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氏911

這一齣是我第一次購票入場看的紀錄片電影,看了已經有好一陣子,不過不曉得如何對紀錄片寫評論,想了很久才能下筆。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先不談最具爭議性的內容,電影的拍攝技巧很不錯,而且充滿創意。一開場,幕後名單與白宮要員的鏡頭相間,片段偷錄了他們公開演說之前對著攝影機化妝和整理頭髮。簡簡單單的影像,就令人覺得他們裝模作樣,惺惺作態。片子的內容雖然沉重,但整體的氣氛卻不太沉鬱,也許可以算是「黑色」地強說笑吧!訪問完美軍笑談他喜歡的一首「粗口」歌,就立即把它播出,還配上轟炸伊拉克的影像,殺人竟然變成與唱粗口歌一樣,只屬個人發泄。還有把「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配上平安夜坦克車巡城,破門入屋拘人,諷刺到極。 不過高超技巧卻不能掩蓋內容的不足,也許片中披露的「內幕」已經曝光,不再有意想不到的揭秘。其實這是這種揭密式紀錄片電影的根本問題。和電視或雜誌不同,電影的放映生命較長,等到觀眾購票入場時,大家已經把「秘密」流傳成「常識」了。例如布殊家族與拉登家族的金錢轇輵,已經廣為人知,不再是秘聞了。 另一方面,電影依然死守美國本位,洋溢著大美國主義。美國軍人的生命,值得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但伊拉克被炸死傷的生命,卻只是輕輕帶過。而對一眾出口支持美國出兵的小國,用動物、落後影像配合國名,揶揄得接近侮辱。其實這些國家是受著美國經濟政治威逼,才甘冒成為恐怖份子的目標,被迫支持。這些侮辱出自美國電影之口,這些國家的觀眾,真不知有何感想。

冰雹直擊

下午在雪梨市中心Strand Arcade,突然雷電交加,又聽見商場上玻璃天窗啪啪有聲。哇,原來外面下冰雹!我連忙離開天窗底,生怕玻璃被打碎。我走到商場門前看,原來這次冰雹只有青豆般大,看來應該不會帶來太大的破壞。記憶中,印象深刻的冰雹事件有二,一是五年前在雪梨,二是二十一年前在香港。 事件一: 1999年四月某一晚,一位朋友來訪,大家坐在電腦前要把一些東西印出。突然聽見外面傾盤大雨的聲音,細聽之下又比雨聲響亮。我打開窗簾一看,不得了,外面下著像高爾夫球一樣大的冰雹!我的朋友驚叫一聲便奪門而出,原來他把車子泊在我家門前的街上!但他跑到大門前便止了步,因為冰雹像石頭,如果跑出去,一定頭破血流。他只好站在門前,眼巴巴的看著車子被打得傷痕纍纍……。突然,我家浴室傳來一陣玻璃碎裂聲。天窗破了!雨水連冰雹連玻璃碎像雨落下,佈滿了浴室一地。幸好破的是浴室的天窗,如果是睡房或樓梯的天窗破了,大量電器、牆上掛著的相片和畫都要報銷,損失就更慘重咯。冰雹下了十五分鐘,之後換成了暴雨,哇!雨水從門縫湧進,原來還未溶化的冰雹剛好塞著去水渠,雨水無處流走,竟然湧進屋內了!連忙拿出毛巾地拖去擋……手忙腳亂了好一陣子,冰雹開始溶化,水終於不再湧進。冰雹風暴過後,那晚差不多通宵抹地和打掃浴室。而狼藉的前院,就打掃了好幾天…… 事件二: 1983年九月一個週末下午,童年的我與幾個小朋友在家附近的空地踏單車。突然,三時許的天空突然變黑,變得像太陽已經下山。然後一連響了好幾個雷,空氣沉鬱得像要凝固。我們趕快各自逃回家,剛踏進家門,外面就下起雹了。雹好像並沒有下了太久就停了。沒多久,就不知是誰打電話來,告知媽媽外面排隊搶購糧食了。我們就全家出動去最近的超級市場,原來已經擠滿了人,很多牌子的米和罐頭已被搶購一空。最後,排了好久的隊,終於買到了一包米和幾大袋食物。下冰雹就要搶購食物?非也。其實是當時中英談判出了岔子,港元匯率一瀉不止至接近一對十,大家擔心「港紙」變廢紙,就去排隊「搶」米了。這段歷史也是今日聯繫匯率的來源,雖然「搶」米非關冰雹,但我卻一直把兩件事連在一起。

