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hhhhhhh!

七月最後一天一早醒來,就見到冬冬貼出一齣很觸動人的十二分鐘短片 Signs 。 感情交流,可以是無聲勝有聲。 兩位主角都有點面善,我於是翻查一下,才知道原來導演跟男女主角都是澳洲人,取景的地方大概是墨爾本的 Flinders Steet ,而女主角就是我2005年評分最低電影 Wolf Creek 的其中一個女受害人,而回到導演的網頁,才發現男主角就是去年令人印象很深的 Vodafone 「摺埋」廣告的那一個。 這個「摺埋」廣告的最後一部份還在香港取景呢! 再看下去,發覺原來 Signs 短片亦是一個廣告項目。不像香港電影、電視很表面化的那些特寫招牌 product placement,產品的商標從頭到尾都沒有大鑼大鼓地呈現,只是一閃而過。其實這是玉泉汽水的網上宣傳,片中多次出現,叫人別作聲的 Schhhhhhh!,低調地令人想起 Schweppes(玉泉的英文名字)。這個網上「病毒」廣告 (Viral Video) 推出幾星期就在 Youtube 得到過百萬點擊,登上全球累計點擊前五十名,最近更在法國康城金獅廣告節得到 Cyber Lion 金獎。今早冬冬將病毒傳染了我,我貼出來,又再傳染給大家咯,哈哈! 我決定今天,就買一支玉泉忌廉來喝吧!

The Book

偶然在網上發現了去年出版的這一本新約聖經。這一版本的聖經由瑞典的出版社 Illuminated World 出版,書名回歸到 Bible 的本初意義 The Book。 跟大家平常所見,黑封面燙金字,薄如蟬翼的紙張,印滿密密麻麻文字的聖經不同,這個版本是雜誌大小,全彩色精印,像一本 coffee table book 多於一本聖典。吸引我注意的不止是形式,而是編者為經文配上的圖片。這些圖片並非慣常見到的穿長袍人物的宗教插畫,而是跟經文相關的現代攝影圖片,大部份都是很有藝術味道的作品。看看出版社網站供人免費下載的一些章節,見到北極熊在北冰洋暢泳,荷里活明星,甚至有回教婦女戴著面紗的照片…… 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至於經文本身,是以現代英語譯成的 Good News Translation,這是一個天主教和基督教各派都認可的英譯本。 記得這個版本,就是自己當年考會考宗教科時用的版本。那個考試容許考生帶自己的聖經到試場應考,聖經內容許劃線標示重點,但不得寫上任何筆記文字,所以很多考生就別出心裁,用上多種不同顏色螢光筆的劃上多種間線作密碼(聖經密碼?)。不過,因為我覺得如果理解經文的話,根本不需要這些「密碼」的幫助,況且,考試時間緊迫,不容許有太多時間去找出那些預先標示的重點。因此,自己就沒有來這一套,只在考試範圍的章節標題劃上橫線,這些頁數也以螢光筆標記著。 後來,這本標示了考試範圍的新約聖經,也就隨了我飄洋過海來到澳洲,十多年來都在我的書架上。 去了 Sydney 工作地點附近的一些書店找,他們也沒有出售這本與別不同的 The Book ,我只好到美國的 Amazon 訂購。過程中竟然給我見到,這一套聖經的舊約部份也快將於9月出版了。因為舊約的內容有更多爭議性的內容,令我更有興趣看他們究竟配上一些甚麼圖片。不過,最快也大概要兩個月後才能夠讀得到了。

學校文化與《音樂人生》

不是推介《音樂人生》這齣紀錄片,因為我根本還未有機會欣賞得到。不過,前幾天聽到《影畫春秋》邀請了星屑醫生暢談這一齣電影。以下是這一集 podcast 的簡介: 張經緯執導的紀錄片《音樂人生》加推場次依然爆到滿瀉,請來與電影描述學校甚有淵源的星屑醫生,講解電影裡的學校文化又是怎樣?紀錄片又如何在紀錄一個音樂天才成長歷中,探索不同籌疇的社會與人生問題? 醫生談到他的母校(亦即是《音樂人生》主人翁 KJ 就讀的學校)注重音樂和體育,發展出很強的團體精神。而 KJ 雖然是音樂神童,但片中卻處處表現出對團體精神批判的態度。我沒有就讀過團體精神很強的學校,沒有感受過融入不到主流就很孤獨這種情況,因為我的學校,實在說不上有任何主流,課內課外都任由學生自由發展。我相信這種自由的環境,直接地影響了我所有同學的人生觀。所以,當他們談到這齣紀錄片裡面呈現出來的校園,我感到很好奇,也就明白到他們學校的文化,以及畢業生呈現出來的不同性格。 原來,為人父母者,選擇學校時,除了看畢業生的成績之外,也絕對需要了解學校的文化,以及你是否希望子女在這種氛圍下成長。 希望快些可以看到這齣紀錄片。

