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雪梨電影節看了賈樟柯的《三峽好人》,網上長長短短的影評多的是,談高清攝影、談半紀錄片的形式、談反映實況已經讀得太多。
身處異地寫電影,因為上映時間先後有別,常常跟大伙兒脫節,很多時總是不知寫甚麼好,澳洲先上映的,大家都不知道我在談甚麼,我又怕寫得太多內容令各位有機會看時興味索然;澳洲後上映的,寫甚麼都好像拾人牙慧。我想,還是一些因為個人經歷而感受到的體會,比較好寫。
關於建設與破壞
因為在建築界工作的關係,這個議題我日常談得太多。當然,如果全世界都不建設,我可要吃西北風了,但因著發展、建設而將舊的拆毀,又是否有照顧到受影響居民的生計、回憶、感情呢?
作為中國內地出品的電影,大概不會明目張膽地對三峽工程抱批判的態度,但電影中卻不斷藉情節,旁敲側擊地帶出問題。問題本身,與要用如此的手法來帶出問題,同樣令人感到無奈。主角韓三明拿著十六年前的舊地址要找妻女,原來街道都已淹沒在江底;旅館老闆的營生物業被當局噴上「拆」字,能夠說的,竟然就只是一句:「怎麼不先打聲招呼?」他搬走以後就只能擁著舊招牌懷緬;至於那些到甚麼辦公室吵鬧的民眾,談來談去都只是賠償多少,壓根兒沒有誰想過,決定建設這項工程時,是考慮過甚麼因素呢?對這項影響千萬個人生的大工程,大家眼裡只能有的,難道只是無奈?
澳洲也曾有過類似的水利工程 Snowy Mountains Scheme 和 Warragamba Dam。近年最大的爭議是雪梨附近要建海水化淡廠,以解決乾旱帶來的食水短缺問題,卻因為附近居民強烈反對,計劃暫時擱置。受影響市民願意發出反對聲音,因為他們知道,政府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提出異議並不會被算帳;就算最後自己的意見不被接納,無奈接受之餘,也會因為政府有考慮過自己的意見而好過一點。
關於分隔與等待
大工程帶來了大量外來工作者,上至「郭總」,下至民工,甚至靠民工營生的「小姐」都離鄉別井。這造成了極多家庭成員分隔,關係疏離。韓三明的前妻與兄長分離,他女兒又到南方打工。民工聽到山西開煤礦賺的錢多,就起哄想去。十六歲的年輕女孩央求素不相識的阿姨帶她離開。郭斌離開妻子到異地工作,靠女人爬上高位。妻子千里迢迢來到,找上了卻是談離婚。我搞不懂她說她愛上了別人是真是假,但說了以後,總算解脫了。這些關係的崩潰,反映到流動人口對家庭完整性的影響。尤其,對於一個傳統上安土重遷,不輕言離開出生地,老是想著落葉歸根的民族,離鄉別井,始終是一種折磨。我甚至在想,一定有很多人離開故鄉,十年後回來,所有一切都沉在江底了,真的不知如何自處。
關於港台文化
電影中出現了好幾段八十年代香港、台灣文化的片段。沉迷港片的小 Mark 哥模仿電視播出《英雄本色》用鈔票點煙的一段,又用《上海灘》主題曲作手機鈴聲,後來在 disco 的一幕亦出現搖滾版的《酒干倘賣無》。我們都知道,香港作為文化輸出地,近十年來,實力不斷減弱。港片一沉不起,港星的風頭也越來越不濟事。當年港片演員在日韓大受歡迎的日子亦一去不返,內地明星的知名度,卻與日俱增。因為賈導演與我年紀差不多,大概他成長的年代就是港台文化強勢的日子,但今天,內地新的一代,還會覺得香港的文化是一種強勢嗎?(熟悉內地情況的朋友,可否留言告訴我呢?)
故事裡小 Mark 哥帶著《上海灘》鈴聲被活埋瓦礫之中。我在懷疑,這,究竟會不會是一個比喻?
電影看完,突然想起《難為正邪定分界》中「努力興建.盡情破壞.彼此也在捱」這一句。也許,如果用這首歌當作插曲,會比上海灘更貼題。這首香港八十年代歌曲,不知賈導演有聽過嗎?
P.S. 觀看本片時,附近坐的兩位華裔朋友,讓我第一次在看電影節時,見識到將腳放到前面座位上的舒適坐姿,也欣賞到你們耳鬢廝磨時,羽絨服發出的沙沙聲,特此鳴謝。
難為正邪定分界╱葉振棠‧麥志誠
曲╱顧嘉輝‧詞╱鄭國江
(凡人) 對抗命運 但我永不怕捱 過去現在 難題迎刃解 人生的彩筆 蘸上悲歡愛恨 描畫世上百千態
(魔鬼) 控制命運 任我巧安排 看似夢幻 凡人難盡瞭解 人間的好景 給我一朝破壞 榮辱愛恨任分派
(凡人) 努力未願未平賣 人性我沒法賤賣
(魔鬼) 今天死結應難解
(凡人) 努力與建
(魔鬼) 盡情破壞
(合唱) 彼此也在捱
(凡人) 世界腐敗 犯法那需領牌
(魔鬼) 看吧 邪力正強大
(凡人) 法理若在 為何強盜滿街
(魔鬼) 看吧 強盜滿街
(凡人) 人海的衝擊比那蒼海更大
(魔鬼) 啊~ 啊~
(合唱) 難為正邪定分界
相对于香港,可能韩国和台湾文化相对强势了,香港无论是港剧还是电影,都没有以前那么火爆了,不过对于八十年代的人还是深受影响的,至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就不太知道了,毕竟我是八十年代初的人啊。。。
香港文化对于我们,好像更多的是一种启蒙的作用。。。
我是内地的, 85 年生人,大体上对香港文化的记忆停留在小学阶段,那年头电影啊,歌拉大体上都是 made in hongkong ,然后中学,忙于读书,不太关心那方面的了,后来家中装入了宽带大概 01 年吧,处于青春期吧,最早接触的是jp的av文化,通过emule下了不少,再然后bt开始风行,主要论坛的billboard大体上会反应出大众的文化趋向,看看baidu的搜索风云榜也可知一二,那时候就是看榜单喽,结合自己的兴趣,感觉文化的多元化明显加强了,可供选择的众多,美剧拉,大片拉,各大电影节的片大体也能同步下到,从这种竞争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港文化所占的比重自然减少了,但看多了西方的东西,看看杜祺峰之类导的片往往能回忆小时候的那种感觉,也许文化的烙印在年少时已经形成了吧。也许香港的文化渐渐已经成了地区性质的。毕竟现在的选择太多了,如果80年代的科技有如此顺捷,现在就是另种情况,太多元化了,一家独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ps:关于金庸,古龙,琼瑶的小说应为本人基本不看,不好评论,但周围喜欢这些的同学还是挺多的
Zoe & Saxyfaye :謝謝兩位二十來歲朋友的留言,你們說的情形,大概都是把香港文化視作懷舊,而不是潮流了,就像我在 Sydney 近年認識,從中國來的年輕人一樣。
因為電影雖然以今天為背景,但小 Mark 哥(大概二十多歲吧?)好像當香港文化是在時代尖端一樣,令我覺得有點困惑,尤其是他模仿的,是至少20年前的東西。
你們說的,更令我覺得小 Mark 哥這一個角色,並不反映社會上現時的主流,而是另有用意的。
「人生的彩筆,蘸上悲歡愛恨,描畫世上百千態。」八十年代的詞好不厲害!!
是啊,十幾個字,竟然能夠論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