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聽我嗎?

最近上下班的車程都一直在聽 Podcast ,CMM 的幾個頻道、「街坊茶樓」、開台的「影畫春秋」等等,前兩者的錄音和主持水平都已經非常專業,接近電台水準了;至於後者,雖然常常在公眾地方錄音,背景噪音很多,但由於內容豐富,對電影的評論辛辣,我竟樂此不疲地每星期都聽這個彷彿令我的車廂變身餐廳╱酒樓的節目。 自己做 Podcast 不經不覺已經差不多一年半了,形式方面,近一年已經定形。不過最近一兩個月與之前比較,聽眾的回響甚少,令我有點懷疑,是不是大家都轉聽比較專業的、電台節目形式的 podcast ,我這種個人自家製作沒有人聽了呢?但翻查一下網站紀錄,一至三月的三個 mp3 podcast 檔案,都有三四千個點擊,而下載的流量,每個 podcast 檔案總計都超過 4GB,以我的 podcast 大約 3-4MB 計,每集聽或下載的人次應該超過 1000 ,大家聽過之後,真的沒有甚麼可以說嗎?真的沒有甚麼關於內容、形式上的意見可以給我嗎? 隨著上述那些電台節目形式的 podcast 越來越多,像我這種個人化,依存於網誌,或作為網誌的延伸這類 podcast 反而越來越少。粵語 podcast 鼻祖「豬欄」近半年只推出過兩集 podcast ,而和我差不多時候開始做 podcast 的公園仔和 Sidekick ,07年以來的節目,不是轉播座談會,就是重溫網台或電台的節目,差不多完全沒有自己的所見所感,跟他們最初做的那些 podcast 的形式分別很大。而去年九月才開咪的星屑醫生更加因為被 CMM 羅致了,似乎不會再做自己 blog 的 podcast 了。 誠然,星屑醫生與嘉琳做的「醫生會伊人」非常專業,內容十分吸引,對答如流,彷彿就像在聽電台廣播一樣。但我似乎不會再聽見最初星屑醫生那比較粗糙的,有如老朋友跟你詳談那種形式的內容了。 個人覺得,專業電台式的節目當然好聽,但個人化的 podcast 亦有其存在價值,情形應該就好像雜誌網站 vs 個人 blog 一樣,可以並存。個人化的 podcast ,作為 blog 的延伸,可以讓 blog…

古玉(九)

來自大雄網站的小說接龍 「樓蘭王族?一千五百年前,不是隨著那一次天降赤水而滅族了嗎?大家都說是因為國王宣稱他法力無邊,可以施法使河水能醫百病,觸怒了上天而被懲罰,令到整個羅布泊的水都變成紅色,還有劇毒。後來整個王室離奇失蹤,湖水就忽然回復正常,整個樓蘭城才不致滅亡。」方定一很疑惑的說。 阿希頓了一會,就說:「這些歷史書上說的,完全不是事實。當年龜茲國想併吞樓蘭,派人在孔雀河底埋下劇毒,把湖水都染紅了,還與當年的北門大將軍合謀,將責任推給王室,派人追殺。我的祖先一族人只好在東、南、西三門大將軍的保護下,逃到孔雀河上游,機緣巧合下給他們發現了暫時阻止劇毒滲進河水的辦法,救回了全城百姓。」 「那麼,王室為甚麼不回城呢?」 「北門大將軍他們散佈謠言,令全城百姓都認為王室遭天譴。王族和幾位將軍都不敢回國。」 「這都是千多年前的事了,跟我們有甚麼關係?難道到今天,你們還想復國?」