今天只做一件事

今天,就只唱歌,不多寫。 橫豎,也搞不懂自己應該如何寫下去。

登月40年

四十年前的今天,1969年7月16日,Apollo 11 升空,四天之後,登陸月球的任務成功。 當日,Armstrong 的一小步,就是全人類的一大步。但是,真人升空探索,四十年來就一步也沒有再向前進了。而月球,也三十七年沒有人類的足跡了。Armstrong 今天已年近八十,再過十年,登月50週年,還有沒有曾經登月的太空人在世,跟大家懷緬一番呢? 我出生得遲,沒有親眼見證這全人類的盛事。不過,之後十年出生的一代,成長期時對於太空的事物普遍趨之若騖。這也許就是當年《星球大戰》、《四三零穿梭機》、Lego Space 、Space Invader 遊戲都大行其道的背景。可惜,八十年代中,隨著挑戰者號穿梭機發射時發生爆炸,再後一點冷戰結束,太空競賽劃上句號,大眾對太空的熱情迅速冷卻。但我這份好奇,卻一直延續至今。 我有一本小時候買,關於星際旅行的兒童圖書《星際旅行》,裡面預測2001-2050年,載人太空船已經探測了太陽系大部份地區。書中展示了一幅人類的遠景,將其他星球地球化 (Terraforming) ,令其適合人類居住。不過,二三十年後的今天回看,人類的進步實在不如當年所料,大概在我有生之年也沒有太大可能離開地球到太空旅遊了吧。 觀乎今日的小孩子,普遍卻似乎對星際飛行,探索宇宙的興趣不大!希望他們長大後,當中會有人熱衷於這些研究,令航天發展的步伐跟當年的預測的距離,不會越來拋離得越遠吧?

Two Lovers — 何謂愛?其實最愛只有誰?

讀到網上簡介說 Two Lovers: Romantic drama starring Joaquin Phoenix & Gwyneth Paltrow. 之前有報導說 Joaquin Phoenix 退出影壇,專心去做一個 Rap 歌手,如果這是屬實的話,Two Lovers 就是他的告別演出了。不過,後來傳出他的妹夫 Casey Affleck 在拍他轉做歌手的「紀錄片」,而他又多次公開作出怪行,便有人懷疑這是一齣 Mockumentary……(偽真人騷式紀錄片,參較 《四大天王》吳彥祖 et al) 另一方面,我也好久沒有看 Gwyneth 的演出了(上次進戲院看應該是三年多前的 Proof),今次還說是「浪漫」劇情片,真是十分吸引!翻查廣告,發覺原來只有 Palace Verona 獨家上映,昨晚週二,竟然願意去了這間沒有逢週二減價的戲院,付正價觀看這齣台灣譯作《紐約愛情故事》的電影。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下次再見

回流香港的大學舊同學夫婦帶同兒子回澳洲一遊,一眾久未聚首的老友難得一會。記得上次聚會也是他們回來,想想原來竟然已經兩年。這些年,留在這裡的舊同學們也很少見面了,忙工作,忙家庭。有好幾次有人想搞聚會,但總是遷就得甲,乙又不能來,最後總是不了了之。 總是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聚散很是奇妙,這些人可能在大學課程的五六年間差不多天天相見,畢業後十多年見面的次數竟然可以比當年半個月的見面次數更少。其實,舊同事如是,甚至,舊情人也如是。 這一次聚舊比從前的有顯著的不同,多了下一代在場,話題就不再局限於舊人舊事以及建築界話題,反而集中在這些三歲左右的孩子身上。從該跟他們說甚麼語言,到讀甚麼學校比較好,到如何教他們自己吃飯…… 談這一些,我實在答不上嘴,於是我便帶了小孩子到游水海鮮的魚缸看魚魚,忽然其中一個男孩子像發現新大陸般指著天窗外的滿月說:A big round full moon! Over the skylight! 嘩,不愧是建築師的兒子,三歲就懂得 skylight 了…… 記得上次見他的時候,他剛剛懂得行,還未懂得說話,這一次已經是一個會表達自己的小男孩了。不知道下次再見他時,他會長到多高,會懂得說更多的甚麼詞語,又會不會記得我這個曾經帶他看魚魚和看月光的叔叔呢? 聚會的同一天,我收到訂購的 Demo Sampler CD,從幾年前的自作自樂系列後,我愛上了聽 Demo 歌曲,很多時甚至會覺得比真正推出的歌星版更喜歡。這次張佳添唱的《下次再見》就是了,我絕對覺得比古巨基的版本更加能夠帶出歌詞的意思。古巨基唱得太慢,太悲,表達不出歌詞中的豁達。

