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沒抒情

整整一個月了,完全沒有在棧中抒發過一絲感情。 八月一日,我跟自己說,就以一個月為期,試一試不談自己的感覺,看看效果如何。 於是,我寫了一個寓言、一篇小說,貼了彈琴進度,談新玩意,舊廣告,忘不了的舊片,以及,著急何時上映的新戲。 只是,一句都沒有談自己當下的心情。 從來都不是喜歡談自己感覺的人,中學同學寫過一段來形容我,說我「言談間少有自傳性」。有時,久違了的朋友碰面聚會,被問及最近如何,我可以一句「還不是老樣子」,就鑽回自己的堡壘之中,整整一餐飯,我都可以完全不談自己,當一個純粹的聆聽者。 如果你是從 2004 年就開始來看的舊友,你會記得開棧之初,我其實也很少談及自己的心情。後來,漸漸地我越來越當讀者是我的朋友,我慢慢不再防範,比較開放了自己,於是這裡就變成我僅有的一扇窗,不定期地將自己的心情傾訴出去。 可能今年上半年實在太多不如意事,於是,每當自己不開心,就會立即寫出來向大家傾吐。大概是負能量太多了,令讀的人都感到不安,甚至要留言指出。 那麼,忍了一個月,是時候說說有甚麼感覺了。 將自己傾吐心底說話的一扇窗關閉,是辛苦的,但幸好這個月心情卻沒有之前那麼差,也許是心靈上有點改變和想通了部份膠著很久的東西。 八月的最後一天,我回望這個月,究竟沒有抒情,對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有甚麼影響。這個一直以為很重要的樹洞,原來一點影響力都沒有。

Adam—誰又嫌我古怪?

上映之前一直期待 Adam 這電影。 Rose Byrne 是來自雪梨的女演員,十來歲就已經演出電視劇,近年在荷里活也算有機會。Hugh Dancy 跟 Claire Danes 合演過 Evening ,他演一個頹廢但暗戀 Claire 的富家子,很是精彩。這一次他演一個患有 Asperger 自閉症的男子 Adam 。這種自閉症患者智力正常,甚至超越常人,但社交能力卻出了問題,他們只能理解別人說話的直接意義,但卻無法解讀對方的表情、身體語言及弦外之音,他們說話不懂修飾,而說起一些他們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更會滔滔不絕,但別人發出「夠了」的訊息他們卻不能收到,所以常常鬧笑話,甚至得罪別人。 Adam 在父親逝世之後過著一個人的孤獨生活,但自從鄰居 Beth 出現之後便互相吸引。他們終於走在一起,但同時卻要面對種種難題。Beth 帶 Adam 見朋友和父母時總出現尷尬場面。Adam 的工作亦因為他事事追求完美而丟了,同時 Beth 的父親捲入商業犯罪案中。關於劇情的不想說太多,只是想談談幾點印象難忘的。 一開始就 Beth 的旁述就談到了《小王子》是她最愛的故事,還說,一直以為自己是小王子,遇見 Adam 之後才發覺自己反而是飛機師。其實編劇為 Beth 創作了一個最合適的職業:小學教師,因為大概只有教師,才能夠慢慢和有耐心地跟思維方式跟自己不同的 Adam 相處。 看完電影之後,總是覺得男主角取名 Adam 是來自創世紀: Then the LORD God said, It is not good for the man to live…

我的巴洛克時代

學習鋼琴已滿半年,時光真的是飛逝啊。 之前都只是貼 MP3,今次就進階一下,拍個片讓大家看看吧。彈得依然滿有瑕疵的,尤其是之前練習時都是放慢板,以為練得比較熟了可以用回 Andante (行板),不過有些位置仍然很明顯在找鍵,還是要多練習練習啊…… 這一首是 Johann Krieger 的 Menuet ,屬於古典時代之前的巴洛克風格,老師教授時特意叫我加了些裝飾音。同巴洛克建築一樣,那時期的音樂也是有濃重的裝飾味道,藝術風格反映社會風氣,又可見一斑。

15 Movies

五師兄 Tag 我寫 “Fifteen movies that will always stick with you” 這個題目,不嘗試也不知道原來這麼難選。近年平均每週都上戲院看一齣電影,累計下來看過的電影實在不少,加上看影碟和收費電視看到的,看過的片目總數實在以千計,很喜歡或印象很深的,隨便數也有幾十齣。花了不少時間箷選,才得到這份名單: Back to the Future – 如果我有一個願望,就一定是時空穿梭 Batman Begins – 在這與 The Dark Knight 之間,最後選了演員表現比較平均的前作 Before Sunset – 重看了N次,甚至當廣播劇聽 The Butterfly Effect – Director’s cut 結局令我不斷深思 Cashback – 靜止的雪景。將世界變成一張珍藏相片。 Cinema Paradiso – 愛電影的人必愛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 一個 Irene Jacob 已經教人忘不了,何況兩個? Gattaca…

