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天星說起.之一

starferry謝謝華利、公園仔、樂兒、Xiaohua 等等網友的鼓勵,讓我從新整合自己,再出發寫建築欄。(此事因由請參看「柔光優影」之《拆飽佢》《你唔寫,仲有邊個》以及「天使の雜寫簿」之《胡亂留言》


這些日子知道在香港中區新海傍,建了一所維多利亞時代風格的假古蹟,作為新的天星小輪碼頭,但一座五十年歷史的現代主義風格鐘樓卻不能保存。

我身處的澳洲,與我來自的香港同為前殖民地,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興建了不少維多利亞建築(Victorian Architecture)。當年的建築風格,其實很多樣化;Victorian Architecture 並不是一種單一風格,而是泛指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及其殖民地的建築各種式樣。這時期的建築,一改之前幾位喬治國王時代比較理性和簡樸的風格,大量採用歐洲歷代各種建築形式,尤其以古希臘及羅馬古典時期的宏偉建築為模仿對象。當年有一種觀點認為,當年英國的興盛,足以與歐洲文化源頭的希臘城邦或羅馬帝國篦美,利用古典樣式,最能夠表達出帝國的光輝。後期甚至混入中東、埃及的建築式樣,以象徵英國國勢極盛,連這些文明古國亦納入其勢力範圍。

但自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興起以來,這種借用古代建築式樣,以彰身價的思想,已普遍被屏棄。現代主義建築(Modernism)風格注重實用,對無功能之裝飾尤其厭惡;現代主義建築師亦普遍認為,這種實用風格,放諸四海皆宜,世上人人都能夠欣賞它的美。現代主義也提倡真實感,將建築材料的真實功能表露出來,不以繁複的裝飾來掩蓋。建築物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Mies van der Rohe 以 Less is More 為他的設計理念,他認為隨著新的建築材料—例如鋼鐵與玻璃技術的發展,建築物的重量可以由纖幼的鋼柱承載,不需要再由堅固的牆壁來負擔;外牆可以不再實在,而改以若有若無的透明玻璃代替。例如 Farnsworth House 這種建築,挑戰了西方千百年來以受力牆,或間隔密集的石柱為主體的建築傳統。不過,其實這種理念,根本就與數千年來的中國傳統建築一模一樣。中國建築主要以木為樑柱結構,牆身普遍輕、薄,甚至用紙作窗,都只作間隔用。我會覺得,中國人普遍對現代主義建築物並無反感,也許,在深層的文化記憶中,兩種建築,根本就有太多類同:一樣方正,一樣實用,一樣的樑柱結構。

1960 年代以後,西方出現一種對現代主義懷疑的思潮,覺得現代主義的建築割裂了歷史,割裂了本土。他們認為建築,應該傳承歷史傳統和本土風格。這就是建築學上的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歷史上傳統的式樣,再度成為設計的重要元素。但對大部份後現代建築師來說,這些傳統式樣,都必須經過從新組合和併湊成為反映當代的新作品,而不是直接重建舊式建築物。這個時期對於傳統建築式樣的重視,也使大眾關注到舊建築的保護。世界各地都紛紛立例保護古蹟,使其作為歷史的見證,亦同時保存舊建築物的結構和細部,令人可以看見舊建築的實物,從而了解當地的建築傳統。而在舊建築附近興建的新作品,亦必須注意到在設計上,與舊建築組成和諧的街景。這並不是要求將古代設計重現,而是要求新建築在比例上、顏色上、形狀上作出配合。例如,香港文化中心,雖然的用料和設計都曾經受到批評,但就與尖沙咀舊火車站鐘樓在顏色和高度方面作出了配合。而從很多角度望向這建築群,大家的視線都會被文化中心的線條引向鐘樓

新中環天星碼頭的「復古」設計,無論以上面任何一種建築理念來看,都很有問題。

首先,如果一個城市要借用昔日建築式樣以顯身價(姑勿論我們是否認同這個過時觀點),那麼懷怎樣的舊,復何時的古,大家要先考慮清楚。維多利亞時代對於英國,無疑是國勢極盛的時代,但對於中國,卻是被殖民被蠶食的苦難日子。就算是由英國人開埠的香港,這個時期也不見得是甚麼風光的好時代。要懷這個時期的舊,究竟是一種甚麼心態,實在令人費解。香港的輝煌時代,是二十世紀的後半期,五、六、七十年代,如果要選定一種建築式樣來懷緬,現代主義的舊天星碼頭及鐘樓,是更加恰當的選擇。現在的做法是反而將能夠令香港人懷緬經濟起飛時代的建築物拆卸,仿傚主題公園式的做法,將一座大部份人沒有記憶的舊建築重建,成為一個如以前「宋城」般不真實的「歷史景點」;拆卸令人痛心,如此重建卻令人覺得多餘。

