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Years — 既是前度沒法子

《45 Years》(港譯:緣來他不夠愛我)的主角是一對快要慶祝結婚四十五週年的退休夫婦 Kate 和 Geoff,他們沒有兒女,在英國鄉郊地區過著平靜的生活。某個星期一的早上,Geoff 收到瑞士寄來的一封信,說因為全球暖化,他五十年前在當地意外墮進冰川的女友 Katya 遺體被人發現了。 電影差不多是 Charlotte Rampling 的個人表演,在六天之內,從一位與丈夫白頭偕老的幸福老太,一步一步下沉到自覺是丈夫前度的代替品,到在結婚週年晚宴中不懂如何自處。那種內斂的演技實在精彩萬分! 電影主要是以女主角的觀點來陳述,一開始 Kate 表現大方,但當她見到丈夫深受打擊,不斷呢喃著當年與 Katya 的點滴,甚至到圖書館尋找全球暖化的書本去了解為甚麼 Katya 的遺體會重見天日後,她的醋意開始浮現。接著發現丈夫待她入睡後,偷偷到屋頂雜物室看當年的舊照舊物。後來,她趁丈夫外出時去偷看,見到多年來不愛拍照的丈夫曾經擁有相機,更拍了大量的照片和幻燈片。照片更讓她發現當年 Katya 已經懷孕,而多年以來很多生活小節,原來都與 Katya 有關。她感到自己只是 Katya 的代替品。到週年晚宴前夕,更發現了病癒後不出遠門的丈夫曾到過旅行社問瑞士機票。大發雷霆質問之下,丈夫只說 he is not going。到此,Kate 對丈夫的信任盡失,週年晚宴好友為少拍照的他們張羅拼出的照片牆,丈夫致詞時的眼淚、跳舞時的輕擁只讓她感到虛偽,到一舞結束後那種厭惡的眼神,真是影后級的演出! 看罷我忽然想起前年的 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 ,同樣是一個因為一件死亡事故而引起的故事,從男女觀點分別拍成兩齣接近但不盡相同的電影,當中細微的分別,十分引人入勝。如果有一齣丈夫版的 45 Years ,故事又會如何呢? Geoff 收到那封信時的震憾,實在是非常巨大的。我們不知道當年 Geoff 如何挨過 Katya 死亡的打擊,但她遺體的重現,似乎就如打開了潘朵拉盒子一樣,當年的種種就爆發出來了。Kate 表現大方,更詢問他當年的情況,於是 Geoff 就越說越多,連不該說的(例如,若 Katya 沒有墮崖,旅行結束後 Geoff 就會和她結婚)也說出來了。Geoff 夜半醒來,腦海中盡是對 Katya…

Paper Towns — 要去到手拖手差太遠

孩子出生後這一年多,進戲院看電影的次數只及幾年前半個月看的數目。不過,這麼久沒看首輪電影,近來家中收費電視 Foxtel Premiere 台播放的,對我來說都是我未欣賞過的「新片」了! 早前看的《Paper Towns》(港譯:紙上城市),是一個少年入大學前最後一段日子的故事。Quentin 從小與鄰居兼同學 Margot 青梅竹馬,但性格卻迴異。Quentin 規行距步,成績名列前茅,是大家眼中的乖孩子;Margot 大胆早熟,是學校裡的型格風頭躉。Quentin 一直喜歡 Margot ,但性格差距令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越走越遠。Quentin 看著 Margot 拍拖,心裡不是味兒,但卻知道自己與她沒甚麼可能在一起,只希望考好會考,可以離開家鄉升讀大學,到時會遇到新的心儀對象。 不過,這盤算卻在一晚之間被打破。Margot 深宵爬窗闖入 Quentin 的房間,要求他幫助她向不忠的男友報復。最初有點怯懦,不太情願的 Quentin 終於陪她完成了小學雞式的復仇大計,並在完成後與心中的女神相擁共舞。就在他以為與 Margot 能夠發展時,她不單沒有再在學校出現,原來更離家出走了。 Quentin 百思不解,不斷想著她,突然發現 Margot 留下一些謎語一般,有關她去向的線索,他費盡心機去解謎,希望不惜一切去找她。他記得那一晚復仇之後,Margot 談到紙上城鎮的事,說地圖製作人為防止別人剽竊,於是將一些不存在的地名加入地圖,如果別的地圖亦標示這個地名的話,就知道對方抄襲了。有了這個線索之後,Quentin 與兩位老友大費周章之後,終於找出十個鐘頭車程外一個紙上城市的名字。最後一行五人出發去找 Margot ,到達之後該處卻空無一人。眾人勸阻 Quentin 回程,但他卻執意留低到附近一帶尋找。 終於,Quentin 在附近一個真實小鎮找到 Margot ,發覺一直都是自己誤會了。Margot 對自己毫無意思,留下線索只是希望告訴 Quentin 她一切安好,勿念。 電影寫出少年的戀愛得失,身處其中時當然覺得天大的事。就像片中不斷強調如何如何重要的畢業舞會,要待大家成長之後,才會明白,這些小時候執著的東西,某年某月再回望,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Quentin 喜歡的,其實只是自己心中的 Margot ,他對對方根本毫不了解。中段 Quentin 夢中那一個與現實全然不同的 Margot 就是他心中女神的投射。Margot 絕對知道,喜歡冒險、我行我素的自己絕對不適合 Quentin 。 我想起早前看的《哪一天我們會飛》,兩齣戲都是中學生無結果的愛情故事。後者有主角長大後的情節做對比,但看完…