Sold on the tagline…

Two strangers, one a little stranger than the other – Adam 自閉男生與鄰居的愛情故事。 This is not a love story. This is a story about love – (500) Days of Summer 關於愛情的故事,卻不是愛情故事? 兩齣來自 Fox Searchlight 的電影。各自一句廣告口號,就使我打定主意入場了。 不過,單憑一句口號入場,有時卻有失望的時候,就如兩三年前的 Once (一奏傾情),又是 Fox Searchlight! How often do you find the right person? Once 入場以後,卻好像不是口號說的同一回事。雖然電影整體也算不錯,但對於 right person 與否的著墨可以說幾乎是沒有。男女主角從頭到尾都保持著距離,最後也不明所以地沒有走在一起。口號令我對電影的期望過高,以致散場後鬱悶得很。一直在想,是否他們在電影中並非對方的 right person,以致那片名的 once…

八十年代的真我個性

一直都喜歡郭小霖的歌,喜歡《迷惘》,連帶當年的廣告也至今不忘。 留意—水手裝、葉蘊儀、橫間T恤加薄西裝、寶麗萊、墊膊、白大衣、李美鳳髮型。 這些,就是記憶中的八十年代。 同場加映,方大同《Nothing’s Gotta Change My Love for You》MV,對比起來卻把年代搞到有點不倫不類。 走過那個十年的朋友,就算你不記得英文版,也一定會記得呂方的中文版《求你講清楚》。 歌曲的原唱,是八十年代。 影像中出現的卡式帶 Walkman ,也是八十年代。 但服裝髮型,以及那對白色女裝鞋彷彿年代錯配。 不過,看到方大同架的眼鏡有點像 Harry Potter,難道是想像 Harry Potter 電影般,拿出老爺相機加閃燈,來故意模糊魔法世界裡面的時代背景?

曖昧

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三次跟你唱K了。 你點了王菲的《曖昧》,學著她的唱腔開始唱。 我自顧自地看著小屏幕,忙著找最近很想唱,劉德華的《長途伴侶》。我還在一頁一頁地找,正在嘀咕為甚麼還未找到,便留意到你在唱~~ ~~茶沒有喝光早變酸~~ ~~從來未熱戀已相戀~~ 「喂喂喂,不是『失戀』嗎?怎麼會唱成『相戀』了?」 「吓?你有沒有看見字幕的呀?明明打出的是『相戀』,我沒唱錯啊。難道你當我不懂認中文字嗎?」 「MV的字幕常常錯漏百出,怎可以作準呢?」 「你是填詞人嗎?說得這麼權威!」 「你想想看,茶變酸是負面,排比的下一句應該也是負面作結啊!這一句就好像甚麼『未曾深愛已無情』同樣的意思嘛。」 「我反而覺得,未熱戀已相戀才算是曖昧啊。都失戀了,何來曖昧呢?」 「失戀的時候,欲斷難斷,一樣可以好曖昧呀!你不信的話,我開 vocal 你聽聽王菲自己唱吧。」我按下遙控,王菲的歌聲就出現了。 ~~茶沒有喝光早變酸~~ ~~從來未熱戀已?戀~~ 我們對望著,大家都不敢肯定她唱的是「失戀」還是「相戀」,那個字的發音曖昧地介乎於「失」與「相」之間。王菲的粵語口音,總是有點飄忽,實在聽不出究竟那一個字才是對的。不過,打出來的,就是如你所說的「相戀」。大家都有點動搖了。 「我家中有當年的原裝CD,讓我打電話給弟弟,叫他看看歌詞紙上面印了甚麼。」 你點頭說好。 我找到了在家的弟弟,他聽後去找了半分鐘,就回來對我說找不到。我說他沒有盡力幫我找。他竟然說我麻煩,為了這等無聊事就查根問底,實在浪費時間。是的,週圍的人,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事,甚至前度女友,都總覺得我常常為一些小事而深究是很多餘的,唯獨是你,每一次,每一次都陪我瘋。 「那麼,上網找歌詞吧!」 你掏出手袋裡的 iphone ,專注地用小巧的手指寫了「從來未熱戀已相戀」,google 了一番,說有八百多條,而「從來未熱戀已失戀」只有64條。 「好吧好吧,就隨你了,相戀就相戀吧!」 你聽著我說,忽然就呆了。我看著你的眼睛,忽然彷彿望穿了你的眼。我們之間,忽然不再曖昧。 相戀就相戀吧!I mean it.