備忘建築— The Shrine of Remembrance

今天是 Anzac Day (澳紐軍團日),是澳洲與紐西蘭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的將士而設的紀念日,後來亦成為表揚軍隊貢獻的日子。1915年4月25日,澳紐軍團作為協約國聯軍的一部分在鄂圖曼帝國(今土耳其)的 Gallipoli 半島登陸,試圖一舉拿下伊斯坦堡,但受到守軍頑強抵抗,戰事膠著八個月,雙方傷亡慘重,支持到年底,協約國聯軍終於無奈撤出 Gallipoli(詳細情況,可參考 Mel Gibson 主演的電影 Gallipoli)。 當年最初來澳洲,知道這個故事後,很奇怪為甚麼澳洲會拿一場敗仗來表揚將士呢?也許,愛面子的我們,很難想像吧?後來一位西人朋友對我說,一戰其實是澳洲於1901年由多個殖民地成立聯邦以後,第一次體會到對國家的認同。當年澳洲人口稀少,成年男子只有二百七十萬,竟然有四十萬人自願出征遠赴半個地球以外的歐洲參戰,大部份軍人都沒有受過正規軍訓,最後傷亡率高達64%,陣亡的有六萬人,這個數字,反映到當年差不多每個家庭都有親人傷亡。而 Anzac Day 的紀念儀式,沒等到戰爭勝利,於翌年就開始了。 上星期訪墨爾本,到過 The Shrine of Remembrance (戰爭紀念館) ,就是為了紀念一戰陣亡的軍人而興建的建築物。當年經過公開的設計比賽,兩位參戰歸來的建築師 Philip Hudson 和 James Wardrop 的方案勝出。設計靈感來自古代世界七大奇景之一——摩索羅斯王陵 (Mausoleum of Maussollos),用這個意念其實是有多層意義的。第一,以古王陵式樣來紀念陣亡將士非常合適;其次,王陵原址亦與 Gallipoli 同在土耳其國境;第三,採用民主發源地希臘式的設計,亦被認為是代表了一戰協約國「捍衛民主」的意念。由於原王陵被毀已久,他們只能憑一些古畫上的式樣來設計。

旋風式墨爾本建築之旅

去年四月參加了由皇家澳洲建築師學會 RAIA 在雪梨舉辦的澳洲建築年會,原來這麼快便一年了。今年年會移師墨爾本舉行,但我因為工作關係,騰不出時間逗留四天參加所有項目,只能飛來飛去參加部份的活動。上星期四,他們舉辦了 Discover Melbourne 的墨爾本當代建築一日遊,帶參加者欣賞多個新近完成的建築物,而且大部份還有負責的建築師講解,真的不枉我特意飛去參加! 安排的建築物,雖然有些我去年初到墨爾本旅行時已參觀過,但有設計人講解背後的理念和帶領我們到有特色的部份,實在好看得多!我希望有空能夠寫一些文章談幾個我特別有感想的建築,不過現在先列出參觀列表,我亦上載了部份照片,各位可以按此看相簿。 Federation Square: Public Square, BMW Edge Theatre, Visitor Centre, Centre for the Moving Image,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文化併湊 Birrarung Marr —河畔公園 Victorian College of the Arts: Centre of Ideas —這就是靈感? Australian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銹色可餐 Royal Botanic Gardens: Entry / Visitor Centre / Cafe —帶你遊花園 Melbourne…

郭藹明的淚光

看衛星直播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見到劉青雲經過多次題名,終於得到影帝。 鏡頭不斷插入在台下他的太太郭藹明的反應。只見她眼裡泛著淚光,為著另一半的成就得到肯定而興奮。劉青雲在台上多謝她,然後極有默契地向對方握拳振臂,夫婦間的真情流露,縱然他們有如何高超的演技,在人生中重要的一刻,實在是假不來的。 記得郭藹明是九一年的港姐冠軍,那年我剛移民,第一年沒有看港姐的比賽,只聽到她是有碩士學歷的港姐,與當年的季軍,剛剛十八歲就大搞生日會的蔡少芬成了強烈對比。不久之後,卻聽到她開始拍劇集,作為沒受過訓練的演員,她一出來已經演得很好了,在「大時代」中,演為深愛的人默默付出的龍紀文,令人印象深刻。在劇中劉青雲最後在周慧敏與郭藹明之間選了前者,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戀上郭藹明。最近她為「生日快樂」的劉若英配音,十分有水準,尤其車內對小南留言一段,真的令人感動。網上讀過劉若英寫她很遺憾廣東話學得太慢,不能在粵語版用自己的聲音,我覺得這樣其實更好。劇本背景完全是香港,我很難接受到一個有口音的小米,而且,用不熟悉的語言來演戲,效果總是打了折扣吧?郭藹明的聲音,其實是很像劉若英的了,性格也像,很有說服力。 忽然想,如果得獎的是梁朝偉,是否也能在台下有一個人為他的成就而喜悅呢? 人生中,在成就得到肯定的一刻,如果沒有人跟自己分享,這個成果,其實也沒有甚麼意思,是嗎?

