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ine Wave Podcast – 07年08月

節目內容: 1. 月の全蝕 (0分0秒) 2. 小說獨白:你(0分42秒) 3. 歌曲:平凡人 – 曲:Ricky Lui╱詞:Tracy Leung╱編:Chan Ho Yin╱唱:Winslow Mak (8分43秒) 4. 藝術地圖:建築工潮與古蹟保護—澳洲的 Green Ban 歷史 (14分36秒)(延伸閱讀:鍾沛@不作京人語—《虛偽的、小資的公民社會》) 5. 歌曲:Evergreen – Daniel Link(18分44秒) Cosine Wave 07年08月 2007-08-30 24分58秒.22.8Mb.128kbps.粵語播放 按此或用以下 Flash Player 收聽 RSS Feed:http://feeds.feedburner.com/cosine_wave

兒戲

兒戲—吳浩康 曲/周初晨.詞/周耀輝 情願未發生 可惜轉眼便發生 這座城 像雪崩 我因此學會認真 維園亮過燈 幾多位偶像過身 以後我才相信 快樂難得 若你想哭泣 容許我站近 就算推測不到永恆 陪你算命運 願你很開心 容許我送一吻 就算聽朝天地隨便倒冧 當一切都可以兒戲 偏想跟你活到死 十年後的風箏也牽給你 這城市轉得很快 感覺像遊戲 唯獨愛 是最後的真理 請相信我不再兒戲 假使經過病與死 廿年後的祝福更想給你 這城市轉得很快 當晚電視機 傳著重大消息之時 我捉緊你 成熟地記得 有些傷痛極勇敢 這座城 或再生 更加想和你認真 和平或戰爭 幾多種怪病結束 以後我才知道 對誰著緊 若你想哭泣 容許我站近 就算推測不到永恆 陪你算命運 願你很開心 容許我送一吻 就算聽朝天地隨便倒冧 當一切都可以兒戲 偏想跟你活到死 十年後的煙花也燒給你 這城市轉得很快 感覺像遊戲 唯獨愛 能誠實地希冀…

一些事.一些情

這個多星期以來,忙得天昏地暗。除了睡覺的六七小時以外,無論在家、在公司都一直在工作,上個週末就在趕工中渡過。其實,很有當年讀書時趕交學期末設計的味道,只是,年紀漸長,當然不像二十歲時那麼有精力,十天下來,實在倦透了。 這麼辛苦,其實也不敢怨半句,因為搞錯日子,令到需要如此趕工的人……是我。要在 Sydney 興建任何建築物,動工前都需要畫好圖則,連同一大堆報告書、模型、材料辦等等,向 Council (縣/市議會,轄區範圍類似香港的區議會)申請。Sydney 市內就有幾十個縣/市議會 ,每一個的規則和申請程序都不同,很是煩人的。近來做這個項目的 Council ,每個月都有一個限期,之前遞交的才可以列入下月例會的議程,過了這一天呈交的,就要列入下個月,延誤整整一個月了。 之前我亦曾經做過位於這附近的三數個項目,一直都以為這個限期是每個月的最後一個週五,從八月初開始做的時候,一直都預算於8月31日呈交,有整整一個月,本來都不算趕急的。上星期三,因為其他事情打電話到 Council 查詢,言談間才發現原來他們的限期,並不是每月最後一個週五,而是,每月第四個週五!以前我的誤解沒出過岔子,只是因為前幾次申請的月份都只有四個週五,而這個八月份恰恰就有五個! 死線就突然由8月31日變成8月24日,而尚餘的工作天,由11個變成6個。當然,項目不是我一個人做,我亦要週圍向人解釋,希望原本預定要參與的其他人能夠早一星期完成。其中,有人能夠幫手趕工,有人說做不到;例如,本來預計本星期休假外遊的園境師(Landscape Architect)就在離開 Sydney 之前一晚差不多通宵幫我趕好設計;不過,做立體虛擬街景圖(Streetscape Photo-montage) 的卻說辦不到……我只好硬著頭皮自己做了。這東西,說起來已有五、六年沒有自己做了,一向這些東西都會外判給剛畢業的去做,因為他們在校園學習的是最新的軟件,我們這些「老鬼」熟悉的卻是十年前的軟件版本了。上週末就在家搞了一天半,幸好還可以摸得出軟件的用法,完成的作品雖然沒他們做得那麼好,總算夠水準呈交吧。 星期三晚,在家繼續趕工的同時,竟然收到一位中學同學不幸突然因心臟病逝世的消息。想想,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有同齡的朋友不是因為意外事故,而是因病逝世。我聽了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完全接受不到。上一次跟他見面,應該是近十年前的事了。近年經過我們同屆同學的 Yahoo Group 聽說他常飛其他地方工作,我近幾次回港亦是托最相熟的一兩位同學約其他人見面,約不約到也都覺得來日方長,今次回港見不到,下次總有機會……現在我才發覺,原來,我們的人生已經走到不能輕易再說這句話的時候了。 其他同學紛紛寫了東西、找了一些跟他一起拍的舊相片貼上網,我其實也想寫想找想貼,卻因為要趕工而打住了,那種心情沉重卻因為事忙而無法抒發的感覺很難受。不過,我在 Twitter 說了這件事以後,收到不少朋友的問候和安慰,實在好感動,謝謝你們在我不開心的時候,給我 emotional support。 昨天終於在 deadline 前呈交,以前完成了 project ,總是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昨天,卻一點也沒有。本來想昨晚去看想看已久的電影 The Black Book (我竟然一個月沒看電影了,有點難以置信),最後卻覺得很累,很沉重而爽了約,說要回家睡。回到家,沒有去睡,卻去了找舊相簿。我想找98年見面時拍的照片,卻因為去年裝修後,還有很多箱不常用的東西沒有開封,我拆了寫明「相簿」的兩三箱,之前、之後的照片都見到,就卻見不到那一次回港拍的那些……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你想如何,卻不一定如願。