其次,作為新建築,卻包上舊建築的花紙,這種不協調感,從官方網站內的室內的圖片看更形強烈。新碼頭在新填海所得的土地興建,並不是在當年的地點重建,根本說不上是能夠作為歷史見證。如果比對起當年舊碼頭的照片,無論結構和細部的材料都已完全不同,雖然形似,但毫不神似。這個純屬包裝的A貨古蹟,有甚麼意思呢?對外國遊客來說,一座城市的建築,其實都在訴說這個城市的故事。看不同街道的風貌,就能看出舊區與新區的分別,發展的方向等等。一所坐落新填海土地的假古蹟,混淆了中區由南到北的發展方向。如果你從皇后大道,到德輔道,干諾道,再到新海傍,從各個時代建築式樣的混合景觀,你會看到很明顯,從舊至新的感覺。這種真實的歷史感,到了這個碼頭卻被打破。

在配合週圍環境方面,這座碼頭也是極不協調的。香港的大部份維多利亞時代建築都已拆卸,而碼頭附近,新海傍所有的建築物都是當代建築。如果你比較一下1912年原舊碼頭的照片,你會發覺當年碼頭週圍都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物,構成一個和諧的街景。現今的新碼頭,卻像一個流落錯誤時空的孤兒,根本不能在週圍發現任何與自己相襯的東西。正如假貨影響真貨的價值一樣,假的古蹟,也會令人不能分辨真假,使人誤以為古老建築物都可以擇地重建,連帶真正有保存意義的舊建築也不再細心保護。要知道,古蹟的重要性就是來自其真實的歷史,而不是虛構的包裝。

下一篇會談談雪梨音樂學院,以作比較。看看它一百年前如何從一所殖民地總督的馬房變成音樂學院。而數年前因為地方不敷應用而作出的大規模加建,如何與舊建築互相配合,保存協調的街景。


圖片來源:中環天星碼頭 by Jason Fung @ Flickr (Licenced by Creative Commons)


延伸閱讀:
SEE 雜誌拯救天星簽名活動
我們的天星—集體回憶自拍計劃
香港建築師學會網站—天星碼頭逃得過「地魔」吞噬嗎?
香港設計師協會論壇轉載:明報 2003 年黃英琦訪問香港建築師嚴迅奇,談及香港建築師的無奈和香港公共建築的問題

34 Comments Add yours

  1. sidekick says:

    可能平日看你 blog 的人不一定會細閱這類文(例如我)、會留言,但 search engine 咁勁,想看這些文的人總會找到你,然後,可能會有更深入的討論。
    該寫的,要寫的,想寫的,就盡管寫吧。
    🙂

  2. 公園仔 says:

    很同意棧主的看法,新的碼頭實在與現在的環境格格不入,這種純粹古老當時興的偽懷舊心態,其實頗切合這個城市。人虛浮了,城市變醜,這也是很「正常」的事。

    棧主這篇寫得很成功,言之有物,情理兼備。我這個對建築完全是門外來的人都能看懂,而且能識認到新的東西,足見棧主文字功力,能化艱澀為簡明。棧主以前擔心寫有關建築的要寫得簡明易讀難度甚高,我很同意,的確比談日常的東西難得多,但此文證明我沒有看錯,棧主的確心存讀者,不擺姿態,力求傳意,成功把難度克服了。

    我不知這篇文章會有多少回應,但我相信很多讀者都會覺得好讀,而且覺得值得花時間去讀。

    期待你的下一篇。

  3. 新鮮人 says:

    恕我直言,上面的留言是空留的!

    話說回來,當我看到政府那個新碼頭,第一個感覺是:TVB拍劇的民初街,假到爆!
    呢政府都係左耳入,右耳出架啦,日日都有人提醒佢,唔好亂咁拆,唔好以拆左用錢就可以起返個差不多的古蹟來欺騙遊客同市民,其實政府只不過係度自欺欺人,係人都知佢咁做只不過為了攞塊地來賣啦,目光短淺,好快d有歷史價值嘅建築物就會全部俾佢拆哂,到時咪又用石屎經磨泥重新起過條古裝街出來囉.
    對於呢個政府,我都巳經好失望了!