Cosine Wave Podcast – 07年04月

節目內容: 1. Sydney Royal Easter Show 復活節農展會(0分00秒)(按此看相簿) 2. 歌曲:感激 – 曲╱編╱唱:Carson @ Double Pro.詞:Howard Kwan(8分12秒)(現場演繹版本) 3. 小說獨白:Lasik 與即食麵—洪雄熊 @ 熊之秘蜜夢工廠(11分55秒) 4. 歌曲:承諾(19分18秒) – 曲╱詞╱編╱唱:Timmy Tin(Timmy 的網誌) Cosine Wave 07年04月 2007-04-16 19分59秒.3.43Mb.24kbps.粵語播放 按此或用以下 Flash Player 收聽 RSS Feed:http://feeds.feedburner.com/cosine_wave

一網打盡

餘弦棧早前將一直在連朋結友欄用的 plugin Optimal (formerly OPML Renderer) 升了級,發覺原來如果在「一覽」的頁面按箭嘴,plugin 就會將找到的 RSS 內容顯示在這個頁面中,先是各位朋友最近文章的標題,再按新箭嘴就是文章內容,連圖呀、embedded youtube 呀都一起抓過來,顯示在餘弦棧的頁面了。 感覺有點像在棧中招待一眾網友般。各人有各人的房間,按箭嘴就像敲門找大家聊天一樣,好有趣。 如果網站沒有提供 RSS ,當然就顯示不到;不過,原來連位於新浪的網站也會有問題。按了第一個箭嘴後,Mysinablog 的網誌不像其他系統般列出最新文章,而是要再按箭嘴箭才能一層一層地列出,而且突然又會跳到原站,十分奇怪。不知道這是來自 Optimal 的 bug ,還是新浪的特別設計,希望帶引讀者返回原站呢? 說到帶讀者回原站,新浪有另一個我不喜歡的設計,就是 RSS 無法顯示全文,「繼續閱讀」之後的文字都被隱去。如我這種使用 Bloglines 和其他 RSS Reader 訂閱網誌的讀者就必須回到原站,才能讀下去。不過,因為訂閱的網站很多,除非那起首的一段(甚至有 blogger 只寫一句)非常吸引,否則都是不會特別連過去的;甚至有網友曾經說,RSS 不顯示全文的,例不訂閱。 不顯示全文這種安排,可能能夠帶部份讀者回到原站,增加原站的點擊率,但反而可能會流失用 RSS 訂閱的讀者,實在得不償失! 其實試想想,寫網誌的原始目的,無非是想多些人看得到,原站的點擊率實際上意義不大,而且,有心留言的網友,始終要回到原站,所以 RSS 顯示全文並不會影響交流,反而會方便讀者閱讀文章的全部,吸引更多人發言。 大部份的 blog 系統,不是顯示全文,就是可以任由網主選擇 RSS 是否包含「繼續閱讀」之後的文字,目前在我訂閱的網站中,似乎只有新浪是全面不能顯示全文的。希望新浪方面能夠改善一下,開放讓網主自己選擇,讓 RSS reader 讀者可以方便地讀到文章,不致錯過一些十分精彩,但開首一段不算吸引的作品。 延伸閱讀:豬欄—為他人設想,請使用全文feed

改.編.愛(二)