無聲無息的一瞄

8月20日新增:謝謝 Rabbit 特意幫我看。知道原來只引用了一兩小段,算不上是大規模轉載,自己也寬心了些。 從 Twitter 的朋友圈子得知,本棧被香港文化雜誌「瞄」介紹了,還引用了文章,連同其他的 blog 一起,探討三字頭bloggers的情形。那位朋友沒有買這本雜誌,只是憑在書店翻閱的印象來告訴我,所以雜誌裡面究竟談了甚麼,引用/刊登了甚麼文章,我完全沒有頭緒。 本來,有人欣賞自己的網誌是一件開心的事。但,要待事情無聲無息地發生後再由其他朋友告知,卻不能算是最好的經驗。記得去年,星島日報希望將我寫有關天星碼頭的文章節錄刊登,就預先來留言,得到我的同意才刊登,最後因為我身處海外,買不到當日的報紙,編輯還郵寄了一份給我留念。反觀今次,這位作者能夠介紹我,就算不是長期讀者,也至少讀過一些這裡的文章,知道我真的是三字頭的人吧?本棧自開站以來每一篇都開放留言,寫幾句跟我說一聲,讓我至少知道有這件事,又有何難呢? 其次是,如果雜誌裡真的有將我的文章大幅度轉載的話,就應該先徵得我同意。因為本棧每一頁,除了部份圖片註明是 Creative Commons 之外,都是寫明 All Rights Reserved 的。我放在網上公開瀏覽,並不代表我放棄版權。而作為商營出版的雜誌,更加應該釐清內容的版權,才可出版謀利。尤其今天博客出書越來越普遍,說不定我已經與某出版社簽了合同,轉載了的文章甚至已經付印,不久之後就要出版了;如果真的不問自取,陷我及出版社於兩難,實在是不當的行為。 各位,如果你有看見這份雜誌,甚至是經這份雜誌介紹而上來的,就請告訴我,雜誌的文章究竟談了甚麼,又有沒有轉載我的文章呢?如果有,是全篇轉載,還是節錄呢?

十年前許的願

今早跟大雄 Twitter ,談到這些年工作越來越困身,要動身作長途旅行越來越難。我忽然記起,十年前的今天,我就身在羅馬……那一天究竟到了甚麼地方呢?我掏出PDA,把日期調到1997年的八月,原來我那天去了 Spanish Steps 、Trevi Fountain 許願池、Il Gesu 教堂等等。當年剛剛買了 Palm Pilot Pro,就在旅途中把所有去過的地方記下。這些流水帳式的紀錄,隨著我的 PDA 和電腦不斷 Sync 。十年後的今天,依舊存在我的 Smart Phone 裡面,去到甚麼地方都在我手中。 我腦中突然出現自己在池邊許願的影像,但我究竟許了甚麼願呢? 我試圖找出電腦中97年歐遊的照片,希望喚起多些回憶。當年還未有數碼相機,沿途一直背著幾十筒菲林一站過一站。電腦中的照片,是數年後再找人幫我將底片掃描來保存的。照片拍到的,只有人山人海,自己許願的模樣就更沒有上鏡了。尤其,旅途中與旅伴互拍,大部份有自己入鏡的那些底片,根本就從來不在我處。 對許了甚麼願,我依然茫無頭緒。