落花

上回談到表參道之丘是拆卸了歷史建築同潤會青山 Apartments 而建成的商場。 安藤忠雄的公共建築以及宗教建築總是透出一種出世的簡樸,但是,作為紙醉金迷消費社會代表的商場,他又會如何處理呢? 整個地盤呈三角形,最長的一邊就是名店林立的表參道。這一段表參道最大的特色是就是直達明治神宮兩旁種滿的櫸樹,緩緩的上坡路。安藤把這特色引入室內,六層高(地面三層,地底三層)的商場設計成一條連貫的三角形螺旋走廊,不用乘電梯,就可以從頂層漫步至底層,逛盡所有的商店。走廊圍著的是貫穿六層的中庭 (Atrium) ,向下望就會見到最低的三層用了樓梯連接起來,彷彿是一個小山坡。 作為安藤的作品,清水混凝土實在不可不出場。而地面則以深淺不一的混凝土色的磚塊砌成。比起平常的商場,顏色要沉得多,但其實卻令人的目光更集中在光度較強的店舖上。不過,以看建築為主的我,卻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中庭底的階梯。從上面投射下來的是佈滿花朵影像的光線,令到這列長睇變成春天的山澗,盛開過後的落英隨著溶雪的冰水徐徐向下游漂流。背景音樂更用上豎琴聲,令人好像置身春日山林。 回來之後看他們的官方網頁才知道,這個影像加音樂的設計會隨季節轉換。春天以山林為題,夏天表達海洋,秋天用風,而冬天的主題則是太陽。隨季節轉換的環境設計,正正就配合了商場外一列櫸樹每年的發芽、生長和落葉。 外觀上,其實有點驚訝他會選擇玻璃作為向街一面的主要材料。不過因為採用了灰色框,日間從側面看,其實是跟清水混凝土差不多同色的一片灰。不過,夜間的景觀就完全不同了,跟中庭的階梯一樣,外面的玻璃也成了投射的對象,各種色彩的圖案不斷變化,有時是花紋圖案,有時竟然是行人的剪影。 雖然置身於商業味極濃的表參道,難得的是安藤的設計依然有一種禪意。灰色的地面,白色的玻璃,雖然被投射上各種影像與色彩,但燈滅後一點也不留痕跡,也許就像在名牌陣中見盡的萬千色相,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是過後沒有甚麼意思的光影投射。 色即是空。

冬眠

當不如意事接踵而來,心情像寒冬的時候,我有時會想,如果可以冬眠,醒來就是明媚春光,一切問題都不翼而飛,你說多好? 你說,不是的,人生中的事可不像四季般有定時,如何能夠知道要睡多久那些不如意事就會離開呢?不知道這個,又怎麼可能設定時間,按時醒來呢? 冬眠的動物好像不是根據預定的時間,而是身體探測外面溫度回升而醒來的啊! 你又反對,說動物避的是寒冷,但現在說要避的卻是不如意事,如不如意是個人判斷,如果人都睡著了,那應該由誰來決定周遭發生的事是否如意呢? 我無言。 你勝了一仗,竟然再問我,知不知道冬眠的動物會否發惡夢呢? 惡夢?連動物究竟有沒有夢境,我也不知道啊! 你說,甚麼都不知道,就以為冬眠就會好,是不是很天真,很傻呢? 是啊,我就是天真,我就是傻,怎麼樣? 出場序: 我—Stannum 的右腦 你—Stannum 的左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