  4. 新鮮人 says:

    sorry,我打comment時,公園仔兄剛好插入了,所以”空留”一詞不是指他!

  5. xiaohua says:

    對於建築,我是外行,可是我最痛恨的就是“仿”古建築,原因無它,因為很假。
    建築保留的是城市的歷史,無論何種風格,都反映了那個時代的變遷,就算因為發展的原因不能保留,該建的也不應該是對舊建築簡單拙劣的模仿。
    有心保存古建築,應保存真正的,至於新的,該是怎樣就是怎樣,可以參考風格,可照抄就讓人太難接受了。貝大師要是當初也按舊的建築照搬,今天就沒有大家歎為觀止的Louvre Pyramid了。

  6. sidekick says:

    新鮮人, 點解你覺得我個留言係“空留”咁言重呀? 願聞其詳~

  7. Stannum says:

    Sidekick :是的,每天有很多人從 search engine 找到我的舊文章,但極少有人留言討論。留言在舊文章與新文章的比例,甚至可能是 1:99 。也許是大部份看 blog 的人的習慣,如果文章不是新近的,大都不會留言。可能因為不少 bloggers 沒有列出 recent post ,留言的人也會覺得就算說了,原作者或其他人也未必會回看。至少,你說這種等 search engine 找到文章後來和我討論的情形,我還未遇過。

    公園仔:很高興你覺得我這一篇寫得容易明白。你這一句,人虛浮了,城市變醜,實在是事實。例如維園附近的中央圖書館,看到簡直想吐。尤其發覺最難看的,竟然都是公共建築 (Public Buildings)。私人樓宇,任憑如何浮誇,如何虛假,也都只反映業主、住客的本質,不致影響城市大局;但如果一個城市墮落至公共建築醜態百出,就反映政策制訂者或執行者完全沒有 vision ,沒有自知之明,以一己毫無審美眼光的喜惡選擇設計者或設計。你看北京奧運的各個方案,國家大劇院等等,都是選擇了水準極高的方案。雖然有人批評全給外國人設計,「喪權辱國」。但對國內的設計水平,很有示範作用。香港如果將來被趕過頭,被邊緣化,從這也可見到是有點自招的。

  8. Stannum says:

    新鮮人:你用電視台佈景來形容,真係好應!起一條古裝街,同保留真正的古蹟真係分別好大。你提到賣地,其實要在保存古蹟與城市發展之間取得平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澳洲工作,有時因為一些其實不太有價值及美觀的建築物都被列作受保護,相鄰的地若要發展都要百般遷就,幾麻煩。不過,針無兩頭利……

    Xiaohua :我覺得大部份受過正規建築教育的則師都不會提出照抄一百年前的設計,我其實懷疑「懷舊」的鬼主意是某位官員╱天星決策者提出,強迫設計者執行。回歸後的香港,我覺得最唔掂就是政策的制訂,政務官也許是好的執行者,上到局長、司長、特首位置,如果上頭無老細制定大方向,他們各自以自己的想法為政,就好容易出事。而那些從商界、專業界無厘頭當上局長那些,全無政府運作的經驗,就更不提也罷。

  9. Stannum says:

    題外話:

    旁邊「餘詞未了」欄貼了陳奕迅舊歌《 1874 》歌詞。

    1874 年剛剛好是維多利亞時代中期,而詞中「卻去了錯誤時代」又正好形容這時代錯誤的新碼頭。

    近月買了陳奕迅的演唱會 DVD ,才注意到這首當年 The Line Up 碟中自己完全沒有留意的好歌。

  10. 新鮮人 says:

    香港d有價值嘅建築物已經好少了,
    希望大家都出一分力保存,
    至少發表下意見俾政府聽下都好過無啦!

  11. 新鮮人 says:

    嘩,好勁呀,
    你個 blog 有自動修補功能架!

  12. Stannum says:

    新鮮人:哈哈,不是自動修補,是人手修補呀!