上一節 「我的名字叫徐若菊,如果你將名字讀快一點,反切成一個字,就會成為煜音,所以就用來做筆名了。」 「噢,原來如此!不過……你不是姓施嗎?」 「哈哈,你又誤會了,我是上海人,Zee 是姓徐上海話的讀音呀!」 「那真是不好意思了,我一直都以為你只是負責聯絡的職員……」 「啊,不用不好意思,其實是我之前沒有說清楚而已。編劇是女人,很失望?」 「不是不是,不過我想《雪落無聲》這個故事,與你之前的作品分別很大,而且,內容真的不多,枝葉也很少,我自己也不知道故事怎麼支撐出個多兩個小時的電影呢?」 「不用擔心哪,電影公司可以拍板買版權,我作為編劇當然有腹稿啦。你在網誌寫上月看了《生日快樂》,劉若英的原著故事其實更短,不是都能夠拍出長片嗎?去年《斷背山》也是改編自很短的故事。暫時我的想法是,阿宏幸雅這一對以及爺爺的年輕歲月雙線發展。我們還得物色一位演 Neva 的西人女演員呢。」 「哎,我可不是劉若英這種當紅明星呀,她的書,寫甚麼都大賣;我的原著故事,完全沒有人認識嘛!」 「你不當我是人?哈哈!」

路過的?

在不少網站見到一些不是常客的留言者,很多時會自稱「路過的」。 每次見到這個字眼,總是覺得啼笑皆非。 如果真的是如過路人一般路過,那為甚麼會花精神時間打留言呢?有話要說,有意見要提出,難道不想與網主或者其他人交流嗎? 他們用這個自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樣說,會不會對網主有點不尊重呢?試想想,故意聲明是路過,是不是代表這個網誌的內容對他們毫不吸引?不但將來未必會成為常客,甚至會不會回來再看也成疑問了。 另一方面,網主對於這些自稱過路的人,還需不需要回覆呢?網主讀到留言,很可能已是數小時甚至數天之後,如果真的是路人甲,這些留言者大概已經絕塵而去了吧?任憑網主如何用心回覆,他們大概也未必會再回來,未必會看到了吧? 我相信很多網主會當瀏覽者、留言者是朋友。自稱路人的,似乎已經關上交朋友的大門,只求發聲,不求回應,不求交流。朋友,如果你不是這樣想的話,就不要自稱「路過的」了,好嗎?

四齣法語加一齣德語

如果大家有留意旁邊的「光影證據」欄的電影海報的話,你會發覺近期我都在看非英語西片。三月份除了 Woody Allen 的 Scoop 之外,看了四齣法語片和一齣德語片:Bad Faith(法),Private Property(法),I Do(法),Inside Paris(法)和 The Lives of Others(德)。德語片我一向少看,但這齣 The Lives of Others 卻成為我的本月至愛,評分會給九個棧那一種。 前幾天讀到公園仔談及「近年看法國片失望的頻率愈來愈高了,好像都是吃著老本」,我實在深表同感。法語片是我一個年代久遠的情意結,差不多每次法國電影節都像朝聖般去看。去年還有一齣覺得好看的 Time to Leave 撐撐場面,但今年選看的四齣,竟然沒有一齣真正覺得好看。幸而,當中沒有差勁得想中途離場的。

海嘯警報何在?

昨日所羅門群島發生地震,澳洲東岸發出了海嘯警告,幸而澳洲最後受到的影響非常輕微,波及雪梨海岸的餘波不足兩公分高,是屬於感受不到的級別了。 這個消息是昨晚回家聽新聞才知道的,其實覺得有點可怕,如果真的有巨浪的話,可能離海港不足半公里的家給摧毀了,也完全不知道。 將時間回調五年,我每天早上起床會看 Channel 9 的早晨節目。之後在車程中會聽收音機,最初聽 2DAY FM 104.1 ,後來改聽 NOVA 96.9 。如果有海嘯警報的話,一定會即時知道。但昨日,一清早起床卻上網看 Bloglines ,車程中卻聽 iPod 播放的 Podcast ,對於最貼身的消息,卻反而一無所知。澳洲新聞要待下班回家之後看電視才知道。科技越進步,我可以越洋接收訊息,反而澳洲的消息,竟然變得慢了幾拍。 是不是應該調整一下生活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