月球上的人 vs 月球下的人

2007 到 2016,事隔九年,兩首林若寧的歌詞。 月球上,蒲公英不會飛,月球下,蒲公英總會飛。 訴說着關於月亮的故事。

送報時代的終結

考慮了好一陣子,昨天終於致電 Sydney Morning Herald 終止光顧了超過二十年的送報服務。 從我出生開始,每一天的清晨,都會有人將報紙送到家中。在香港時,報紙會在門鏠「攝」進來,移民後在澳洲,送報的會把報紙拋進前院。 當年父母訂閱的是立場與今天判若兩報的「星島日報」。那時候的報紙字多圖少,只有逢星期天附送的「娛樂一週」有多些圖片,我要到小學三年級左右,認識的字多了,才開始真正讀報。最初讀的是副刊,一段段的短文很易讀。後來他們增設星橋版,更引發了我寫作的興趣,令我第一次嘗到賺稿費的滋味。 移民澳洲之後,父母見到有澳洲版的「星島」,就立刻訂閲了。當時的日報有澳洲和滯後一點的香港內容,一星期出版六天,分兩次每次三份郵寄給訂戶,「新聞」到手時已經是明日黃花了。為了閲讀比較貼近時間的新聞,亦想知道多點澳洲的事,就決定訂閱本地的 Sydney Morning Herald ,尤其當時他們提供十分便宜的學生價給我,於是一訂就二十多年!從香港到澳洲,長年累月,每天早上我總是邊讀報,邊吃早餐。 Sydney Morning Herald 以前是大版面報紙,每天都有幾大叠。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盛行,越來越多人讀網上版。這報社很早已實行網上版收費,以保收入。同時他們提供免費登入給實體報紙訂戶,希望雙管齊下,留住訂戶。2013年,他們將報紙版面縮小一半,又將隨報付送的雜誌停刊。 不過,紙媒還是敵不過潮流。實體報紙訂戶越來越少,以前單是我們住的街上就已為數不少,現在大概只剩下一兩家了。訂戶減少,連帶廣告效力也大減了,以前大半叠廣告的日子不復返,現時平日報紙只剩下三數個商品廣告和一兩版小廣告。這樣實體報紙的成本增加,因而訂費也上漲了不少。雖然近年我也越來越多日間在 iPhone 和 iPad 上讀報,但也許是報紙送早餐的情意結,我仍然一直維持訂閱。 不過,孩子出生後,尤其近半年來要照顧他吃早餐,很多時報紙都沒翻過就要上班了。下班後,那些新聞都在網上版讀過了,更加不會再拿來翻閱。於是,就在這次收到下月續訂一年的通知時,決定改為只訂網上版。 看來,實體紙媒停刊的日子,也許不太遠了⋯⋯

