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木

記得兩三年前公園仔寫過六本木山,還在參觀建築展覽時想到了我。他聽說過,這個重建項目把商業、藝術、文化和旅遊的元素成功結合,甚至值得西九借鏡。

這一篇文章我記在心中,一直都想親身去看看,來到東京,連銀座、新宿都還沒有去,就先到六本木新城參觀了。

六本木一度是紙醉金迷、治安不靖的夜生活地區,但自從這個巨型重建工程於幾年前完成後,整個區域的社會生態都改變了。這一帶,本來是地勢起伏不平的舊區,而業權亦分割成五百幅地。發展商花了十四年收購,規劃,申請才得到政府批准發展。他們其中的一個目標就是,將這裡變成東京的文化心臟。這不是來自政府的提議和要求,而是發展商自發地提出的。而建成以後,見到發展商將租金潛力最高,景觀最美的頂層闢作文化藝術用途就證明了,這不是為了取得更大的地積比例而拿出來的,有如時代廣場休憩用地的那些花招。其實將文化產業與地產發展相結合,能夠提高整個項目的檔次,如果利用得宜,完全就是雙贏的結果。相反,香港的西九,發展商方面視文化產業為政府附加的包袱,而很多輿論和文化界卻視地產項目為洪水猛獸,以致西九這幅地荒廢多時。

IMG 2624IMG 1954

作為綜合文娛藝術區,六本木新城是頗成功的。這裡包括了十三座大廈,除了文藝設施之外,有800個住宅單位,230間商店,超過300萬呎寫字樓,東京君悅酒店以及真正的公眾休憩用地。我在一個時晴時雨的週末到達,室外的廣場依然熱鬧非常,而朝日電視台的露天表演場地亦因為舉行演唱會而人山人海,商場的店舖也頗有特色。不過,當然,我的注意力都卻集中在森大樓之上,因為它有位於53樓的森藝術館,52樓可以眺望東京全景的三百六十度觀景樓層。

IMG 2007IMG 2637

購票的時候,傻傻的我竟然問售票員,有沒有建築展覽的票,經過語言不太溝通的對話以後,才明白他在告訴我,那個不是常設展覽,三四年前已經完結了。

上去後我發現,原來現在的展覽是來自倫敦 Tate 的 Turner Prize 1984-2008 回顧展,令我十分興奮。看完了展覽後,看見了一條長長的人龍,原來除了原有的52樓有如水族館的 Tokyo City View 之外,他們更將本來只用作直升機場的天台也闢作了露天的瞭望台,四月底才剛剛開放!東京的夜色比京都和大阪的規模更大,可惜他們要遊人將大背囊放到他們的儲物櫃裡 ,我只能帶了傻瓜機上去,因為ISO 不夠,加上大廈受風力影響,照片都拍得有點移動感。不過,能夠不隔玻璃,直接看到東京夜色,實在令我喜出望外。

IMG 0510IMG 0506

錯過了建築展覽,卻給我碰上別的好節目和天台瞭望台。也許,錯過了一些東西,會是得到另一些更好東西的先兆吧?

5 Comments Add yours

  1. 公園仔 says:

    我也沒有上過天台呢。能在戶外眺望東京夜色,好羨慕。

    有得有失,這就是人生囉。

  2. Stannum says:

    黃昏時分,景色真的好美。不過,雖然已經是夏天的五月底,天台因為當風,很凍呢!

    其實此行我覺得好好彩,夾在兩次6-7級地震中間,也能夠欣賞到開放不足一個月的天台瞭望台,和趕上 Mobile Art 的開幕。

  3. etranger says:

    我都幾lazy
    5月住在tokyo tower 15分鐘之隔
    都冇過去
    只係晚晚行番酒店時遙望之

  4. orangutan says:

    噢, mori 有露天瞭望台,真好。我去的時候,隔著玻璃,照片都拍得很失敗。而且,記憶中,入場費好像頗貴。

    再去的話,一定會到 Park Hyatt 坐坐,感受一下《迷失東京》的滋味。

  5. Stannum says:

    Etranger :你去公幹,我去旅遊,當然心態有點不同,不可以說懶吧。

    Orangutan :露天瞭望台只啟用了幾星期,我都自覺幸運呢!入場費 1500 日圓,包看展覽,都不算太貴吧。哈哈,也許待我到 Bill Murray 的年紀,才去試試《迷失東京》的滋味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