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燈紅酒綠的荷里活到藍天碧海的 Santa Monica 海灘中間,是大半小時的車程。
在好多個紅燈前,都見到有人舉著紙牌行乞,而且看上去都是有謀生能力的年輕男子。
在澳洲,我在紅燈見慣的都至少會前替人抹抹窗,而甚麼都不做舉牌行乞的只會在鬧市的行人道上。不過想深一層,洛杉磯人大都駕車代步,購物就出入大商場,所以市內的步行街除了荷里活大道,就算是所謂 downtown ,行人一般都稀少,如果在行人道上行乞,可能不夠維生!
美國西岸城市對汽車的依賴,可見一斑。
來到海灘,竟然見不到藍天碧海,岸邊都給濃霧籠罩著。聽說這裡很多時早上都會有霧,日間會漸漸消散。不過,濃霧也阻止不了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前來嬉水。既然大霧,就先逛逛海灘後面的長廊市集吧。市集中我竟然見到不少畫著大麻葉的「診所」,而在某一間附近,就有男子癱軟在地,究竟他是求醫前,還是求醫後,就不得而知了。
紅綠燈前舉牌乞討的壯男真沒見過。紙牌上寫甚麼?
曾注意到——
1,堪培拉一處繁忙紅綠燈前擦車拿小費的人,幾年來都是同一人,風雨無阻,非常勤力,我不欲以乞丐視之。
不解:多年來無人與他爭地盤?
2,在London,地鐵站有音樂賣藝之人,同一地點,分不同時間段,不同的人表演。有人管理,要繳費才獲一席之地賣藝。距離London Eye最近的地鐵出口,每次都見到同一個面相很惡的婦人,吹奏同樣刺耳樂器。希望繞道而行之余,不解:最好地段,不同時間,怎麼就她能賣藝?
期待你的紐約之旅。
美國左駕,與澳洲右駕不同。請避免行程安排太緊密,精神不濟,很容易慣性操作。祝旅途平安。
牌上寫的都是 Homeless, need help 之類。
相反方向駕駛,原來比想像中容易適應。這次旅程駕了三千多公里,加起來其實可以從西岸跑到東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