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訂票表格2008

香港國際電影節又來了,之前兩年都寫了一篇「虛擬訂票表格」來湊湊熱鬧。見到一些網友花大量時間填表訂票,我得承認,虛擬的表格比真實表格容易填得多,因為我不需要遷就撞時間的片目,又不用計算電影之間的時間和戲院距離。今年再列出了20齣,包括四齣我在雪梨我已經看過的片目。

虛擬訂票表格2007

去年寫了一篇香港國際電影節的「虛擬訂票表格」,雖然自己不在香港,無緣參加香港的電影節,後來發覺選片的過程,真的能夠作為六月舉行的雪梨電影節的選片預習。去年列出的電影中,有八齣最後分別在雪梨電影節、雪梨法國電影節、正場公映和收費電視看了,算是沒有白費選片的一番功夫。既然這樣,今年一定要再接再勵,以下列出了20齣,大部份有簡單的選擇原因。

一切從天星說起.之一

謝謝華利、公園仔、樂兒、Xiaohua 等等網友的鼓勵,讓我從新整合自己,再出發寫建築欄。(此事因由請參看「柔光優影」之《拆飽佢》、《你唔寫,仲有邊個》以及「天使の雜寫簿」之《胡亂留言》) 這些日子知道在香港中區新海傍,建了一所維多利亞時代風格的假古蹟,作為新的天星小輪碼頭,但一座五十年歷史的現代主義風格鐘樓卻不能保存。 我身處的澳洲,與我來自的香港同為前殖民地,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興建了不少維多利亞建築(Victorian Architecture)。當年的建築風格,其實很多樣化;Victorian Architecture 並不是一種單一風格,而是泛指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及其殖民地的建築各種式樣。這時期的建築,一改之前幾位喬治國王時代比較理性和簡樸的風格,大量採用歐洲歷代各種建築形式,尤其以古希臘及羅馬古典時期的宏偉建築為模仿對象。當年有一種觀點認為,當年英國的興盛,足以與歐洲文化源頭的希臘城邦或羅馬帝國篦美,利用古典樣式,最能夠表達出帝國的光輝。後期甚至混入中東、埃及的建築式樣,以象徵英國國勢極盛,連這些文明古國亦納入其勢力範圍。

每況愈下

救命,昨晚看香港小姐直播,最富娛樂性的竟然是各位「佳麗」各自推介一本書或一部電影的環節,(老實說,這一段比狄娜與曾志偉、陳百祥的無謂對話好看得多)。當然,我不是「真心」看待她們推薦的書本或電影,但正如司儀介紹環節的時候:她們推薦甚麼,就代表了她們的內涵。開始之前,我也不敢期望會聽到甚麼文學巨著,或者另類電影,但我以為不少人會推薦流行女作家的小說,或者一些知名度高的港產片,甚至一些經典的愛情電影等等。誰知,我還是高估了各位。 我們看到有人推薦《字典》,天哪,不是某一本字典,而是「所有」字典,小姐,你這樣地推薦,難道當觀眾全都是未聽過甚麼是字典的文盲,要你來介紹?另一方面,竟然有三位大概是外國回港的「佳麗」不約而同地推薦《Joy Luck Club》,天下書目╱電影數以千萬計,竟然有百份之二十的香港小姐候選人推薦同一本書,我有點懷疑,這,會不會是某地中學課程的指定讀本呢? 而推薦《心靈雞湯》的,總算有多一點內涵吧?但她竟然連中文書名都說不出,要知道你上的是粵語節目,就算自己不懂中文,明明人人都有父母長輩到場支持,這個題目也很明顯不是臨場提出的,難道連問一問親人朋友也不懂得?而司儀墨水所限,也聽得一頭霧水,不懂得替她翻譯,如果有留心聽她說的英文,Soul 也許太深,但 Chicken Soup 連小學生也應該知道是雞湯吧?不知道如果那位從 Q 字聯想到卵巢的「佳麗」,如果說的是 Ovary ,司儀們會不會招架得住,懂得答嘴呢? 推薦電影《少林足球》的,除了好笑及其同義詞之外,根本找不到其他理由去支持她的選擇。而推薦《老夫子》的,也是一樣,說來說去只是覺得「好笑」,令人懷疑她是如何看的?如果真的喜歡看,沒理由說不出這漫畫在諷刺社會百態,更沒理由說不出看後可以學到很多四字成語……連本文標題,也是我當年看《老夫子》學的嘛。