自己食物自己吃

記得去年孩子還未出生時,常常留意別人照顧孩子的方法,有個來澳洲旅行的朋友,他的孩子當時接近兩歲,口齒伶俐,走來走去十分活潑。不過,每次吃飯都是一場角力。他對食物完全沒有興趣,要吃飯時總是跑到老遠,媽媽要拿著食物追著他餵食,就算出動到手機播放兒歌來吸引他,最後吃不了幾口又再拒絕了。父母怕他營養不夠,就給他沖一瓶配方奶粉。於是,廿多個月,還是以奶粉為主食。 我和太太看在眼裏,有點擔心,不知道如何才能令孩子喜歡吃東西。 孩子出生後,本來我們也打算按照傳統,半歲左右開始給他吃「糊仔」,還買了一部機來把食物打碎。就在那時候,太太偶然讀到一些關於 BLW (嬰兒主導斷奶)的介紹,發覺其中一個好處就是令孩子喜歡食物。 BLW 的概念由 Gill Rapley 提出,簡單來說就是不用匙羮餵食磨碎了的食物,而是把真正的固體食物,切成可以用手拿起的形狀,放在孩子面前,讓他自己決定拿起甚麼和吃多少。 這種方法據說可以提昇孩子的手眼協調,亦能訓練他的咀嚼能力(有人擔心大塊食物會嗆喉,但有說吃「糊仔」會令孩子以為食物都是可以不經咀嚼直接吞下,到將來吃硬食物時反而容易鯁喉。不過,大部份 BLW 群組還是建議父母學習鯁喉急救。)另外,未經磨碎的食物纖維有助排便。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又能接觸到不同食物的質感、顏色和味道,讓孩子知道吃東西是一件愉快的事。那些一聽見要吃飯就逃跑的孩子,可能就是因為被大人餵得過飽或者強餵了不喜歡的食物,覺得吃東西並非樂趣。 不過,這種方法亦有些令人卻步的地方。首先,這是一個學習過程,孩子最初一定會吃得杯盤狼藉,清潔衣物、桌椅、地下都是每餐過後的必然工作。第二,最初時因為孩子未懂吞嚥,吐出來的多,食進肚的少,仍然要倚靠奶為主食,新手爸媽很多時要面對家人,尤其是長輩的阻力。第三,相比包裝「糊仔」即買即食,手指食物要花更多時間洗、切和蒸煮。 實行了近半年,孩子最初兩個月不太懂吞嚥,真的吃得不多。但很神奇,某一天他突然開䆻,食量大增,吃完桌面的還要添食。食物的種類從最初的蒸紅蘿蔔、蕃薯,到吃魚肉、飯團丶肉餅、蛋捲,現在甚至可以拿著半條粟米用牙啃出粟米粒,或是拿起雞肉塊,自己製作「手撕雞」。近來看到新食物,他會用小手指按一按,探索一下硬度,然後用適當的力度拿起,連豆腐也不會揑碎呢! 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實在令人驚訝!當然,也要謝謝太太不斷化心機製作一些新鮮,好看好味道,有營養又健康的食物給孩子! 延伸閱讀: BLW Mama UK 迷秉離乳記 兒科醫師媽咪的撇步

會飛

《哪一天我們會飛》談的是夢想。三位少年主角中,蘇博文想做飛機師,彭盛華希望成為室內設計師,而余鳳芝則想環遊世界。 在實用掛帥的時代,環遊世界並不列入正當「夢想」的選項中。余鳳芝只好在作文功課中,將環遊世界扭曲成當空姐、當導遊。而諷刺的是,二十年後的她,雖然在旅行社的辦公室工作了十五年,但最近五年都連旅行都沒有去過。 兩個男孩子當中,蘇博文的夢想沒有達到,只有彭盛華真的當上室內設計師。表面看來,彭盛華理想達成,我們還看到他完成大型項目與同事慶功,不過,舉杯時他的笑容一直都很牽強。因為,中學時代的手工王,再也不能像當年佈置開放日時那樣自由創作。在工作中,他要應付難纏的客戶,強將甚麼四大神獸化成柱飾放進設計當中。 看到這裡,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工作。就如彭盛華般,我的事業一路走來,算是達成了少年時的夢想。但正如好多年前也寫過,這些年來,我一直都沒有設計到一件能夠代表自己的東西。也許,要怪就怪建築物造價高昂,不用說是客人的項目,就算是自己出錢的,也每每因為要控制成本、或是不想延期就退而求其次來遷就。而且,建築物由設計到完工,快則一年半載,慢則要好幾年才能夠見到成品,滿足感嚴重滯後。完工以後,滿意還好,一旦發覺有甚麼設計時的錯漏,或是不滿意的地方,總是恨錯難返,長期成為眼中釘,因為修改涉及的金錢和時間往往十分驚人。 建築設計的流程除了慢,也要經歷多方批評審核。每個建築設計的初稿,客人定必會有意見,來來往往幾次修改。呈上政府審批時,會因為規劃官員和鄰居的反對而變更。批准後,造價亦可能因一再延誤而變得太貴,引發新一輪的修改。到開工時,客人又會因為要節省成本而不用我們繼續跟下去,承建商就更能為所欲為,改來改去。經過了這麼多人之手,完工時的建築物與設計原意有多少出入,已經計不清了。所以,彭盛華慶功時的洩氣樣子,我很理解。 反觀蘇博文,如果他成功達成夢想的話,當上了飛機師,是不是每一趟安全降落後都會有滿足感,天天帶著笑容上班呢? 近來在看電視的烹飪比賽節目,業餘的參加者總是大談理想,希望入行,繼而在飲食界熬出頭來。比賽時,評判有時也會在中途來指指點點,但總是一句起兩句止。參賽者都是全權負責手頭上的菜式,煮得好壞都是自己一手造成,而且成敗立見。某參賽者本來已遭淘汰,但一場復活戰回來後恍如脫胎換骨。有說她遭淘汰後一段短時間到了餐廳當廚師副手,就能夠磨練了廚藝。設計一道名菜,可能需要多年入廚經驗,加上多番嘗試才能成功。但每一次只要煮半天就能夠有一道成品,試試味,看看造型效果如何,吸取教訓以求改進。做得不好嗎?立刻就可以再來一次! 但建築物呢,卻是以年計的時光才能有機會下次改進。 難怪,電影中的彭盛華,最後都要憑做模型飛機來重拾笑容。

