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浮生路》,就像有一根魚骨哽在喉嚨裡般,花了很久的時間也不能讓這感覺消失。
因為兩位主角,這齣戲註定要跟《鐵達尼號》連在一起。可惜的是,如果想看有如前作般蕩氣迴腸的愛情,很抱歉,《浮生路》完全不是這樣的一回事。《鐵達尼號》是一段沒有完成,從歐到美的航程;《浮生路》說的,卻是一個根本沒有成行,預計從美到歐的移民行動。看《浮生路》,總是令我想起第二次進電影院看《鐵達尼號》的情景,我為了約某個她而假裝仍未去看,但當日開場時卻胡思亂想,看著故事絲毫不差地重現眼前,不知怎地想到了人生的宿命,人的相遇相交總是如此神奇,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也許就只有生活下去,靜待未來人生一頁一頁的揭曉吧?
《浮生路》卻沒有讓兩位主角 April 和 Frank 的人生逐頁揭曉。觀眾在看他們熱切相遇後,一下子就轉到多年以後他們結婚生子,過著眾人一般的生活,也看到他們之間的矛盾爭吵。
April 覺得他們的不快樂都是源自沉悶的市郊生活,認為 Frank 為了建立家庭而埋沒了自己。她忽發奇想,提議全家移民巴黎,由她養家,Frank 到巴黎追尋自己的夢想,儘管大家都不太知道他的夢想是甚麼。我剛剛入場時有點遊魂,只留意到二人邂逅時 April 想當演員,但 Frank 的理想究竟是甚麼,好像完全沒有提到。
現實中 Frank 對工作不滿,覺得自己步了父親後塵,一生替大公司打工,但至少覺得自己有能力養妻活兒。而 April 在地區劇團中,終於意識到自己演戲天份有限,於是便將追尋理想的夢投射到 Frank 身上,覺得他們的人生,他們的關係到了巴黎就可以得到挽救。Frank 最初也為這個旁人認為瘋狂的想法而雀躍,但當上司突然對他賞識,而 April 又突然再度懷孕的時候,他就打退堂鼓了。這個決定令 April 大失所望,也造成了最後的悲劇。
April 與 Frank 最大的不同,在於 April 知道自己所追求的,而 Frank 卻對自己的理想摸不清。April 將成為演員的夢想放棄後,就轉移去幫助 Frank 達成他的夢。但是,雖然 April 一直以為丈夫是因為跟自己建立家庭而放棄了對夢想的追求,但其實,Frank 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
這個差異,就造成了 April 接受不了現實生活,但 Frank 卻逐漸安於現狀。一旦要把未知的巴黎,來跟身邊已經擁有的穩定生活來比較,他就選擇留下來了,因為,巴黎根本沒有一種他渴望追求的東西。
我猜我比較似 April,很年輕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想要甚麼,工作,感情我都有一幅理想中的草圖。我可以努力去尋找,但得不得到卻很大程度是命運的安排。發生甚麼事,似乎我也會拿來跟這幅圖比較,當兩者之間有差距時,我總是會覺得有所欠缺而覺得不快樂。雖然有時我會說自己「不知自己想要甚麼」,但我真正的意思其實是「不知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夠實踐那幅很清晰的草圖」。有時,看見其他人可以輕易地覺得滿足,可能是因為他們比較像 Frank ,他們沒有一個實在的理想來作比較的標準,只要他們的際遇令到他們覺得 OK,就可以覺得安安樂樂地生活下去了。
想到這裡,我發覺魚骨就是:我應不應該放棄我守護了很久的這幅草圖。
要消除哽喉的感覺,我應該將魚骨吐出來,還是要吞下去,任由它保留刺痛腸胃的機會呢?
