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著

在收到那一個訊息的一剎那,自己在哼著這一首歌。

偶遇在那一年的秋冬之交

秦冰坐在沒有靠背的椅子上,望著公園四週漸禿的樹木。黃葉從樹上被一陣陣颳起的風吹起,飄降到滿地金黃上面。在寂靜無聲之下,發著呆的她突然站起來,朝著林蔭深處的小徑走去,完全沒注意到忘了拿走被她擱在一旁的相簿。這一段路,近來她已經走過不少次了,都是一個人來,絕少遇見其他人,路的盡頭,她可以在望見機場的高點放聲痛哭。畢竟,就算故鄉不是處於一片混亂,她也根本負擔不了畢業之前多回去一次的旅費。 她踏著落葉的聲音漸遠,這個人跡罕至的公園內再度回歸沉默。偶然,就只有傳來幾聲笑翠鳥的冷笑。直到,另一種腳步聲自遠而近地出現,劉子業以一種令人覺得頹廢的步伐前來,每一步都把地上的落葉拖得沙沙作響。自從半年前被解僱後,他一直找不到一份全職的工作,每天回家就跟妻子吵,這陣子吵得兇,她竟然到唐人街變賣了三年前結婚時收到的金飾,說了一句要回娘家,買了機票就飛返兩年前離開的海港城市。子業在這裡沒有甚麼朋友,每天都百無聊賴,就只好步行到這個要爬過一段山路才到達的公園坐。他喜歡這裡,因為這裡沒有學生放學後來聚集,也沒有老人喋喋不休地來搭訕。這幾星期,連電視也不想看了。都是些不願意看到的流血事件。在遙遠的地方發生的驚天大事,使得這裡的總理也在國會中痛哭流涕。這樣,不是也證明了自己當初決定要來是正確的嗎?來到這裡,得到了人權,得到了自由,但卻賠上了剛上軌道的事業,甚至連曾經人人稱羨的婚姻也可能保不住了。 子業來到椅子旁邊,發現被遺留下來的相簿,他見到四野無人,就好奇地打開一看。他看到一對住在遙遠古都,青梅竹馬的小情侶,在歷史建築前面綻放著充滿朝氣的笑容。他看到男的上了首屈一指的大學,之後,又看到在機場送行的照片,原來,女的隻身來到了這個城市留學。子業心想,這麼重要的照片,竟然會遺留在這裡……難道女的已經不再珍惜這段情?不過,如果已經忘情,又怎會特地將相簿帶到這裡細看呢? 忽然傳來一陣急速的腳步聲,子業來不及放下相簿,就被飛奔回來的秦冰遞個正著。 秦冰喘著氣,還來不及說話,子業就操起一種蹩腳口音的語言跟她說對不起,但當他見到她滿臉的眼淚,就結巴地說得更加難懂了。秦冰一手把相簿從子業手中搶過來,抱在懷中,喃喃自語地說著,底片在他那裡,如果不見了,就是一個永遠也彌補不了的遺憾。 良久,秦冰平靜了一點,子業嘗試問她,很掛念男朋友吧?她想了好一會方明白子業說甚麼,沉默了好一會,把視線轉到地上的落葉,鼓起勇氣才說,已經不是掛不掛念的問題了,月初那一個晚上之後,就沒有他的消息了。她上月收到他的信,充滿著學生對政局的激情。事情發生後,她很擔心,於是打了長途電話到他家。他媽媽哭著說他之前待在那裡幾星期,但那一晚之後,就再也不知道他的去向。他們唯有可以希望的,就是他仍然「在逃」。但畢竟他並非領袖,會有誰伸出援手救他嗎?說到這裡,秦冰又開始激動起來,她強忍著淚水,好像不想再在這個陌生人面前淚如雨下,一轉身便頭也不回地疾步離開。 他看著秦冰從視線中消失,忽然發覺,自己的感情以及她的感情,都是在大局勢之下不明不白地喪失了。她的情人,大概已經凶多吉少,如她所說,已經是一個無可彌補的遺憾﹔自己跟妻子呢?只要二人都尚在,也許還有轉圜的餘地…… 他忽然下了決定,立即就訂機票去找妻子。之後,要一起在這裡生活,還是回去舊地,都無所謂了。 因為,只要在一起,就好。