永遠很近

近來很喜歡的一首歌,總是不斷反覆播放。林日曦的歌詞很巧妙地將永遠的「遠」字和「近」作對比,好有趣。 永遠很近/黎曉陽 曲/黎曉陽.詞/林日曦 就算你兩眼很專注想欣賞我 多幾秒後始終都看光 就算你那對纖纖細手捉緊我 然而累了之時應該會放 計劃難計到 我們能否永遠浪漫 怕熱情最終都 如常剩低冰冷 但這刻 地球仍然在轉 時辰還未晚 不要亂去想 明晨場景可會散 談永遠很遠 不如談這一剎 宇宙太複雜 專心抱住這最渺小一刻 談永遠很遠 不如凝望著霧水怎給蒸發 留神過每一秒 也許轉眼我們就半百 就算這世界風景有多麼好看 可給掛在房中只有畫 就算我替你畫下油畫都很怕 離別後這感情一起氧化 故事才揭開 我為何驚愛會腐爛 怕病情會轉差 完全壽終潰散 未結束 為何模擬著那 完場難堪一晚 感情 彌留時怎麼折返 談永遠很遠 不如談這一剎 宇宙太複雜 專心抱住這最渺小一刻 談永遠很遠 不如凝望著霧水怎給蒸發 留神過這一秒 也許轉眼我們就半百 心隨時靜止不可再繼續跳 看天 隨時目送下一隻季候鳥 哪一個可擔保愛情過得到明朝 談永遠很遠 不如談這一刻 我們憑率真先出發 來年狀況不想揣測 談永遠很遠 不能持續讓夜景都給遭遢…

三角洗腦歌

早前一群香港學生製作了一段短片,說聽熟了,就會記得如何證實兩個三角形是否完全相等。 Side Angle Side Side Side Side Angle Side Angle Angle Angle Side 我搜索枯腸,也記不起我中學時代要背這種東西。不要說我記性差,因為我對於真的要背的東西,例如 Sine, Cosine, Tangent 的定義等等,都還能準確記得。 以上這些能夠用邏輯推論出來的東西,根本不需要,亦都不應該背! 首先,兩個三角形如果三邊都一樣 (SSS),就一定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兩個三角形只知道都三個角一樣 (AAA),就不能證實是相同。因為將一個三角形放大或縮小來比較,就知道就算三個角一樣,邊長未必相等。 所以,如果知道三個角都一樣,再知道加上其中一條邊的長度 (AAA+S),兩個三角形就相等了。 讓我們看看 ASA 和 AAS ,它們都有兩個已知的角。而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相加起來一定是 180 度,所以知道兩個角,就就會知道第三個角的大小。所以 ASA 和 AAS 其實都是 AAA+S ,因此兩個三角形就是相等了。 至於 SAS ,只要已知的角要被知道長度的兩邊夾著,另一邊就一定相等,即是 SSS 。相反 SSA 就會有兩種可能,亦不能證實兩個三角形是相等的了。 如果能夠明白這些口訣背後的道理,融會貫通,就不用像唸經般念念有詞,花大量時間背誦了。 我很驚訝,上面的片段風行多天,竟然沒有任何老師出來說,其實這些是不用背的。香港教育的水平,真的是每下愈況了。

