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火我都火

再次響應公園仔發起的 Blog Torch 08 活動 香港有火炬手名單,澳洲也有火炬手名單。不過公佈後引起的回響卻截然不同。 澳洲今屆的火炬手名單,早於一月底,即是上星期在坎培拉傳送前三個月公佈。八十人的名單包括: 5位2008坎培拉傑出市民獎得主 4位2008傑出澳洲人(全國得主3位和坎培拉區得主1位) 1位2008傑出澳洲長者得主 2位2008地區英雄獎(全國得主1位和坎培拉區得主1位) 1位2008坎培拉傑出青年市民獎得主 1位傷殘人士權益維護者 16位由澳洲八個省╱地區首長提名,每區兩名 18位商業贊助商提名(三星電器,可口可樂,聯想集團各提名6位) 5位由北京奧委會提名 27位由澳洲奧委會提名,九成是奧運或殘奧選手,還有幾位是學生和一位對奧運有貢獻人士。 這個名單公佈後,完全聽不到有任何異議。上列頭14位傑出人士,來自每年都會選出的獎項,而且一早選出,公開公認的。而各區首長提名的16人中,亦有近一半是運動員,其餘很多是義工、對社會工作有貢獻的人。尤其有趣的是連商業贊助的提名,也不見得完全是生意夥伴,明星名人,機構總裁等等。當中普通市民佔的比重亦不少,例如可口可樂就提名了4位各省農民,聯想和三星都各提名了一些病後重生的康復人士。 這,才是社會的縮影呀,霍生。

Cosine Wave Podcast – 08年04月

節目內容: 1. 書籤插圖:村上的雪梨食住行(0分0秒)延伸閱讀:從籬笆外看雪梨 2. 歌曲:回味—曲╱編:Felix Lam╱詞:Hayes Yeung╱唱:曾家雋(5分18秒) 3. 小說獨白:茄汁—Middle @ 純屬虛構(9分06秒) 4. 歌曲:Taste So Sweet—Hanta (15分59秒) Cosine Wave 08年04月 2008-04-27 20分20秒.18.8Mb.128kbps.粵語播放 按此或用以下 Flash Player 收聽 RSS Feed:http://feeds.feedburner.com/cosine_wave

Jung.INTJ

跟五師兄做 Jung 性格測驗,原來跟他只差一個字。 五師兄算出來是 INTP – Architect ,想不到我竟然不是,卻成了 INTJ – Mastermind 。我們這一類屬於理性人士(The Rationals),原來只佔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5-7,是四大類性格中最少的。 Your Type is INTJ Introverted 33 Intuitive 38 Thinking 62 Judging 56 Masterminds are rare, comprising no more than, say, one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珍稀動物? Unlike the INTP, they do not follow an idea as far as they possibly can, seeking…

輪の家 @ 輕井澤

這是由日本建築師武井誠+鍋島千惠設計,位於日本本州長野縣輕井澤的 Ring House,今年初獲得 Wallpaper 雜誌選為 2007 年度最佳私人住宅。 位於森林之中,這一幀充滿迷離感覺的照片,讓人覺得有如置身世外桃源的仙境之中。在建築雜誌上見到的日本房屋,通常都是在都市繁囂的街道上,夾在密麻麻的房屋中騰空出來的地盤上興建的。因為日本的高度都市化,大部份這些設計都偏向將外界隔離,用牆壁構造一個內斂的世界。但這座輪の家卻是位於一片14萬呎,位於郊區森林中的土地上,從屋內向外望,是彷彿無邊無際的一片森林。因此,建築師不單不把外界隔離,而反而將週圍的環境完全引入屋內。 建築物分三層,每層18×18呎,地下是工作室,中層是客飯廳和廚房,而頂層是睡房和浴室。外牆的設計是一輪玻璃,一輪木牆。這樣的設計,讓身處屋內的人可以欣賞到360度的森林景觀,令生活就像隱居山林中般,被綠色包圍,充滿禪意。 特別的是,這個項目不是按用家客戶特定的要求設計來自用,而是為發展商而設計的。發展商本來買了一大片土地,分割成318片吉地,出售予人興建渡假屋。但這一塊屋地卻因為地勢起伏不平,久久無人問津,發展商於是找來建築師設計,希望連屋出售可以將這塊賣不出的貨尾脫手,想不到竟然能夠連奪多個獎項,實在始料不及。 武井誠+鍋島千惠的事務所,成立於2004年,短短幾年間,這兩位三十出頭的建築師就完成了多個項目,當中差不多全部都獲世界各地的建築雜誌刊登,非常觸目。 更多圖片: 建築師官方網站 參考資料: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7年4月號 The Architectural Review 2007年12月號,頁64-67 Archtroom Blog