Life in Mono (…almost…)

終於,提起精神去拍照。不過,見到這些在 Balls Point 拍的照片,就很有衝動將他們調成黑白。 Well, almost… 陌生人哼一首源自他人夢裡的歌。葉已經開始落了,沒有人再說甚麼。我似乎已記不起,你甚麼時候來過。 我只是不知應該做點甚麼。 林蔭大道的景色逐漸從視線褪去。在清茶與香煙中,遺憾被完全淹沒。我似乎仍忘不了,你甚麼時候來過。 我只是不知應該做點甚麼。

我的愛情故事

呵呵,別被我的標題誤導,我可不是要將自己的愛情故事公開出來。意思其實是要將我最近練習彈奏的 Love Story 電影主題曲 Where Do I Begin 貼出來。 因為三個月前開始學鋼琴的時候,對老師說自己的興趣在於彈奏流行曲,所以學習時老師間中會選用一些簡化了的流行曲作教材。上一堂就給了我這一首歌做練習,搞了一星期,沒有再彈錯音,但節奏依然有點「漂移」或「猶豫」,但我還是決定將它貼出來獻醜,為學習彈鋼琴的進度作個記錄吧。橫豎,愛情故事,其實就不一定依足章法的吧!(真是歪理……) 如果大家非常年輕,未聽過這首歌或未看過這齣電影的話,以下就是以電影片段剪輯而成的 Music Video。不過得先聲明一下,這首歌也不是我成長年代的歌啦……

Sound List 2.0

上次列出的 Sound List 至今已經近兩年了,又再因為歌曲的啟發,寫了不少小說。如果 podcast 可以播流行曲的話,下面列出的,大概就會是演繹完該篇小說之後,播出的歌。 改.編.愛 偏愛 快樂.王子 快樂王子 找我 找我 收拾 Crying in the Party 月光影院 月滿繁星夜 舊人在線 鍾無艷 予定席 夕陽無限好 光年,其實是一種距離 一光年 > 不想知道你會怎樣過 其實我怕愛上你 沾濕了的信(一) 再見二丁目 沾濕了的信(二) 出埃及記

日本

去年的這一個星期,出發到日本旅行。旅途中和回來後,斷續寫了超過十篇筆記,有記敘有抒情,但佔了大部份文章都以建築為主,而這些文章,一年下來竟然大都超過一萬 hits ,高踞餘弦棧人氣榜的高位,比累積統計了多年的文章有更多讀者瀏覽。其實旅程只寫了七成左右,還有好幾座建築物想寫,包括拆卸了同潤會住宅重建而成的商場、表參道的名店、上野的法隆寺寶藏館、幾十年前的舊建築:丹下健三的聖瑪利大教堂,黑川紀章的膠囊大廈,再加上整個日本之旅的壓軸行程— Chanel Mobile Art 。在一年後的今天,依然有這麼多地方遲遲未寫,實在有點汗顏。 以下是關於那一次旅程,已經寫好,或預計會寫的文章。列出來,當作給自己一點動力╱壓力去完成它們吧。 出發.高處.即是.朝聖.舞台.星夜 桃源.薰陶.巨木.遺失.落花.名相 楚歌.寶藏.合什.斗室.流動.回家 Stay tuned, ok? P.S. 剛剛增加了新的兩個插件: Highslide for WordPress 和 Add Highslide,能夠將連結圖片的小圖用 Javascript 在文章中放大,非常好用,各位用 WordPress 的朋友可以一試。可惜本棧以前的圖片用了 “onclick” 的功能,需要逐一刪除才能夠跟這個 Javascript 相容,所以只選了上述日本之旅文章作試點修改,其他的,還是暫時維持原狀,但以後文章的圖片就能夠在原文中放大了。各位朋友請點擊任何上述文章(《楚歌》一文並無圖片,除外),看看效果吧!

