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以後,常常思考教養的課題。
身處於西方發達國家,被物質的世界包圍,想要教養出一個非物質孩子,殊不容易!近年在社交網站上看到不少家長的教育方法,令我目定口呆。例如:
- 為孩子搞盛大生日會,然後把收到的禮物堆在一起,拍張「禮物山」照來炫耀
- 孩子的相片,會倣效時裝雜誌將身上衣物的名牌子(甚至價格)一件件列出來
- 一有空就帶孩子逛商場,教導孩子一「拍」付款,購買大量多餘的衣物和玩具
- 帶領孩子收集推廣活動的無用贈品,甚至特別要求朋友去光顧,幫手儲齊一套
- 讓孩子瘋狂愛上某些卡通人物,打扮衣飾擺設甚至連日用品也以該人物為中心
讀過刊登在美國兒科醫生期刊的研究,指出小時候著重物質的人,長大後對人生的滿足感較低。另一研究甚至認為充滿物質的生活會影響日後的人際關係,更會增加患上抑鬱症的機會。
這篇網上文章提供了教養一個非物質孩子的十個貼士:
- 跟孩子多相處。不要令孩子習慣父母用禮物來彌補不夠的相處時間。
- 生日禮物或聖誕禮物要適可而止。與孩子共度開心好玩的一天其實更令他們難忘。
- 以身作則。父母一定要身教,當爸爸有多架名車,媽媽滿櫃名牌袋,出外旅遊要住五六七星酒店的時候,又如何教導子女要節儉呢?
- 讓孩子知道不是每個人也擁有他們已經有的東西。但那些人也能夠生活得很快樂,讓他們知道物質並不等同快樂。
- 教導孩子理財。令他們知道節儉、量入為出的好處。
- 控制孩子收看電視、網上短片的時間,減少宣傳廣告的影響。
- 減少物質獎賞。孩子達到某個目標,不用買禮物來獎勵,而是讓他們選擇下次出外的活動、用餐的地點等等。
- 越年幼開始培養,越能夠令孩子明白。
- 教導孩子幫助別人,鼓勵他們自己選擇多餘的玩具送給更需要的人。
- 灌輸物質與快樂並無必然關係的思想,令他們不會以為擁有越多就越快樂。
我成長在一個可以說是富裕的家庭,因為爸爸做奢侈品的生意,年紀很小時我已經知道宣傳背後的真相。我見過吹出來的名牌子和那些奢侈品的真正價值,令我每每看見任何宣傳就先抱著不信的角度去看。
成長階段,我在一間算是名校的津貼中學畢業,我的同學或年紀相若的校友中,有上市公司主席的兒子、有星二代、亦有內地新移民,或住在公屋的藍領階層。誰人在校內都沒有任何特別的待遇,校風也比較純樸,不會比家勢。沒有人考究別人上學時坐的是否頂級名車。
我的兒子出生在澳洲,教育比較兩極化,一是人人皆能免費入讀的官立學校,另外就是兩三萬澳元一年學費的私立學校。官立學校之中,有少部份為選拔學校,要待升中學時經過重重考試才能入讀,其他普通按住址收生的官校,質素就真是馬馬虎虎了。要找一間如我母校般,有來自各階層同學的好學校,似乎很難。就算我母校的辦學團體在這裡搞的學校,每年也要收兩萬多澳元學費。
我家所屬地區的公立小學質素普通,要把孩子從小送進入比較好的學校,大概只有私立一途了。可是,到時他的同學都是來自付得起學費的家庭,不知會否有一個崇尚物質的氛圍呢?也許,現在就要開始實行上述的貼士,希望他能夠抗拒他人的影響吧!
您好,很久沒留言了。看到這篇,忍不住想說點教孩子的感想。
不辦生日會,不看電視,不逛商場等等,都是我們的基本守則。兒子現在四歲,仍未太瞭解「錢」這個概念。我想,在外國,要把生活和物質分離,應該比在香港等城市容易。我也很怕回到那個商業活動無處不在的社會。
有時候,覺得自己是把從前接受的一套,反過來灌輸給下一代,希望他從小明白金錢不是最重要,學業成績不值得追求。不知道這算不算也是怪獸家長之一?
Orangutan ,你說得對啊,有時我也在想,我們的一套是否就是最好的一套呢?當然不是,但是孩子生於我們的家,作為父母的我們就只能用自己認為對的一套去教導吧?畢竟,人的認知都是給自己的經驗限制著的,不是嗎?
最近读一本书叫Marva Collins Way 很赞,说的就是小朋友的教育。教育学系的教科书但却非常适合年轻家长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