生日之旅

一個人住的那幾年,每逢生日也會出門旅行。一一年去了澳洲中部露營看巨石和繁星,一二年到了墨爾本 Philip Island 看小企鵝上岸,一三年飛到芬蘭看極光。一個人的旅程安排最容易,加上三次我都有參加當地旅行團,有人管接管送到達目的地。 今年有了孩子,生日之旅還有沒有實行呢?答案是有的,不過地點就選了離 Sydney 兩小時車程以內的紐卡素和獵人谷。兩年前的生日,我就跟太太亦是去了紐卡素,不過那一次一人一件行李,輕鬆得多。今次帶著孩子,行程的安排都以閒適為主,太早太夜太難行的都統統不考慮。 我們在復活節假期的星期六早上出發,因為孩子剛剛開始在餵母乳之間加入固體食物,所以在孩子吃過固體早餐後的十一時許才離家。要帶不足一歲的小孩子出遊,當然要做好預備,嬰兒床、嬰兒車、高凳等等都要帶。幾個月前我換了一部七人車,我們一家三口,再加上這些東西都沒有難度。沿途我們沒有停站,兩個多小時就到達獵人谷的 Hunter Valley Garden ,這個花園我十二年前也寫過,是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這一次推著嬰兒車重遊,雖然孩子應該還不懂得看,但逗留得最久的竟然已經是童話書地帶,哈哈! 玩到接近五時,我們便啟程前往紐卡素。晚餐我們早已在喜歡的餐廳預訂了位子,以前每一次來紐卡素,都會光顧這一間小店。這裡的老闆是廚師,老闆娘則負責樓面,來過幾次之後,老闆娘都認得我們了。這次訂位的時候,老闆娘聽說我們要兩位加一個嬰兒車泊位,就熱烈地恭喜我們。這一晚我們來到,老闆娘才跟我們說,原來他們也生了個小男孩,還跟我們的差不多大呢! 晚飯過後,我們就住進酒店,把帶來的摺疊嬰兒床打開給孩子睡。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環境陌生,孩子這一晚醒來得比平時在家多,我們也就得起來安撫或餵哺,弄得我們都有一點睡眠不足。 第二天的行程:我們在酒店吃過早餐,又再回獵人谷。這裡盛產葡萄,酒莊滿佈,是遊客試酒的勝地。不過由於太太仍在餵母乳,不能試酒,於是我們只在一所酒莊內的餐廳吃午飯。太太很有心思,特地暗中吩咐侍應,把 Happy Birthday 字樣寫在我的飯後甜品上。當然,這甜品就是甜上加甜了,嘻嘻。 飯後,我們在附近閒逛,參觀過蜜糖店和朱古力店,最後到了不遠處的芝士店試芝士去,我們叫了幾種芝士和果醬,配上麵包和餅乾,十分滋味!黃昏時份,我們覺得孩子好像有點倦,決定不外出吃晚飯,只在酒店叫餐,讓孩子可以早點睡。 最後一天早上,我們十一時左右收拾一切離開酒店。在紐卡素的岸邊散步了一陣子,就開始回程南下,半路途經 The Entrance 吃了個海鮮餐,也趕上看到了每日一次的餵塘鵝表演。表演過後,才繼續駕車回家,到達家中,已經是黃昏時份了。 三日兩夜的行程就此結束,如果對比一下當年我一個人出遊或者是跟太太去旅行,一天行程能夠遊覽的景點也比這次多。原因有幾個:孩子餵哺或清潔需要時間、推著嬰兒車也比一個人步行慢得多、孩子晚起早睡,我們不能早出晚歸,所以每天能夠去的地方實在很有限。但是,為人父母,帶著孩子出遊,無論要帶多多少東西,要放棄幾多景點,只要孩子一個好奇的眼神,一陣愉快的笑聲,其他的,也都沒所謂了。

十二年棧慶

今天是敝棧開業十二週年的日子,回顧懷舊的感受,多年來已經寫過很多次,不再重複了。 一個與本棧同年同月同日生,屬猴的小朋友,今年都已經上中學了!十二年歲月悠悠,我當初也沒有想像過,今天我還會在同一個房間內寫一篇新 blog 。我不禁想到,十二年後,我是否還保留著這個園地呢?到時候,我的兒子也該上中學了!為人父母的忙碌,我才剛開始領教到。這一年來,從太太懷孕到孩子出生至今,能夠寫 blog 的閒暇時間大減,鋼琴課停了半年、整個 2015 年下半年我只看了《火星任務》一齣電影,連期待了兩年的《星戰七》也沒有到戲院觀看! 作為新手父母,我們的生活和作息時間表仍然未穩定下來,依然順著孩子的生理時鐘轉,希望隨著孩子長大,我們能夠在不久將來找到一個平衡點,在照顧孩子之餘,也能夠保持自己的興趣:喜歡讀.喜歡看.喜歡聽.喜歡寫! 延伸閱讀:從前的紀念日: 半週年.一週年.兩週年.三週年.四週年.五週年.六週年.七週年.八週年.九週年.十週年.十一週年(從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