改.編.愛(四)

上一節 第二天一清早,我就駕著車子到酒店接 Elle ,她依然一身T恤牛仔褲,但細看卻又跟昨天穿的有著些微的不同。今天的她,比起昨晚道別時,好像開朗了一些,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也許,昨晚導演吩咐的差事終於完成了吧? 「昨晚睡得好嗎?」我問。 「睡?我根本沒睡哪,六時多才把劇本寫好,e-mail 回港而已。知道你八時會來接我,不敢去睡了。你駕車似乎也頗穩定的吧?車程其實要多久?有四五小時可以讓我睡了吧。」 「到 Canberra 要三小時多,到 Snowy Mountain 邊緣的 Cooma 鎮大概再要一個小時左右。」 車程開始了,她其實完全沒有倦意,不停地問我 Sydney 的一點一滴。看到沿途的風景有甚麼特色,就不斷追問。就連公路旁連綿不斷的市郊 bungalows 她也十分感興趣;幸好大學時代學的澳洲建築史課還有點印象,可以充撐場面。 「爺爺的房子會是這種平房嗎?」 「應該是比較有農村氣息的,鄉間的建築有種更原始的味道。」哦,原來她真的很專業,無時無刻不斷在進行資料蒐集,豐富她要寫的劇本。 「其實,雪落無聲的故事,有幾多成是真的呢?」

Sydney Design 07

早前有幸出席了 Sydney Design 07 的開幕酒會。這是每年八月雪梨的必備節目,今年已經是第十一屆了。主辦機構一如既往是 Powerhouse Museum ,除了在館內有關設計的大型展覽之外,還有多個其他團體和機構協辦,推出多個講座、步行團等等。 Sydney Design 一向以推廣澳洲設計為目的,令大眾知道 design 與日常生活如何息息相關,我們每天使用的產品、穿著的時裝、起居的住所、遊走的城市,無一不是經過設計師之手。好的設計除了提供使用上的方便之外,亦同時讓大家看到時眼前一亮。Form and function ,缺一不可。近年 Sydney Design 亦趨向國際化,希望活動能夠成為澳洲設計師與外地設計師交流的平台。 展覽方面,Powerhouse Museum 今年有來自瑞典的 Improving Life: the Design of Swedish Innovation ,展品有新有舊,有些為甚至已全面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變成日常用品。展覽令大家想到,如果沒有這些設計,我們的生活會麻煩很多,或者危險很多。這些設計師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一群,大家每天用他們發明、設計的東西,根本他們的名字都沒有聽過。 而 Fashion from fleece: 200 years of Australian wool in fashion 則展出澳產羊毛織出來的時裝,由二百年前的流放罪犯囚衣到歐洲名牌晚裝。大家都說,澳洲羊口比人口更多,澳洲羊毛行銷世界各地,原來可以織出各種不同的衣料,連保暖潛水衣原來也有羊毛的成份呢。 Smart works: design and the handmade 展出了多位澳洲和紐西蘭設計師的作品,內容著重探討從設計到大量生產之間的過程,如何將設計從草稿、模板變成工業化的產品。展出的產品都富有美感,而好多盞燈飾更令我激節讚賞!

