幻想,但作為電影迷,就算是一個失敗之作,也想看的改編的效果。不過這些年也看不到有人膽敢挑戰,因為改編村上是很難的,大家讀村上,最吸引的是那種難以言喻的感覺,而每個讀者的接收又不同。要將這個化成影像,實在是很考功力。 選這個不算太起眼的短篇來改編,也許是精心的計算吧? 如果選那些令讀者印象深刻,大受歡迎的篇章,無論怎樣拍,都不容易與讀者心目中凝聚已久的影像篦美吧。而那些有神秘人物如「羊男」的,就更加難以改編,大家心中的羊男都是自己構思出來的,我很難想像由其他人飾演羊男的演出和造型會令我覺得好。「東尼瀧谷」的篇幅極短,故事的轉折也極為簡單,最初聽說要改編這個,我也有點驚訝,懷疑這麼簡短的文字材料,如何能夠拍出一齣個多小時的真正電影呢?其實最怕是在改編的過程中,加進不協調的枝葉,以求充塞時間。幸好導演市川準沒有這樣做,我們看到的電影是充滿村上感的個多小時,那種寂寞,自我封閉的氣氛一看就感染到,大概也不需要我多談了。由於「東尼瀧谷」並不如大多數村上小說般以第一人稱寫,電影用一個第三身的旁白來貫穿全片,更加強了疏離感。

遊走都市中—A Perfect Day

雪梨電影節看了兩齣主角不斷在都市裡面浮動的電影,包括這齣黎巴嫩片 A Perfect Day (完美的一天)和南美片 Play 。因為職業關係,我看電影時常常留意各地城市的影像,希望從中對這些城市的實況了解多一些。這兩齣電影都將觀眾很真實地帶到了當地——貝魯特和智利的聖地牙哥。前者比較沉重,後者輕鬆得多。現在先談談前者,因為四月香港國際電影節曾上映,HKIFF 網上筆記連線的主持之一 K 也撰文談論過。 中東的城市,半世紀來傷痕纍纍。A Perfect Day 呈現的不單是主角個人的故事,而是兩代人給戰爭動蕩折磨的故事。電影中的時間只有一天,但裡面包含的時間坐標,卻長得多。男主角 Malek 在這一天內,步行,駕駛,坐車,在城市中不斷流動。我們利用他的眼睛,看看充滿傷痕的城市,有繁囂的幹線,有人情味的街坊,有紙醉金迷的夜生活,但對於 Malek ,這充塞著各種麻煩事情,卻空虛難耐的一天,竟然給套上「完美」這個形容詞,著實諷刺。 不少來自非歐美地區的電影,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將自己的城市和鄉村的特別之處無限放大,塑造成一個獵奇景點。很多中國電影將鄉村習俗奇異化;就算不少澳洲片,也將沙漠紅土風光當賣點。彷彿不這樣做,就不能吸引觀眾。但我覺得,無論甚麼背景和產地的電影,這些枝葉都是次要的,角色的感情與互動才是真正能夠吸引人的東西。 A Perfect Day 的手法沒有特別強調異國風情,而角色之間的互動性也不強,但他們之間卻有種莫名的張力,母子之間,Malek 和 Zeina 之間的關係都一直繃緊和膠著,所以從開始到結束,情緒起落不大,全片調子比較低沉(電影中有零星幾個「笑位」,但其實也在反映著人生的荒謬)。不幸,電影最終也沒有為主角提供從低谷中逃生的路。也許,如何解脫,要靠觀眾自己參透。

一天又……一天

前些日子寫過好電影 Eternity and a Day「永遠的一天」。我買到的版本是台灣版,字幕水準欠佳,所以說過如果推出英文版,會再買一片,看看台版的翻譯有沒有出了甚麼大差錯,影響我對電影的理解。 今天午間到 HMV 逛,竟然見到推出了四區澳洲版!我當然二話不說就買了回家。最近市面推出了不少冷門DVD,之前連等了多年的「兩生花」也上市了。也許是DVD這個媒介已近尾聲,這些電影都希望趕在DVD被更新更先進的媒介取代,或在更快速的非法下載出現之前賺一筆吧? 看看發行的 Madman Films 網站,原來這是他們大舉推出非荷里活導演作品的 Directors’ Suite 系列之一,他們也已推出了 Theodoros Angelopoulos 的前作 Ulysses’ Gaze 「尤尼西斯的凝望」,同一系列還有北野武的五部作品和黑澤明的多部電影等等。Madman Films 除了這個系列之外,還有專攻亞洲主流電影的 Eastern Eye 同 Bollywood Masala 兩個系列,前者是東亞(中日韓泰越等)電影,後者則是印度作品,將亞洲片介紹給澳洲人。澳洲當年因為 DVD 區域被編為與南美一起的四區,本地人口少市場細,而南美的語言又是西、葡文,版本不同,所以本地出版的各地電影 DVD 一向比歐美其他區域慢和少。記得 1998 年購買第一台 DVD 機後,也渡過了好幾年捨棄本地碟,老遠訂美版一區碟的日子。一直到近三、四年,澳洲 DVD 機終於流行起來,帶動了本地 DVD 出版業,我終於不用再浪費郵費了。 在 Google 找找 Ulysses’ Gaze,發覺原來 blog 友之中通寶兄和 Tale 原來在兩年前就談過 Angelopoulos 的電影和 Karaindrou 的配樂,我對他們真的是後知後覺呀。不知其他網友,有沒有看過這齣 Ulyss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