到處留情

在深霧那邊見到他貼「到處留情」的 Music Video… 嚇得我… 如果當年第一次聽這首歌是張信哲的超高音原裝版,再加上欣賞到那一個跟歌詞意境沒一部份配合的 MV,就算陳輝陽的旋律如何動聽,Wyman 的歌詞如何吸引,我絕對不可能愛上這首歌。 幸好,我錯過了那一個 1998 年,年代湮遠的版本。我最先聽到的是陳慧嫻版本,收錄在她 2003 年推出的《情意結》唱片內。 到處留情 曲╱陳輝陽╱詞╱黃偉文 十二號 漫步加州的果園 遺失一臉幽怨 沒對你 再有留戀 十六號 沐浴九州的溫泉 遺失痴心一片 大概我 情緒快要復元 手裏 行李 送檢 再不過重 沒有懷念 自嘲 自傷 自憐 已成過期舊證件  逐點 漏低 掛念 直到沒法心軟 沒故意 留下底片 捕捉 幸福的片段 這張明信片 路邊一角任選 沒故意 提及辛酸 換取 陌生的掛念 不知你那張臉 留在那間酒店? 二十號 大笨鐘的陰影前 還清所有虧欠 贖過了 我那晴天 廿六號 復活島的古蹟前 留低貪嗔癡怨 或藉故 忘記帶往樂園 禱告 在聖母院 我的聖母 沒有浮現 默哀 在山手線 旅途太長 夜太短  號哭 在彰化縣 害怕被你聽見 沒故意 留下底片 捕捉 幸福的片段 這張明信片 路邊一角任選 沒故意 提及辛酸 換取 陌生的掛念 不知你那張臉 留在那間酒店? 沒故意 留下底片 捕捉 幸福的片段 風光明信片 並非寫信地點 沒故意 提及辛酸 換取 陌生的掛念 P.S.再說一遍 前事已經湮遠 黃偉文竟然可以將「到處留情」扭成到處去散心將舊情忘卻,實在令人驚嘆。友人在 Jaiku 談及近來不見陳輝陽的新作,有說好像去了流浪,不知道會不會是這一種的到處留情呢?前些日子澳航電郵來給我,說他們新推出了環遊世界機票的網上編排行程的工具,安排好更可以直接用信用卡購票。花了大半晚砌好了一個四個月的行程,發覺竟然包括了這首歌提及的大部份地點—加州、九州、倫敦、復活島、巴黎、東京……唯一沒有的就是彰化縣。大概我需要「到處留情」,而不需要號哭吧? 那一晚,見到打出來的票價負擔得來,我只差一毫米就按下購買的按鈕。但最後腦子卻閃出住宿飲食購物費、金融海嘯、投資戶口的結餘、未完成的工作項目幾個意象。最後,只能依依不捨地將行程 save for future purchase… 不知道,澳航網站上的儲存,可有限期呢?