迷失派對

Sony 剛剛宣佈推出了一台會自動拍照的 gadget – Partyshot。據說將它接駁上他們新推出的小型數碼相機後,會懂得追蹤人面,人一笑,它就自動構圖和拍攝。 最初見到這個,已經完全沒有興趣。我覺得派對中拿著相機拍照,根本不單只在乎拍攝成果,拍攝者取景,其實是鏡頭前後雙方的互動,是一個十分愉快享受的過程呀!攝影者可以說一些甚麼逗人笑,又可以吩咐相中人做表情,可以將情敵呀,死對頭呀轟出相片之外,更可以將心儀對像全程追蹤。(參較真的戀愛了其中一幕) 後來見到這個實戰測試片段,更加引證了我的第一反應。 模特兒移開一點,就已經再追蹤不到了,完全進入迷失境界,party 剛開始,就已經 “shot” 了。要另一個看到相機背面的人,吩咐她屈膝將就,把面容回到相機的偵測範圍之內,再重新啟動,才能再次拍到她的照片。 看完這個,還有多少人對這個 gadget 有興趣,就真是天曉得了。

樹洞(兩周一聚:大話小說)

星期六早上出門的時候,經過鄰家的圍欄前面,見到七歲的 Matt 坐在他家前院的大樹下,哭個不停。 難道他爬樹跌倒受傷了?我於是上前查問一下:「Matt,發生甚麼事呢?」 「樹洞不理我了!樹洞不理我了!」 我以為他的好友不理他了,便問他:「樹棟是你學校裡的同學嗎?」 他搖搖頭,突然站了起來,牽著我的手到大樹後面,原來樹幹上在街見不到的那一邊,大概離地下一公尺左右,有一個像DVD碟那樣大的樹洞。 Matt 指著樹洞說:「就是這裡了!」 我有點疑惑,便問他樹洞如何不理他了呢? 「剛剛我好像平時一樣,將昨天被坐後面的 Bruce 搶去新橡皮擦的事告訴樹洞,誰知裡面竟然飛出一隻紅甲蟲,牠跟我說:『你不要常常來這裡說這些事好不好?你的問題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你不計較,就不會覺得不開心了吧!幾個月前被搶鉛筆了,上星期被搶筆袋,今天又被搶橡皮擦!你不會改變一下,不再給他搶的嗎?就算保護不到自己的文具,也可以告訴老師呀!』」 「有這樣的事呀?那你怎樣回答紅甲蟲呢?」 「牠沒有等我回答,就飛得高高遠遠了!牠根本甚麼都不知道,連原因也沒有聽,就這樣說我,牠根本就不知道 Bruce 就是班主任的兒子呀,嗚……嗚……嗚……」Matt 又大聲哭了起來。 我也隨他坐到樹下,用手摸摸他的頭,說:「別哭,你說話的對像是樹洞,而不是紅甲蟲吧?如果根本都不是將你的不開心說給紅甲蟲聽,就不必介意牠怎樣回應喔!樹洞不是還在這裡,靜靜地等你將心事說給它聽嗎?」 Matt 恍然大悟的樣子,再次站了起來,向著他的樹洞說:「樹洞啊,原來不是你不想再理我了!」 我見他有點笑意,再問他:「你一不開心就來告訴樹洞嗎?其實,你為甚麼不告訴媽媽呢?」 「媽媽還未起床呀,不過,就算她起來了,她也從來都不喜歡聽我說話的,總是說只是小事,別不開心。上次小玲惱了我不跟我說話了,我告訴完樹洞,又跑去說給媽媽聽,媽媽竟然叫我去找小蓮說話就可以了。小玲就是小玲,怎可以用小蓮來代替呢?又好像,上星期給 Bruce 搶去的筆袋,媽媽買了一個新的給我,但就是跟被搶的那個不一樣啊!只有樹洞,每一次它都靜靜地聽我說,說完,我的心情就好得多了。」 「看來,你只是將不開心的事告訴樹洞,那麼開心的事呢?為甚麼不跟樹洞分享呢?」 「不知道啊,我都是在不開心的時候才想起樹洞。開心的事總是有很多其他人願意聽。」 「不如你下次有開心的事也說給樹洞聽吧!也許紅甲蟲聽見,以後也不會再誤會你只有不開心的事呢!」 Matt 用力地點點頭,帶著笑說:「好啊!」 我跟 Matt 揮揮手說拜拜,心裡卻在想,也許,每一個人也需要一個自己的樹洞。 兩周一聚《大話小說》同題作品

Schhhhhhhh!