  13. dailymag says:

    您好,本人是星島日報「每日雜誌」的記者,誠徵貴 Blog 一篇題為《一切從天星說起.之一》的文章,刊於本版「時事 Blog 評」欄目內,文章將撮寫成約 500 字的短文,並會列明 Blog 名及 Link,如蒙答允,請回覆電郵至dailymag@singtao.com 。十分感謝。

  14. Ham says:

    在下是從 Google Search 得貴 Blog 的,看畢貴文,感到應該是近期寫中環天星比較好的一篇Blog,情理兼備、深入淺出。十分高興有行內人出來現身說法,香港人很迷信專業,你說一句,好過我這門外漢說十句。

    前陣子跟朋友談起這事,反應都冷淡得很,全不知情的有,表現無奈的有,甚至有朋友直言「挑,拆咪拆羅,無聊!」,冷漠如此,頓感語塞。

    的確兩個月來的觀察,大部份人對此題目只有兩類反應,一是佔大多數的「不知情者」,二是知情而接受者,接受者又有「欣然接受」和「無奈接受」兩種。很陰謀論地想想原因,第一,政府的輿論控制成功了;第二,那個新天星的「懷舊」概念也偷換成功了。

    先說輿論控制,香港最多人看的無記,印象中甚少報導舊天星的事,亦沒有做專題探討。反觀亞視與有線在820或之前See搞的討論會都有派記者採訪,亦見有做專題。但亞視與有線的新聞專題,有多少人看呢?倒過來說,如果無線用十分一撐阿嬌的力去反對清拆天星,你想想會怎樣?無記是很多香港人的眼同耳(很悲哀…),控制無記,立即可以蒙蔽「不知情」的大多數。

    而知情者,很多都偏向認同「清拆」是既定事實。很多人表現無奈,其實打從心底裡沒有想過要站起來爭取。他們好像忘記了天星同皇后碼頭是公物,政府決定清拆有沒有問過我們?

    欣然接受的人,以乎都比較受落新天星作為補償,所以有諸如「舊天星無乜特色,又舊,有乜好保?新天星幾好呀,又新又靚,我去迪士尼個車站都係咁上下樣」的意見,更偏激如「你咁鍾意懷舊,依家起個再舊D俾你懷飽佢」都聽過。初時我都很氣憤,不過冷靜下來,反而係佢地身上見到幾年前既自己,思想單一,被大眾媒體所蒙蔽。「發展是硬道理」的思維,仍然緊釘在普羅巿民心裡面,而大眾媒體的報導如過眼雲煙(甚至雲煙也不給你看),不要說vision同insight,連有用的Facts都甚少供給,只會給你「舊聞」和成為既定事實的假像。

    我明白學習是需要過程的,很難一下子改變其他人的想法,只好慢慢一點一點,動之以情,說之以理。貴Blog是很好的示範,在下會多多推介的。

    我心裡面始終覺得,一日未拆,一日還是有機會的。努力。

  15. Stannum says:

    接到星島記者的留言,希望轉載本文,如果真的刊出…原來,二十年的時光之後,我的文字又是出現在星島。

    Ham :很高興你欣賞這一篇,聽見你複述出來的各界意見,實在令人啼笑皆非。如果大家記得七十年代,六十年歷史的尖沙咀鐘樓可以保存;但三十年後的今天,半世紀歷史的天星鐘樓反而一點咨詢都沒有就決定要拆。保護舊建築的政策,不進反退。唉。

  16. sidekick says:

    Ham, 請容許我跟你說聲謝謝! 🙂
    因為你幫我證明了我的留言並不是”空留”~

    Stannum, “奇蹟”終於發生了! ^O^
    由search engine 而來的留言, 星島的邀稿~
    never say never, right? 😉

  17. Stannum says:

    Sidekick :見到搜尋器帶來的討論,真是很高興……還是你說得對!

  18. Stannum says:

    收到星島日報記者的電郵通知:本文的撮要於今天(九月八日)香港版星島日報的每日雜誌刊出。各位,請多多留意!

  19. sunnychanorg says:

    不單是新中環天星碼頭的「復古仿維多利亞風格」設計很有問題、維園的「甚麼都不是的仿維多利亞風格」兒童積木公共圖書館有問題、現在街道上的「仿維多利亞」電燈柱、沙田的「仿中國傳統四合院佈局」的沙田文化博物館,都很有問題。

  20. 公園仔 says:

    棧主,要替你留一份報紙嘛?

