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電影節又來了,之前兩年都寫了一篇「虛擬訂票表格」來湊湊熱鬧。見到一些網友花大量時間填表訂票,我得承認,虛擬的表格比真實表格容易填得多,因為我不需要遷就撞時間的片目,又不用計算電影之間的時間和戲院距離。今年再列出了20齣,包括四齣我在雪梨我已經看過的片目。
香港國際電影節又來了,之前兩年都寫了一篇「虛擬訂票表格」來湊湊熱鬧。見到一些網友花大量時間填表訂票,我得承認,虛擬的表格比真實表格容易填得多,因為我不需要遷就撞時間的片目,又不用計算電影之間的時間和戲院距離。今年再列出了20齣,包括四齣我在雪梨我已經看過的片目。
去年寫了一篇香港國際電影節的「虛擬訂票表格」,雖然自己不在香港,無緣參加香港的電影節,後來發覺選片的過程,真的能夠作為六月舉行的雪梨電影節的選片預習。去年列出的電影中,有八齣最後分別在雪梨電影節、雪梨法國電影節、正場公映和收費電視看了,算是沒有白費選片的一番功夫。既然這樣,今年一定要再接再勵,以下列出了20齣,大部份有簡單的選擇原因。
雪梨電影節看了兩齣主角不斷在都市裡面浮動的電影,包括這齣黎巴嫩片 A Perfect Day (完美的一天)和南美片 Play 。因為職業關係,我看電影時常常留意各地城市的影像,希望從中對這些城市的實況了解多一些。這兩齣電影都將觀眾很真實地帶到了當地——貝魯特和智利的聖地牙哥。前者比較沉重,後者輕鬆得多。現在先談談前者,因為四月香港國際電影節曾上映,HKIFF 網上筆記連線的主持之一 K 也撰文談論過。 中東的城市,半世紀來傷痕纍纍。A Perfect Day 呈現的不單是主角個人的故事,而是兩代人給戰爭動蕩折磨的故事。電影中的時間只有一天,但裡面包含的時間坐標,卻長得多。男主角 Malek 在這一天內,步行,駕駛,坐車,在城市中不斷流動。我們利用他的眼睛,看看充滿傷痕的城市,有繁囂的幹線,有人情味的街坊,有紙醉金迷的夜生活,但對於 Malek ,這充塞著各種麻煩事情,卻空虛難耐的一天,竟然給套上「完美」這個形容詞,著實諷刺。 不少來自非歐美地區的電影,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將自己的城市和鄉村的特別之處無限放大,塑造成一個獵奇景點。很多中國電影將鄉村習俗奇異化;就算不少澳洲片,也將沙漠紅土風光當賣點。彷彿不這樣做,就不能吸引觀眾。但我覺得,無論甚麼背景和產地的電影,這些枝葉都是次要的,角色的感情與互動才是真正能夠吸引人的東西。 A Perfect Day 的手法沒有特別強調異國風情,而角色之間的互動性也不強,但他們之間卻有種莫名的張力,母子之間,Malek 和 Zeina 之間的關係都一直繃緊和膠著,所以從開始到結束,情緒起落不大,全片調子比較低沉(電影中有零星幾個「笑位」,但其實也在反映著人生的荒謬)。不幸,電影最終也沒有為主角提供從低谷中逃生的路。也許,如何解脫,要靠觀眾自己參透。
看法語片 Cache (Hidden / 隱藏的恐懼 / 隱藏攝影機 ) 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早前在「虛擬訂票表格」一文中,列出多齣香港電影節選映,而自己有興趣看的電影,排第一位的就是 Cache,近日終於在雪梨上正場。 人性的醜陋在這個故事中表露無遺,內容有很多個層次,你可以當作單純的懸疑故事,加入一起猜謎;也可以把故事看成是在批判中產人士表面生活無憂,但其實暗湧重重,甚麼風吹草動都可以令他們看似幸福的人生崩潰;有留意法國現代史的,就會解讀到當中的政治和種族比喻;而傳媒人就會留意到電影中那些「錄影帶」代表了影像媒介的力量,誰操控了剪接台,就可以製造出對其有利的效果,孰真孰假,無權無勢的觀眾根本難以得知;而電影中故意將畫中畫內容與電影的界線模糊化,也正好告訴大家,導演也是操控剪接台的強者,尤其結局的一幕,實在開了大家一個大玩笑,故意為難觀眾,好像在說,謎底在此,能否接收得到,各位施主請自便。 電影導演是 Michael Haneke ,前作「鋼琴教師」包辦了當年康城影展評審大獎和影帝影后,此齣 Cache 去年也得到了康城的最佳導演。「鋼琴教師」改編自一本描寫中年女鋼琴家性壓抑的小說,主角們毫不暴露,但性意味卻濃得叫人窒息,也挑戰了各地電檢處對性暴力和性虐待的尺度。Cache 則是導演自己寫劇本的,將多重意義交織成一個吸引觀眾追尋謎底,吸引力從頭帶到結束的電影。女主角是當年「紅白藍」中「藍」的女主角 Juliette Binoche,雖然歲月留痕,角色也是一個微微發福的人妻人母,而性格也不是完全討好,但那種淡淡的優雅味道卻是始終如一。
看過 Match Point 的預告片,最後打出 Woody Allen 的名字,令我很驚訝,完全想像不到七十歲的導演會轉型到認不出來。 前晚看過後,覺得其實電影本身並不是太特別,但與導演的前作放在一起看,再對比內容和手法,卻十分有趣。為免影響各位看電影時的興致,不打算細談內容了,只打算從電影框架、手法、演技拿幾點談談。 全片用了一個很傳統的「從頭到尾」順序敘事手法,從男主角搬到倫敦努力打入上流社會圈子開始,談到結婚和發展婚外情。雖然一板一眼,但卻有種吸引力,扣著大家的情緒。這齣電影的手法,與以前慣看 Woody Allen 那些大雜燴式喜劇很有分別,裡面差不多完全沒有嘲諷式的對白、也沒有帶性意味的笑位。所有對白都十分平實,不煽情,不誇張,一直以男主角一個人的觀點看事情。看得出導演很有轉型的意圖,很故意地將平時的手法收起,克制地不展露幾十年來他最受歡迎的本錢。我甚至覺得,他特別將故事放入一個英國背景,搬到倫敦拍攝,就是為了擺脫紐約的影響。
在 HKIFFLINK 見到不少網友在熱烈選擇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心水,心想,雖然不在香港,看不到這個電影節,但也可以製作一張虛擬訂票表格,列出自己有興趣看的電影……也許,更可以作為幾個月後雪梨電影節的選片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