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好人—努力興建.盡情破壞.彼此也在捱

昨天在雪梨電影節看了賈樟柯的《三峽好人》,網上長長短短的影評多的是,談高清攝影、談半紀錄片的形式、談反映實況已經讀得太多。 身處異地寫電影,因為上映時間先後有別,常常跟大伙兒脫節,很多時總是不知寫甚麼好,澳洲先上映的,大家都不知道我在談甚麼,我又怕寫得太多內容令各位有機會看時興味索然;澳洲後上映的,寫甚麼都好像拾人牙慧。我想,還是一些因為個人經歷而感受到的體會,比較好寫。 關於建設與破壞 因為在建築界工作的關係,這個議題我日常談得太多。當然,如果全世界都不建設,我可要吃西北風了,但因著發展、建設而將舊的拆毀,又是否有照顧到受影響居民的生計、回憶、感情呢? 作為中國內地出品的電影,大概不會明目張膽地對三峽工程抱批判的態度,但電影中卻不斷藉情節,旁敲側擊地帶出問題。問題本身,與要用如此的手法來帶出問題,同樣令人感到無奈。主角韓三明拿著十六年前的舊地址要找妻女,原來街道都已淹沒在江底;旅館老闆的營生物業被當局噴上「拆」字,能夠說的,竟然就只是一句:「怎麼不先打聲招呼?」他搬走以後就只能擁著舊招牌懷緬;至於那些到甚麼辦公室吵鬧的民眾,談來談去都只是賠償多少,壓根兒沒有誰想過,決定建設這項工程時,是考慮過甚麼因素呢?對這項影響千萬個人生的大工程,大家眼裡只能有的,難道只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