怠倦期﹒之二

前幾天寫了一篇《怠倦期》,那一天上班前匆匆寫下一下些當時的感覺,可能自己說得不清楚,以致好幾位網友以為我在慨嘆年華老去,立即留言開解。很感謝幾位的關心,但其實我是慨嘆時光飛逝多一些,也同時想為自己的人生方向作一點點的反思。 其實也不知道那一天為甚麼會有這樣的感慨,只是知道近一兩年,自己到了人生的這一個階段,隱隱對自己的位置覺得有點不滿,但到底是甚麼樣的不滿,卻說不出所以然來。 過去幾天參加了由澳洲建築師學會舉辦的年會,聽了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演講,對於自己在工作生涯的定位,帶出了更多疑問。 我當年一畢業就走進了一家比較商業化的公司(用行內術語,就是那些 non-design-oriented firm),十二年來,工作環境轉過,但因為自己累積的經驗都是在這一方面,接觸到的項目都走不出這個範疇,如果就此下去,很可能到退休都是做這些默默無聞的項目。回想起當年移民時,放棄了已經讀了一年的工商管理,轉投建築,為的是甚麼呢?自己絕對不是貪圖甚麼「師」級身份或者高薪厚祿,而是真的對建築設計有興趣,而且也自信在這一方面是有點天份,很希望在人生中能夠設計出一些甚麼留傳後世。現在回想起來,似乎這個目標越來越遙不可及。 2001年時見過一份工,見我的很直接地對我說,見到我大學時代的學生作品很有創意,但工作後的卻如此商業化,不明白為甚麼我甘於做這些項目。而我猜也是這個原因,到最後二選一時落敗了。也許這也變成了惡性循環,工作經驗決定了路向。那些年頭,自己還有一個理想的出路,就是參加一些各地的設計競圖比賽,希望得了一個獎項就可以走出這個惡性循環。畢業至01年間參加了好幾個比賽,之後卻因為一些參賽搭檔離開了雪梨,其他人工作上又各有各忙,甚至已經結婚生子,不容易再抽出時間參加了。七年來,只在05年參加過一個比賽。好像人家說,沒買彩票又怎麼會中獎?門都沒去找,又如何出去? 這些年,因為自己對日常的工作已經駕輕就熟,每個項目都循了一條既定的模式去做,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循環,而自己甚至開始耽於這種比較輕鬆的工作模式,一有甚麼轉變就覺得很不舒服。 就好像今年初,outsource 到某著名「星級」建築師的公司(就是跟商業化公司不同的 design-oriented firm)工作了兩個星期。離開了習慣了七年的工作環境,甚麼都看不順眼。回想起來,覺得有點害怕自己已經「老」得接受不了新環境。不過,那兩個星期,卻令我感覺到他們身為「星級」建築師的好處,他們收取的費用比較高,每一個項目也不用如我們般要割喉式地競爭。所以設計方面也有充裕得多的時間去研究。而且,因為他們有「江湖地位」,在跟客戶和官府的交涉中也受到更多的尊重,一些平時對我們這些商業化公司指手劃腳的麻煩客戶和規劃官員都不敢造次。不過,有一些「星級」公司卻對技術上的東西,或者施工的細部不甚了了。我那次 outsource 的任務,就是去幫他們「執」這些技術方面的錯處。這些「執漏」的工作,其實是令到這個設計得以興建的關鍵,但完成品的榮耀,卻總是百分百歸於原先設計的「星級」公司。 我在想,如果找回大學時代的創意,再配合十多年來技術方面的經驗,我是否可以比這一位「星級」建築師做得更成功呢? 這幾天聽到的國際講者,包括了來自中國的馬青雲。原來他比我大不了六七歲,已經在中國設計了極多的大型項目,建築了一億二千萬平方公尺的樓面,去年甚至被委任為南加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而一位自己大學時代的同學,又獲學會邀請,在年會其中一個論壇上發表作品。與其說是妒忌羨慕,倒不如說是害怕,害怕自己一年復一年地坐在台下,到某一天台上的講者都比自己年輕的時候,會很後悔當年自己浪費了太多,太多的時間。 知道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不能如此下去,但,我還未理得清應該如何走,大概就是這陣子心情持續紊亂的原因吧!