  21. Stannum says:

    公園仔:謝謝你,已電郵回覆。

  22. Stannum says:

    Sunny :我未見過文化博物館,剛剛上網一找,真係同中央圖書館一樣,咁得人驚呀!!!

  23. Ham says:

    stannum : 其實北京搞奧運都只是表風光,近期翻新舊城區的舉動,已經引起很多不滿,塗脂抹粉的地步竟然去到用玻璃纖維扮瓦頂!甚麼叫迪士尼化?這就是了。

    近來看了一些關於梁思成當年保護北京古城的事蹟,他當時的弧獨和無力感,想不到六十年後的今日,竟然又再隱約地感受到。

    舊不一定殘,不一定要拆,在乎你有幾想保護,比撒斜塔都做左幾百年「危樓」;新不一定好過舊,以新扮舊,更是無聊之極又浪費資源的行為。恕在下不能接受那個所謂新天星,不能認同那個迪士尼式的奧運。

  24. Ham says:

    sorry ,貼錯了,這裡才是 : 玻璃纖維扮瓦頂

  25. Stannum says:

    Ham :我之前提到北京奧運,是指各個主要場館,並不是指北京城內為配合奧運而進行的所謂「翻新」工程。這些其實不應該算成是奧運的一部分,如果因此而將奧運說成迪士尼式,我覺得有點偏激。

    尤其文中亦提到,以前連外賓到訪,已經可以觸動類似的翻新工程,我想,實在毋須算到奧運的頭上,這只是當地政府某些官員對任何大場面的機械反應。

    我想,整理一下舊城區是應該的,始終,如果你的家有重要客人到訪,也會收拾一下吧。但如果照你提供那篇《我如何失去家園》的文章所述,施行的方法卻很有問題。衚衕裡最有特色的就是青磚,應該是以清洗,恢復原貌為主,而不是將磚縫塗掉,再畫上假磚縫。不過,如果原本的牆已因日久失修而滲水至無法修補,又當別論。

    當年已經是重量級人物的梁思成(他當時是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副主任,主持設計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多方奔走,保護北京城牆依然失敗,反映了社會上對建築認識不深,中國歷代對建築設計都是以「工藝」甚至「工匠」來貶之,建築藝術並不如西方般與文學、音樂、繪畫齊名。五十年後,中國內地普遍仍是如此,官員有如此思維,也實在並不出奇。

    北京奧運場館的特別之處,是在於建築群是近十多二十年的奧運裡,奧運建築中最願意接受走在時代尖端設計的一次。我覺得2008年的奧運,就應該以2008年當代的設計為主。奧運主場館的奧運公園,實在是新美學思維的最佳實踐地,因為週圍都可以是互相配合的新場地。我極之慶幸,我們沒有見到有如香港文化博物館般的仿傳統設計!

  26. 華利 says:

    棧主,多謝你的文章,我就是想看這些。我膚淺,只知道只看過胡恩威寫香港建築,但其實很危險,因為只聽一人言,眼界很容易變得偏頗。聽多點「內行人」講,才可以看到不同而且專業的觀點。

    這星期上課,談到這個政府訂定政策,只考慮 economic significance,現在還好會再考慮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但好肯定從沒有也不知道要想想 cultural significance。這個我想在外國尤其歐美國家是不可能的(如果要起什麼,就算私人發展才可能可要在市議會討論幾百回合)。根據這個政府的思維,拆,我想十年八年內還是這樣。除非,例如某某跨國大企業因為需要香港保留舊建築才有錢賺,卻因為香港咩都拆哂而不來投資,因而影響 economic significance,撞了板,政府以至整個社會可能才會想一下。

    說到現代主義建築,從前我不太會欣賞,覺得很普通,但現在卻感覺到其簡潔樸實的美感,例如皇后大道中和下亞厘畢道交匯的政府合署,某些頗舊的中大建築物,甚至在電影看到外國不太高也不是豪華的 apartment,四四方方,是沒有什麼跨張或俗豔的粉飾,卻是實用簡潔,很美。

  27. Stannum says:

    華利:之前你提到胡恩威的《香港風格》,我訂了來看,昨天剛剛收到。發現書中把我上面文中用來做例子的香港文化中心批評得體無完膚,甚至比作公廁(頁一五四~五)。

    記得我離開香港之前不久,文化中心才落成,當年未唸建築,也只去過一兩次,細節方面印象不深,但廣場和與週圍建築物的配合其實都不錯。我最喜歡的是將文化中心的牆當作鐘樓的背景來看,簡單的外牆不會搶了鐘樓的鏡頭。