隱藏與揭露

看法語片 Cache (Hidden / 隱藏的恐懼 / 隱藏攝影機 ) 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早前在「虛擬訂票表格」一文中,列出多齣香港電影節選映,而自己有興趣看的電影,排第一位的就是 Cache,近日終於在雪梨上正場。 人性的醜陋在這個故事中表露無遺,內容有很多個層次,你可以當作單純的懸疑故事,加入一起猜謎;也可以把故事看成是在批判中產人士表面生活無憂,但其實暗湧重重,甚麼風吹草動都可以令他們看似幸福的人生崩潰;有留意法國現代史的,就會解讀到當中的政治和種族比喻;而傳媒人就會留意到電影中那些「錄影帶」代表了影像媒介的力量,誰操控了剪接台,就可以製造出對其有利的效果,孰真孰假,無權無勢的觀眾根本難以得知;而電影中故意將畫中畫內容與電影的界線模糊化,也正好告訴大家,導演也是操控剪接台的強者,尤其結局的一幕,實在開了大家一個大玩笑,故意為難觀眾,好像在說,謎底在此,能否接收得到,各位施主請自便。 電影導演是 Michael Haneke ,前作「鋼琴教師」包辦了當年康城影展評審大獎和影帝影后,此齣 Cache 去年也得到了康城的最佳導演。「鋼琴教師」改編自一本描寫中年女鋼琴家性壓抑的小說,主角們毫不暴露,但性意味卻濃得叫人窒息,也挑戰了各地電檢處對性暴力和性虐待的尺度。Cache 則是導演自己寫劇本的,將多重意義交織成一個吸引觀眾追尋謎底,吸引力從頭帶到結束的電影。女主角是當年「紅白藍」中「藍」的女主角 Juliette Binoche,雖然歲月留痕,角色也是一個微微發福的人妻人母,而性格也不是完全討好,但那種淡淡的優雅味道卻是始終如一。

Match Point

看過 Match Point 的預告片,最後打出 Woody Allen 的名字,令我很驚訝,完全想像不到七十歲的導演會轉型到認不出來。 前晚看過後,覺得其實電影本身並不是太特別,但與導演的前作放在一起看,再對比內容和手法,卻十分有趣。為免影響各位看電影時的興致,不打算細談內容了,只打算從電影框架、手法、演技拿幾點談談。 全片用了一個很傳統的「從頭到尾」順序敘事手法,從男主角搬到倫敦努力打入上流社會圈子開始,談到結婚和發展婚外情。雖然一板一眼,但卻有種吸引力,扣著大家的情緒。這齣電影的手法,與以前慣看 Woody Allen 那些大雜燴式喜劇很有分別,裡面差不多完全沒有嘲諷式的對白、也沒有帶性意味的笑位。所有對白都十分平實,不煽情,不誇張,一直以男主角一個人的觀點看事情。看得出導演很有轉型的意圖,很故意地將平時的手法收起,克制地不展露幾十年來他最受歡迎的本錢。我甚至覺得,他特別將故事放入一個英國背景,搬到倫敦拍攝,就是為了擺脫紐約的影響。

虛擬訂票表格

在 HKIFFLINK 見到不少網友在熱烈選擇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心水,心想,雖然不在香港,看不到這個電影節,但也可以製作一張虛擬訂票表格,列出自己有興趣看的電影……也許,更可以作為幾個月後雪梨電影節的選片預習。

著陸之前,回憶之後

十來天的香港之旅,隨著飛機的下降而結束。離港十多年,已經沒有回鄉的感覺了。每次回港,行程都給聚舊的飯局填滿,一批批見面,嘩啦啦、嘻哈哈的說著舊日校園趣事。 不過,每當提到現時的工作,大家的笑容又沉了下來;其中有每週到處飛的、有每天無薪加班至午夜的、有長駐偏遠鄉鎮的、也有每月供負資產樓的……。這一些大家都不太想提起,彷彿十多年前的學生時代才是最快樂的日子,才值得談論。 沒有見面數年,大家都變成三十過外的人了,可幸是生活雖然迫人,卻沒有太過催人老。大伙兒的樣子還和學生時代差別不大,只不過心境就全然不同了!是社會景氣之過,還是成長必經之路呢?在著陸之前,回憶之後,就給我許個願,希望下次見面時,大家會興緻勃勃地談新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