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你說.我有我說

方言的差異是一個談一生也談不完的話題。近來接連看了網友熱烈地談這題材,我也來湊湊興,談談在香港使用內地普通話音譯產生的問題。 關於翻譯地名人名問題 聞見思錄的周兄談及翻譯外文人名地名時遇到的問題,也引了陶傑鼓吹用粵語音譯的文章。香港人說粵語,用粵語讀出國內的普通話譯音很多時都與原文相去極遠。其實問題除了是普通話和粵語的語音差異所致之外,也是音譯時選字的問題。 中國漢民族的方言都源自古漢語,語音有一定的對應。某些字差異大,某些差異少。如果在選字作音譯的時候,能夠選一些在各主要方言差異少的字,就能夠把陶傑所說的問題減輕。例如:陶傑提出的「科索沃」原文是Kosovo:「科」字普通話讀 Ke,粵語離題萬丈地讀 Fo,由於粵語沒有讀 Ko 的字,如果一人讓一步,選用發音近似的「哥」字,普通話讀Ge,粵語讀Go,就能得出兩個方言都能接受的字。「索」字普通話讀 Suo,粵語讀 Sok 。用「索」字在粵語中就得出一個原本沒有的k音。如果選用「所」字,普通話一樣讀 Suo,粵語讀 So,兩種語音都接近原音了。至於「沃」字,兩種方言之間差異更大,普通話讀 Wo,粵語讀 Yuk,同原音的 Vo 真的是完全一天一地。如果改用普通話同音的「窩」字,由於粵語也是讀  Wo,就皆大歡喜啦。把 Kosovo 譯作「哥所窩」,在普通話(Ge Suo Wo)和粵語(Go So Wo)都同原音比較接近。 可能大家會認為,每次音譯都要如此推敲,豈不是很麻煩?不過其實我們能夠讀出的音節是有限的幾百個,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把所有的音節做一次,每一個音節選出一個在各方言中差異最少的字。這個過程,若同時兼顧其他大方言如滬方言閩方言等,就可以照顧到全國大部份人口了。把這些字列成表,當成如日本的假名字母般,規定全國音譯時只從這個表的字中選。例如要音譯 Si 音,就一律用「斯」字,不用其他在普通話同音的「四死私司寺」字。 不過這方法還是照顧不了那些「-M 姆」「-T 特」「-P 普」「-K 克」「-R/L 爾」這些尾音。粵語有 M/P/T/K 尾音,普通話沒有,而滬、閩方言也沒有粵語這麼多尾音。所以,應該是粵語讓步,而且這些字已經一早在香港的譯名中存在多時了,大家都習慣了,例如:福特汽車,飛利普電器,約克公爵等等。 不如不譯 還有另一個方法,就是不譯。 隨著漢語拼音的普及和外文的流行,懂拉丁字母的人已經越來越多。在不久的將來,全國懂得這些字母的人將會與懂得漢字的人差不多。就像現在在中文中加入阿拉伯數字一樣,在中文文章中照寫字母,例如說Kosovo,就直接寫拉丁字母,最多在後面用上面那些選出來的字注音,就不會再引起甚麼混亂啦。 延伸閱讀: 聞見思錄—沃爾福威茨聞見思錄—答港燦兄Just a Sidekick—本地傳媒的譯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