    文化中心設計於 1974 年,隔了十多年才興建。可能不少人以八十年代末的眼光來批評,例如認為要增加大堂採光之類;但其實類似的設計差不多是七十年代的標誌,例如同期的倫敦皇家國家劇院,大量採用深茶色玻璃(記得舊山頂纜車站嗎?)及將大廈外牆玻璃減少(有說這與當年燃油危機有關,幾年間大家恐慌性地害怕大玻璃,怕採光太多增加冷氣耗電量)。對岸的會展是八十年代作品,燃油危機已過,玻璃和冷氣技術亦已改良,不再需要以深色和縮小來節電,轉而重視室外景觀的引入,以及室內室外的連貫性等等。所有的設計人,其實都給當時的思潮和設計概念影響。

    我覺得批評一所建築時,應該嘗試以設計當時的建築理念來考慮。當然,例如今天覺得採光不足是事實,但如果說它是九流設計,就似乎對當日的設計者有欠公允。同樣,我們今天設計些甚麼,大概不會希望看到三十年後,後人以今天沒有可能想像得到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設計是幾多流吧?

    不過話說回來,書中很多其他觀點,我其實是很認同的。

    我想,九七前的決策者,來自對 cultural significance 較有體驗的地方,雖然他們有權在手可以對此不理,但總也對此有點考量,就算自己不懂,也會知道自己不懂,去虛心諮詢專業人士。香港社會土生土長的朋友,普遍沒有類似的想法,高官們當然也沒有,如果沒有記錯,中央圖書館設計方案就是高官一己喜惡的選擇。例如八十年代重修快倒塌的元朗大夫第,如果發生在今天,不知道政府會否插手保護呢?

    「私人發展可要在市議會討論幾百回合」,我在澳洲工作上日日頭痛頭痕的,就是這個,唉。

  28. 華利 says:

    喂,你篇留言其實可以係一篇文嚟喎,唔好浪費!

    講起胡恩威談文化中心,公厠外牆見仁見智。不過有一點好值得想想,就是他批評文化中心沒有開放窗門,「浪費」了維港景色。我聽一些朋友的外國朋友說,為什麼在文化中心不能看到海景。一個外國人,不用有什麼建築知識,對於看不到海景很本能地反應,我感到很驚奇。其實我很贊同這個看法。我從來沒有想過這點,是否已被香港的高度密集美感不足的建築弄得麻木了?

  29. Stannum says:

    華利:留言越寫越長,不過,要貼作文章,我覺得上則留言的論點比較浮,沒有求證過,只憑記憶印象來寫,不夠嚴謹。尤其我覺得這本書寫得不錯,無意開文來 crit ,只是因為你提到他,才說一點點。

    表演場地與景觀,又是有趣題目。因為表演場地主要功能是供人看表演,在表演廳裡面當然不希望看到美麗景觀而令人分心,所以看到美景的地方,只能限於大堂、餐廳、中場休息時可到的地方等週邊空間。

    劇院建築,不同於住宅或商廈,可以供人坐上一天觀景,傳統上都沒有特別美景的。如果能夠設計到等人時,中場休息時都看見美景,當然是一個 bonus 。

    也許你不是給美感不足的建築弄得麻木,而是一路步行到文化中心都已經看飽了維港景了吧?

  30. 華利 says:

    看飽了,或許吧。

    其實我覺得你一直回覆的看法,加以整理或再查證,或用澳洲的例子等等,可以講講文化中心或其他相關東西。至於評書嘛,我倒想聽你講多點建築多過書評。

  31. Ham says:

    小弟上面的回應可能是憤憤不平了一點,但我相信自己絶不是無的放矢。

    現在北京的狀況就像是一個肺朥病人,一家之主竟然替他報名去比賽舉重,還耗費百萬家財,找外國名師為他訂造肌肉外衣,買金錶鑽飾,但對其人的虛弱體質郤置若罔聞。比賽臨近,不是讓其人沐浴更衣,而是在蓬頭垢面之上硬裝一個哈哈笑面,這樣子上台,怎能不出丑人前?

    北京近年面對沙塵暴、水源問題,老城區公共衛生設施不足,還有公民意識不強的問題,統統沒有得到根治。只是粉飾外牆,可以蓋得住多久?