延伸閱讀:很奇怪,還未讀到女性網友觀點……
香港仔公國—容不下瘋子受不住變革
聞見思錄—現實總難面對
網絡暴民—絕對空虛的浮生路
延伸收聽:
我不快樂╱梁靜茹
曲╱潘協慶.詞╱潘協慶╱李焯雄
整個世界都在變 你是不是也變了
如果一切重新來過 還會不會再犯錯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的看我 問問我想要什麼
我要的其實不多 但最近我很不快樂
如果能習慣沈默 我或許就不難過
如果不是真的愛過 我又何必太執著
為何你從不懂我想些什麼 你只是太愛閃躲
我要的其實不多 但最近我總覺得
不快樂 我很不快樂 有一種想哭的念頭
卻又說不出那是什麼 我就是覺得
不快樂 我很不快樂 寂寞好像有填不完的缺口
你說你愛我 卻只是很少過問我的感受
如果能習慣沈默 我或許就不難過
如果不想再挽回什麼 我又何必太執著
為何你從不懂我想些什麼 你只是太愛閃躲
我心裡有個角落 你從不曾在意過
不快樂 我很不快樂 有一種想哭的念頭
卻又說不出那是什麼 我就是覺得
不快樂 我很不快樂 為什麼愛情會這樣的寂寞
你總說愛我 可是又從不走進我的生活
整個世界都在變 我是不是也變了
我一直懷疑 April 知不知道自己想做甚麼 (Frank 就不用懷疑了…) ,不過給你這一說,她心中也真的可能有個譜,完成不了的譜…
也有人分析說,如 Frank 的才能真的是 Sales,那麼到巴黎這個語言不通的地方,也可能真的會被埋沒
女網友也有:
Revolutionary Road – 劇力萬鈞, Revolutionary Road(回應中也有林燕妮的評論), 浮生, 浮生路
有女性寫此戲呀:
http://soleilmaki.blogspot.com/2009/02/revolutionary-road.html
寫到很多我沒留意的小節。
我亦有認真諗過『沒有理想, 不可以嗎?』
反而我唔係好明, 點解一定要有理想?無理想, 過唔到活嗎?代表我o既人生一無是處嗎?
我相信命運, 相信我所做o既一切都係命中注定。所以, 隨遇而安吧!唔好同自己過唔去。
Jacky ﹕我覺得 April 應該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只是不了解╱不願意去相信丈夫根本沒有甚麼理想。 Frank 的才能何在,電影中著墨甚少,說到推銷才能,比起 Kathy Bates 那般吹牛說謊說到連自己也真的相信,還差好多班。
Jacky + 公園仔:謝謝提供女網友連結,看來我要多看一些新 blog 了。她們的觀點好像跟男人的頗為不同。
一條:如果真的相信命中註定,大概有沒有理想,開不開心,要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也都是註定的了吧。擁抱著那幅圖畫二十多年,可以開始思考該不該放棄,對於我,已經是十分不容易開始的一步了。
我想看這齣戲,正盡一切努力避開所有影評。所以文章先跳過,看過戲後再看。 :p
因為從細至大有好多好多 Déjà vu o既經驗, 所以我非常相信命運。
努力吧。
我觉得 April 可能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她情绪低落,对现状不满,去巴黎目的只是逃离现在,至于去的是不是巴黎或是 Frank 究竟要干什么,她完全没有 ” 一个草图 “.
不满现实,追求理想都是对的,关键是以什么方式实现.象这种海市蜃楼的计划,还是不实现的好.
影片并没有描写两夫妇决定要离开后对未来哪怕是一丝一毫的筹划,了解城市,查阅资料,这些不是更重要吗?反而他们纠缠的是要不要离开.如果真的要出类拔萃,为什么在这里不可以?而一定要巴黎?
至于栈主的草图,我始终认为是不该放弃的,但既然是草图,总是需要必要的修改和调整才能成为最好的画面,人一生的目标也许就在如何把这幅草图尽力修好画好.
也许很多人羡慕你有一个草图呢!
終於看了,也寫了看後感。棧主介紹的歌,真的很像 April 的心情。身為梁靜茹的歌迷,居然沒有聽過這歌,讓我有點汗顏。 :p
其實可能April 也不知她想要什麼, 從一個演員移居到到彼邦去當秘書, 是否真的如她那張草圖呢?
那根魚骨是吐出來還是吞下去, 其實我們是否在心裡計數呢? 在衡量那opportunity cost, 像Frank? 但大多數女人, 會否像April 一樣, 憑直覺, 那一剎的”感興” (或衝動), 就想飛去巴黎呢?
人長大,草圖也會隨之而改變罷,變得更細膩,更豐富。三十歲的睿智總足夠修改二十歲制定的初稿,只要我還繫着守護它的牽絆,我的口袋裏還有足夠的青春。
另一邊廂,死守以往的憧憬,我怎對得住歲月留下的智慧呢?互勉之。
如果 APRIL 患的是抑鬱症,看來我也需要看看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