用內褲燃點火炬

響應公園仔發起的 Blog Torch 08 活動 火就是火,其實一直都不知「聖」從何來。 一連親眼看了2000和2004兩屆的奧運火炬傳送,兩次都經過了我家附近,今年他們不經雪梨,我沒機會看,也不打算看。2000年雪梨奧運期間,傳媒找出了不少舊的奧運趣聞,其中包括了1956年第一次在澳洲舉行的墨爾本奧運會的火炬傳送,途徑雪梨時的事件。 話說當年雪梨一小撮(9個,真的是一小撮啦)異見人士,其中包括了雪梨大學學生 Barry Larkin ,他們認為火炬傳送活動是納粹德國1936年在柏林奧運發明的東西,並不是奧運固有的傳統,他們反對繼續這個活動,覺得火炬已經過度被吹捧,應該來侮辱一下。 當年沒有電視直播,沒有警察組成人牆,沒有防彈巴士保護火種,在雪梨市中心的大會堂石階前,當年的雪梨市長等待迎接火炬,致詞之後就會再交給下一棒的運動員傳送。Larkin 將一隻木凳腳髹成銀色,上面裝了一個聖誕布甸空罐頭,裡面放了兩條浸滿火水的舊內褲。這兩條內褲據說是某人服兵役時穿著過的,順便也宣泄一下反戰情緒,火就這樣地燃點起來。Larkin 穿上了白衣白短褲,就像運動員一般地跑進雪梨市的街道。因為他比真正的傳送者早到,在市中心奉命等候的警員也以為他是真的,沿途保護。最後他跑到大會堂前,將火炬交給市長 Pat Hills ,市長不虞有詐,接過火炬就開始致詞,說了一半,有官員發覺火炬有點不妥,跟他耳語了幾句,他才發現手中的火,是用內褲來燃點的。這個時候,Larkin 已經混入人群,逃去無縱了。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 1. 反對火炬傳送的活動,歷年都有。2000年雪梨奧運也發生過有人意圖搶火炬和用滅火筒噴火炬事件。 2. 甚麼奧運精神、「聖」火之類,也不是甚麼普世認同的價值。 3. 歷屆奧運,要多政治有多政治,難道你沒有見過人搞體育外交? 4. 各地的糊塗高官,都喜歡借奧運出鋒頭。 預定接下棒的朋友,或者其他有興趣在此搶火炬的朋友,也許可以寫寫,如果你接了一支假的,用內褲來燃點的火炬,你有何對策呢? 以上部份資料翻譯自維基百科英文版 Barry Larkin 條目。 Stannum 澳洲雪梨 Olympic City 2000

怠倦期

08年1月至今,心情都持續紊亂,連帶寫 blog 也懶了下來,2月及3月都毫無理由地比平時的每月10篇少寫了。有時坐在電腦旁邊,好像沒有甚麼好寫,雖然 dashboard 上分明有十多篇未完成的東西,但總也提不起興趣去完成。 4月初看著日曆的月份,突然間有種恐懼感,覺得自己十分浪費時間,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尤其過了生日以後,從前不太感覺的「老去」過程似乎越來越明顯。電視上的主角、歌星們都忽然變了比自己年紀小一大截的演員。回頭望一望畢業以後這12年,真的有如電光火石之間略過,從公司裡 young and green 的小弟弟變成了前輩,上星期跟新入職的同事談及某軟件,她問我用了這繪圖軟件多久,我說12年,她竟然“O”著嘴,仿彿覺得12年是遙不可及的永恆。不過,這實在怪不得她,12年前,她還在唸小學,從不足十歲成長到今天,絕對是一個感覺漫長的旅程;但我不忍告訴她的也許是,工作以後,日子就如飛了。 也許,當人生來到我這樣的一個歲數,就會自自然然地作起回顧和展望來。從前過了一段甚麼樣的日子,以後想有一個怎麼樣的人生?過甚麼樣的生活?今天已經擁有了的,和成就了的,是否又是我理想所要的?問題太多,但要答,又談何容易?

舊人在線

在線嗎? 在呀。有甚麼事嗎? 雖然你那邊有點夜,但聊聊可以嗎? 當然可以呀。 忙嗎? 普普通通啦,這一年澳洲加了幾次息,樓市淡靜呢。 在做甚麼 project 呢? 都是那些 mixed-use 東西啦,大路旁邊,四五層高,住宅加商鋪。你呢? 我,剛剛辭了工。 啊,為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