    再說那些甚麼鳥巢的巨型建築,花肖外型之下浪費了多少鋼材?工程嚴重超支到中央不得不喊停。其實老老實實的來個整齊俐落不是已經很好了嗎?

    看看安藤忠雄的設計吧,大外型看似簡潔,郤在細部下工夫,用的住的在裡面覺得舒服就好。大家批評文化中心,除了垢病其蝦肉色厠所瓷磚外牆,還有批評面的觀眾席,為何要造到這麼窄?為何不用好一點的物料?坐都坐得不舒服,外型如何美倫美又奐又作何用呢?

    有學者研究過中國的傢俱建築外型,直到宋代都是小巧樸實用為主,隨著後期國力漸衰,外族及外國文化的進入,美學上反而愈發浮誇,大龍大鳳,分析指這是「虛」,是欠缺自信的表現,體質愈虛,愈要裝強。

    打腫臉充胖,好歹還是自己的臉;拿人家的面具來裝強,只可說裡外不是人。

  32. Stannum says:

    Ham :絕對不認為你無的放矢。也認同你這篇留言提出的很多建築以外的問題。我一直很羨慕其他站,十分渴望的就是你這種可以討論甚至爭拗的留言!至於是否應該在北京舉行奧運,最新的經費運用等等,我實在欠缺資料,沒有辦法可以分析。

    不過舉辦奧運,至少訂了一個帶有時限的目標,對你提出的問題都至少需要著手處理,雖然處理方法未必正確,也不一定能夠達致解決,總比沒有好。難道你認為他們申辦不到奧運,預算就會落在你提出的這些問題之上嗎?而且,也看到不少籌委會到外地要求華僑捐款建設游泳館的消息,這些建館的金錢,可以來自其他贊助,轉播費,捐款等等,並不全來自國家預算,所以如果不辦,這些額外的錢本來就是沒有的。

    之前對北京奧運建築設計的欣賞,單純是以設計本身出發,尤其是作為奧運,應該有世界性的視野,如果還是囿於設計是自己的還是人家的,我覺得太狹隘。

    我兩年前寫過有關鳥巢的,當時有資料指原本當局提出的預算是40億,但經修改後造價只23億。不知道你說的超支停工是超哪一個預算呢?鋼材都是支架,我不明白為甚麼你會認為是浪費?尤其是最初的設計是有蓋的,上層看似多餘的支架是用來承托屋頂。

    現在因為要縮減預算,刪除上蓋,卻令到將來場館每一年能夠使用的日子減少,例如下雪時便未必能夠使用。造成另一種浪費。

    我很喜歡安藤忠雄,但整齊利落下那些細部工夫,其實是很高成本的,分分鐘比你所講那些花俏外形更貴。

    你提出中國傢具建築一段,我句句同意,唯一不同意的是「外族及外國文化的進入」這一句。中國吸收外國文化最多是漢唐盛世,只有不怕文化交流,兼收並蓄,方能強盛。而你提出的宋代以降,其實是排斥外來文化,自閉鎖國的時代,一邊積弱,一邊卻自大,才是衰微的原因。

    Ham 呀,我整個午飯時間就花了45分鐘寫這個來覆你呀,現在要捱麵包啦!慘!

  33. Ham says:

    哈哈,不好意思打擾你的午餐。愚見受板主重視,實在非常榮幸,在下也挺享受這裡的討論氣氛。

    不是說鳥巢一文不值,可能是它的比例太大,耗費太多,也可能是它在外型之下還是外型,欠缺一點足以服人的深層理念。或者是出於恨鐵不成鋼,是中國還未準備好,時機未成熟,配不上鳥巢。

    技術的事我不懂,但從新聞片段所見,超巨大的鋼樑不規則地縱橫交錯,一直伸延包裹到觀眾席頭頂之上,其橫樑壓頂之勢,勘稱觸目驚心。在下很layman的反應是:「有需要這樣做嗎?」作為天篷頂為甚麼不用輕巧的物料而用巨大又密集的鋼樑?又厚又密集的鋼樑篷頂用途又是甚麼呢?