傢俬

去年裝修以後,一直都找不到喜歡的書桌和書架,只好將用了十七年的 Ikea 書桌和書架放回原處,繼續使用,耽擱下來竟然已經大半年。近日連抽屜手柄連面板也鬆脫出來,實在用不下去了,週末終於到傢俬店訂購。 到了傢俬店,大半年前看過的款式推出了真正白色玻璃的桌面(左圖)。之前見到的舊款雖然號稱 White Glass ,但都總是帶綠色的。噴漆的銀色金屬框也變了焗漆白色,一眼就喜歡了。要知道,要丟掉的其實是陪伴了我到今天為止,差不多人生一半的書桌啊!當然要嚴選到喜歡才行! 記得這張 Ikea 的舊書桌,是來澳洲的第二天就去選的。當時還未知道是否能夠入讀建築系,所以根本沒有考慮過這書桌是否適合。後來才知道桌面深度只有 60cm ,勉強放得下圖則常用的 A1 紙,但就連檯燈也得靠邊站了。幸好,課程唸下來,原來另外要買專用的繪圖板,所以,桌子就生存下來,變成放電腦和做小型功課、模型的所在,後來使用電腦繪圖越來越多,桌子又成為了除了睡床之外,每一天接觸最多的傢俬了。桌子一共放過六部電腦,從 80286 到 Pentium 4,從14吋黑白屏幕到24吋LCD,從 24 針 dot matrix 打印機到 multi-function colour inkjet。近年因為寫 blog ,花時間坐在書桌前的時間就更多了。桌面因為當時做建築模型的關係,被刀片刮得傷痕纍纍,今天重看痕跡,當年深宵趕功課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至於書架,舊的是與舊書桌同色同系列的 Ikea 貨。歲月的痕跡也十分明顯,而且因為多年來訂閱的建築雜誌都沒丟掉,變成越積越多,根本都不夠放了。在另一間傢俬店看到了這個(右圖),考慮了一下,覺得它能夠配合到家裡其他的陳設和新買的書桌,就決定買了。 付訂金時,職員聽說我的舊書架是 Ikea 的,還用了十七年,突然誇張的說:「這真是少見哪,那些傢俬通常人家都是說用了三五年,就已經損壞要更換了,你可是多用了三、四倍時間呢!」 我跟他說,近年購物,發覺東西的耐用程度越來越低,有時舊的還比新買的耐用,如果跟你買這些書架能夠同樣用十七年,那就心滿意足了。 「哎,如果所有顧客都像你這樣十七年才買一次傢俬,我們可沒生意了。」 我沒對他說的是,有時,這不是錢銀的問題,而是東西用久了,就滲進了感情,負載了回憶,這,不是新簇簇的東西可以比擬的。

不可思議的抄人抄事

網絡上抄襲事件時有發生,以前發生過的多數以抄襲者關站銷聲匿跡告終。但最近接連發生兩宗事件的共通點,竟然是抄襲者都恬不知恥,用抄襲得來的內容騙取獎項、稿費,而在遭人揭發後仍然在自己的網誌大放厥詞,原作者除了咬牙切齒,將抄襲者的惡行公諸於世之外,似乎別無他法。 第一宗是上星期在 Twitter 裡聽到 Read and Eat 網誌公開聲討「隨意.留印」的開心莎莎抄襲了「我的流金歲月」的四篇文章,本來原作者也不知道。不料「隨意.留印」的BSP頭條網舉辦了博客城精彩一客比賽,選出了100篇 Blogcity 旗下的作品,而開心莎莎抄襲的其中一篇文章竟然成為入圍作品,並結集出版。抄襲者雖然不是自己主動參賽,但主辦機構在選出入圍作品後,所有入圍者都要確認文章是個人原創,才能正式入圍。想不到的是,在書展期間舉行頒獎典禮時,開心莎莎竟然親自上台領獎!也許她以為永遠沒有人發現吧?後來抄襲的文章終於被原作者的讀者見到,告知了原作者 Beats 。Beats 立刻到「隨意.留印」留言投訴,並發信到頭條網通知主辦機構。

沒有出發的旅程

曾幾何時,計劃過這樣的一個行程: Sydney > Los Angeles Los Angeles >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 Seattle Seattle > Vancouver Vancouver > Edmonton Edmonton > Chicago Chicago > Miami Miami > Washington DC Washington DC > New York New York > Sydney 整個行程大約個半月。 行程亦已經規劃得很詳細,要去甚麼景點,參觀甚麼建築物、博物館都編排妥當。有些城市,甚至連住甚麼地方也參詳好了。 差不多出發了,卻總是因故一拖再拖。 第一次推遲是工作上有突發事件。第二次推遲是家中的事。第三次推遲是九一一。再之後,物是人非,規劃好的很多東西,甚至整個旅程都變成 irrelevant 了。這個行程表卻一直收藏在我的 PDA 中,無論換過幾部機,從黑白到彩色到與電話二合一,每次都將它抄到新機裡面,其實,是為了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