壹仟期

《壹週刊》原來已經1000期了。 還記得1990年春,在銅鑼灣鬧市的報攤看到一本新雜誌,封面是當年已經有點 out 的許冠文自稱:「我想做總統」。 當時心裡有個疑問,究竟這是一本甚麼類型的刊物呀?大小比較像 《Time》, 《Newsweek》 ,說要做總統是政治題材,但許冠文卻是娛樂圈中人。當年的娛樂週刊都不是這種大小的,小開本的有《香港電視》、《玉郎電視》、《金電視》之類,專門報導電視圈的事情,大開本的是《明報週刊》、《清新週刊》等等。跟《壹週刊》一樣大小的娛樂雜誌,就只有一些音樂雜誌《好時代》之類,而且也沒有一本是每週一期的。因為向來刊物大小與內容有著約定俗成的關係,我看著這個封面,覺得有點錯配,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買了一本在小巴上讀。 創刊號的取材無疑是模稜兩可的,在時事與娛樂之間搖擺不定。這樣的素材,也沒有令我期期追捧。那段時期他們在電視上賣廣告,用了一位疑似鄧伯伯和他的痰盂上鏡,引起話題。當時他們以「不扮高深,只求傳真」作口號,據聞是出自林振強的手筆,但實質上,雜誌的定位未明,究竟要傳的「真」究竟是甚麼呢?這個看似很「虛」的口號,竟然讓他們可以慢慢摸索。跟《壹週刊》同期有一本叫做《香港政經週刊》的刊物創刊,可能開宗明義說政治和經濟,能夠吸引的讀者人數非常有限,要轉型又給名字限制著,最後只經營了幾個月便默默消失了。 經營大半年之後,90年底有一期據說因為廣告較多,而要分拆兩本釘裝,誤打誤撞之下,他們乘機將時事與娛樂這兩頭馬車制度化起來。這個時候,他們的取向已經比較成熟了。那一期的娛樂封面好像是林青霞與秦漢,他們當時雖然幾經波折後走在一起,但接下來還是像週刊的兩冊那樣,永久分開。而這本雜誌對香港傳媒生態,報道和採訪手法的巨大影響,至此就開始浮現。 那時,就是我在香港生活的最後一個月。 來到澳洲,過了好幾個月沒有中文雜誌的日子,忙收拾,忙砌傢俬,忙考車牌,忙辦理入學,忙開學,忙著認識新同學,忙著應付完全新鮮的建築學科。在開學後的三月中,某日放學後,終於有點時間到唐人街閑逛。我發覺到,要在澳洲重拾自己的文化,代價原來這麼大!香港賣12元的《壹週刊》竟然要近10澳元!是五倍的價錢!CD 比較好一點,賣30澳元,是香港的一倍,可能是因為週刊時效短,一定要即日空運,而CD則可以使用慢一點的付運方法吧?雖然這麼貴,但飢渴的我還是一口氣買了林憶蓮《夢了、瘋了、倦了》CD 和即期的《壹週刊》。 這樣,就開始了我長時期購買《壹週刊》的習慣。雖然有時他們的報道手法,立場去向我未必一一認同,但他們有關香港的資訊卻總是吸引著我。年長的父母當然比我更熱衷於閱讀來自香港的消息,當年還跟其他華人朋友的家庭,約定購買不同的雜誌,讀完一家接一家交換傳閱。整個90年代,我知道關於香港的資訊 what’s new and what’s hot ,差不多都是從《壹週刊》而來的。 後來出現了中文電視,再有了 internet 和《壹週刊》網上版,雜誌終於就不再時每期從頭到尾細味的必需品了。不過,1000期嘛,這個週末也該到唐人街買這一期作個留念吧。

17 Again — 舊了翻新心內憶記

輕輕鬆鬆的大團圓結局電影。37歲,失婚失業,十分潦倒的男主角的樣貌變回17歲,跟女兒做同學,跟兒子做朋友,更以少男身體對前妻情不自禁。男主角是 High School Musical 的青春偶像 Zac Efron ,但卻沒有匹配的青春女主角,令人(尤其是男觀眾如我〕有點失望。 可能因為要照顧 Zac Efron 的少女粉絲,不敢安排他對飾演三十多歲前妻的 Leslie Mann 有太多的感情線。另一方面,又害怕保守觀眾「亂倫」的指控,而要立即拒絕女兒的示愛。這個處理,其實比四分一世紀之前的「回到未來」第一集更保守。兩邊害怕,造成了本片男主角愛情線的薄弱,反而讓配角電車男跟女校長的戀情搶了不少鏡頭。 雖然都是籃球、舞會、校園場面,但 Zac Efron 的演出明顯跟 High School Musical 很不同,演 37 歲男人的性格和神態尚算有說服力。Leslie Mann 有吸引力,初段那一種二十年被丈夫埋怨毀了他前途的不忿掌握得不錯。至於佔戲很少的 Matthew Perry 。很久沒看他演出,但看到他的老態有點驚訝,樣子比戲中的 37 歲老了至少十年。 劇情方面,因為有天馬行空的主線,實在難以避免有犯駁。不過,入場的觀眾也不會太過在意這些吧。令人看到有點奇怪的是,作為 37 歲的父親,他對中學生性行為那種保守的說教似乎比較接近更上一兩輩的想法。老實說,作為八十年代少年,我不覺得我同輩的想法是如此保守。 結局又是荷里活那種「珍惜眼前人」的教訓。我想來想去,也不太明白為甚麼怨了太太毀他前途二十年之後,變身一役發生了甚麼事會令他改變想法。劇情描寫太太交了男友,他難忍妒忌,再次發現自己對她的愛。可是,就算他沒有變回 17 歲,也可以這樣發展呀! 最後法庭審理離婚案的戲,男主角的對白:I want to remind you of September 7th, 1988.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s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