    設計ABC第一課,老師就教我們不要「為設計而設計」。我只知一個沒用途的設計,不能算是一個好設計。在我無法理清它的用途之前,我不敢說它是好。

    聽說從工程學角度,世界上沒有不能完成的工程,只在乎需要投入多少時間和金錢。而在奧運短短八年的籌備時間,金錢更加需要以幾倍的幅度投入。可憐溫家寶早前還聲嘶力竭告訴國際,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應不應拿42億民脂民膏去換「新奇」二字呢?(閣下都認同,那鳥巢連「美觀」都談不上)鉅大工程金額和大筆捐獻之間有沒有利益交易?有沒有貪污受賄?不得而知,反正現在國內甚麼事也可以發生。

    一直擔心國內變成「萬國建築試驗場」:舊區大片大片剷平,換成一座座不理美醜,不顧環境配合,不理在地居民感受的所謂「地標」。可惜近十年上海、北京的發展正正朝向我擔心的方向前進。

    文化交流是好,但交流和學習不代表對自己文化和特質的揚棄。中國繩結、剪紙一向是細比例的小品工藝,放大一百萬倍,還有沒有原來的氣質呢?我提安藤忠雄,因為喜歡他在現代主義簡潔外觀下,仍然在致力在細節保有東方小品式的美學精神,這也是中國古已有之的特質之一,可惜近代都以粗淺浮誇的設計取而代之。外形假而大,精神內涵郤空空如也,如果鳥巢是對現今中國文化的調侃,我倒也十分同意。

    胡恩威說過建築是「權力的遊戲」,尤其見諸於大型地標,公共建築等。這些大型建築直接反映一時一地管治者的思維和審美觀。有人說好討厭中央圖書館,恨不得放炸彈除之後快,但理性告訴我們若將之保留,好處是可以告訴後人香港有過怎樣庸碌的管治者。

    同樣地,我們希望保存一個真實的中環天星,除了保存歷史的痕跡,還希望保留文化多樣性,讓他日我們的城市浸泡在迪士尼式夢幻奇觀的同時,仍然可以時刻提醒自己,香港曾經有過一個克勤克儉的時期,有過一個簡潔實用同時又世界知名的公共設施。

  34. Stannum says:

    Ham :謝謝你再來談,這討論氣氛其實是不錯的。如果在某些地方,也許已經變成罵戰了。

    我想我們大概都無法說服對方吧。其實最初談天星,都只是以純建築或規劃的美學及用途這些角度出發。因為如果要滲入討論社會性的話題,會讓本來要談的變成次要了。

    舉個例,今天我們覺得故宮偉大,建築精美,但建築時耗費的金錢及人力物力,當然無可避免地包含民脂民膏。無論金錢來源如何,其實應該獨立與建築美學的評價之外。例如你對鋼樑的評價,就差不多等於問:為甚麼故宮柱上面為甚麼要雕如此精細的龍,畫上去不是更容易,更便宜嗎?一樣都是龍嘛。

    鋼樑的設計,我找不到實際數據和資料。我只憑初步猜測,我覺得並不算多和密集,例如一間普通的木屋,承托鐵皮屋頂的木樑,就已經是這樣,如果比較一下,你還會認為鳥巢的樑特別密集嗎?也許你見慣位於天氣較暖的城市的其他體育館那些綱索,但如果用鋼索和輕巧的物料,就不容易承托到積雪。如 1976 年加拿大 Montreal 奧運場館,要建一個有高又大的石屎柱方能吊起屋頂,使場館可以全天候使用。物料相比鳥巢,肯定更多。

    當初設計時,主辦當局要求有頂,又給予 40 億元預算。這些主導了場館的設計,對於設計者來說,有多少預算,當然會用。後來想減少成本,刪除屋頂,但樑又已經在建築中,整體設計已經難以更改了。把這個算到設計的頭上,我覺得有欠公允。

    奧運的支出當然多,但以中國國力,應該不應該舉辦奧運,已經超出我能力能夠討論的範圍了。不過,奧運是應該有兩盤數,一是籌委會的,二是國家整體旅遊、經濟上、基建建設等等被帶動的利益。民脂民膏,如果不用在奧運,不見得就會用到你認為適合的地方上。奧運工程僱用了極多工人,開創了多少職位,材料供應等等,幾十億元,這些錢不是倒了落海,而是留在經濟體系之中,這些工人又再消費,令經濟發展。

    鳥巢結構才剛完成,細部仍未竣工,你又何以見得細節上沒有東方小品式的美學精神呢?這,也許要等等,到全面完工,才可以批評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