汴京印象

讀到網友收買佬Johnny的文章介紹好書【圖解東京夢華錄】,我在雪梨買不到,終於老遠從台灣郵購來。書中談及宋代汴京(今開封市)的都市生活,節慶風俗,又配上不少的圖片,有鳥瞰汴河的【清明上河圖】,還有按【東京夢華錄】內容繪出的城市地圖。職業病所致,我最有興趣的就是看看宋代的城市設計。其實汴京作為首都的時日不算太長,而且都是處於異族入侵,被吞併的危機之下。歷史似乎告訴我們,在這種壓力下,都市通常都會出現今日的所謂「世紀末情結」——「今朝有酒今朝醉」式的燈紅酒綠。 汴京是中國第一個將政府和繁盛的商業活動混合於城牆內的首都。唐代及以前,都城的商業活動都被限制在特定的範圍之內,不得逾越。唐末以後,這種限制逐漸解體,商店在各城市可以於任何地方開設,融入整個城市,使得街境(Streetscape)為之一變。汴京分為內外城,內城為唐朝所建的汴州城,而外城則為五代和宋初加建,令整個城市擴大到超過四十平方公里,略小於整個九龍半島。人口最高峰時約有一百萬,密度有九龍半島的一半。 汴京內外城都給汴河貫穿,河道也成為「物流」要道。而且和現代都市一樣,河畔滿佈可以觀賞河景的茶樓酒館,沿著汴河有近十道橋,連接兩岸的主要道路。橋都成拱形,以供客貨船隻駛過。皇宮位於內城中央偏北,皇宮南門前有「御街」貫穿內外兩城牆,寬三百公尺。中央圍欄內是御道,不准市民使用。但兩旁則可自由行走,甚至曾經可以經商買賣。 汴京其實已經具備了現代城市的特質。近代城市規劃有所謂「城市五元素」:Path(路徑) Edge(邊緣)District(區域)Node(節點)和Landmark(地標),每一個人都用這些元素來構成個人對城市的認知(見”The Image of the City” Kevin Lynch, 1960)。人們沿著「路徑」移動,利用「地標」來認路,經過多個「節點」,從一個「區域」進入另一個,但有時被「邊緣」限制而要改變方向。 當然汴京中的通道是「路徑」;汴河是兩岸的「邊緣」,但同時又是船家的「路徑」;御道是皇家的「路徑」,但卻是平民的「邊緣」;城中東北區的大小貨行,東西雞兒巷是娛樂紅燈「區域」;主要的十字路口都是「節點」;而各處的寺廟,城樓,拱橋就是人人最認得的「地標」。用這些現代的概念來理解古代的都市,其實很有趣。當然【圖解東京夢華錄】裡面更多篇幅的是城中各區風貌,以及節慶風俗等。如果將整本書的內容寫到有如現代旅遊指南,甚至設計成有如 Eyewitness Travel Guide 的全彩圖形式,會更加有趣。不過,這本旅遊書,大概是有時光機的叮噹、大雄,才有所用。 參考書目: 圖解東京夢華錄 – 孟元老著、黃驗編注 The Magic Square – Alfred Schinz The Image of the City – Kevin Lynch

聽見冬天的離開

當日照日復一日地加長,後院的葡萄樹發芽了,淺綠色的新葉連夜從看似枯萎了的老枝鑽出來。如果冬天的離開有聲音,應該就是這種嫩芽鑽破乾樹皮的聲音了。 每年的這個時節,總想從拖拖拉拉的冬眠狀態甦醒,把自己翻新一下。某年的九月開始了早上游泳的習慣。某年的九月換了一堆新的上班服。某年的九月開始了對一個人的追求。某年的九月轉換了工作……今天,九月一日了,我還似乎將醒未醒,不知今年應該做些甚麼。 【遇見】孫燕姿 曲:林一峰 詞:易家揚 聽見 冬天的離開 我在某年某月 醒過來 我想 我等 我期待 未來卻不能因此安排 陰天 傍晚 車窗外 未來有一個人在等待 向左 向右 向前看 愛要拐幾個彎才來 我遇見誰 會有怎樣的對白 我等的人 他在多遠的未來 我聽見風 來自地鐵和人海 我排著隊 拿著愛的號碼牌 我往前飛 飛過一片時間海 我們也常在愛情裡受傷害 我看著路 夢的入口有點窄 我遇見你是最美的意外 終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