七月最後一天一早醒來,就見到冬冬貼出一齣很觸動人的十二分鐘短片 Signs 。 感情交流,可以是無聲勝有聲。 兩位主角都有點面善,我於是翻查一下,才知道原來導演跟男女主角都是澳洲人,取景的地方大概是墨爾本的 Flinders Steet ,而女主角就是我2005年評分最低電影 Wolf Creek 的其中一個女受害人,而回到導演的網頁,才發現男主角就是去年令人印象很深的 Vodafone 「摺埋」廣告的那一個。 這個「摺埋」廣告的最後一部份還在香港取景呢! 再看下去,發覺原來 Signs 短片亦是一個廣告項目。不像香港電影、電視很表面化的那些特寫招牌 product placement,產品的商標從頭到尾都沒有大鑼大鼓地呈現,只是一閃而過。其實這是玉泉汽水的網上宣傳,片中多次出現,叫人別作聲的 Schhhhhhh!,低調地令人想起 Schweppes(玉泉的英文名字)。這個網上「病毒」廣告 (Viral Video) 推出幾星期就在 Youtube 得到過百萬點擊,登上全球累計點擊前五十名,最近更在法國康城金獅廣告節得到 Cyber Lion 金獎。今早冬冬將病毒傳染了我,我貼出來,又再傳染給大家咯,哈哈! 我決定今天,就買一支玉泉忌廉來喝吧!

The Book

偶然在網上發現了去年出版的這一本新約聖經。這一版本的聖經由瑞典的出版社 Illuminated World 出版,書名回歸到 Bible 的本初意義 The Book。 跟大家平常所見,黑封面燙金字,薄如蟬翼的紙張,印滿密密麻麻文字的聖經不同,這個版本是雜誌大小,全彩色精印,像一本 coffee table book 多於一本聖典。吸引我注意的不止是形式,而是編者為經文配上的圖片。這些圖片並非慣常見到的穿長袍人物的宗教插畫,而是跟經文相關的現代攝影圖片,大部份都是很有藝術味道的作品。看看出版社網站供人免費下載的一些章節,見到北極熊在北冰洋暢泳,荷里活明星,甚至有回教婦女戴著面紗的照片…… 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至於經文本身,是以現代英語譯成的 Good News Translation,這是一個天主教和基督教各派都認可的英譯本。 記得這個版本,就是自己當年考會考宗教科時用的版本。那個考試容許考生帶自己的聖經到試場應考,聖經內容許劃線標示重點,但不得寫上任何筆記文字,所以很多考生就別出心裁,用上多種不同顏色螢光筆的劃上多種間線作密碼(聖經密碼?)。不過,因為我覺得如果理解經文的話,根本不需要這些「密碼」的幫助,況且,考試時間緊迫,不容許有太多時間去找出那些預先標示的重點。因此,自己就沒有來這一套,只在考試範圍的章節標題劃上橫線,這些頁數也以螢光筆標記著。 後來,這本標示了考試範圍的新約聖經,也就隨了我飄洋過海來到澳洲,十多年來都在我的書架上。 去了 Sydney 工作地點附近的一些書店找,他們也沒有出售這本與別不同的 The Book ,我只好到美國的 Amazon 訂購。過程中竟然給我見到,這一套聖經的舊約部份也快將於9月出版了。因為舊約的內容有更多爭議性的內容,令我更有興趣看他們究竟配上一些甚麼圖片。不過,最快也大概要兩個月後才能夠讀得到了。

學校文化與《音樂人生》

不是推介《音樂人生》這齣紀錄片,因為我根本還未有機會欣賞得到。不過,前幾天聽到《影畫春秋》邀請了星屑醫生暢談這一齣電影。以下是這一集 podcast 的簡介: 張經緯執導的紀錄片《音樂人生》加推場次依然爆到滿瀉,請來與電影描述學校甚有淵源的星屑醫生,講解電影裡的學校文化又是怎樣?紀錄片又如何在紀錄一個音樂天才成長歷中,探索不同籌疇的社會與人生問題? 醫生談到他的母校(亦即是《音樂人生》主人翁 KJ 就讀的學校)注重音樂和體育,發展出很強的團體精神。而 KJ 雖然是音樂神童,但片中卻處處表現出對團體精神批判的態度。我沒有就讀過團體精神很強的學校,沒有感受過融入不到主流就很孤獨這種情況,因為我的學校,實在說不上有任何主流,課內課外都任由學生自由發展。我相信這種自由的環境,直接地影響了我所有同學的人生觀。所以,當他們談到這齣紀錄片裡面呈現出來的校園,我感到很好奇,也就明白到他們學校的文化,以及畢業生呈現出來的不同性格。 原來,為人父母者,選擇學校時,除了看畢業生的成績之外,也絕對需要了解學校的文化,以及你是否希望子女在這種氛圍下成長。 希望快些可以看到這齣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