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七

在我的回憶中,逢七的年份都有種清新的感覺和氣味,人生中有點新發展。 1977,幼稚園畢業後的暑假,升進新的小學。 1987,升中五的暑假,讀了不少小說,看過畫展,投過稿到報紙,第一本自己有份設計的校刊誕生,入選學校辯論代表隊,來過澳洲一趟後,父母申請移民澳洲。 1997,外婆去世後重整心情的年頭,第一次去歐洲作建築之旅,工作上第一個自己的 project。 2007,家裡裝修完工,回港時第一次跟網友見面,換了一部日後成為我結婚花車和接孩子出生後回家的新車。 2017,將來又會如何記載呢?

矇查查換腦記

幾星期前用了五年半的 iMac 突然死亡,boot 不到機。其實,去年大約這個時候也試過類似的情況,拿去維修後換了硬碟,重裝軟件之後又回復正常運作。可惜,維修公司今次檢查後回覆說是主機板的問題,實在不值得再修理了。 其實這部電腦是我有生以來用得最久的一部電腦,以前我的電腦一般都是三年換一次:1985>1990>1992>1995>1998>2001>2005>2008>2011 ,這次這部 27 吋 iMac 的壽命已經差不多是雙倍了。 舊的不能修理,新的要買甚麼好呢?看看新的 iMac ,27 吋要三千多澳元,要裝夠16GB RAM 讓我可以用建築繪圖軟件,價錢更破四千,至於頂級機更要超過五千澳元!且慢,2011 年我買舊機時差不多是頂級配備,也不過是剛過三千元,為甚麼貴了這麼多呢?想了一陣子,才想起 2011 年澳元比美元更強,今天一澳元才兌 75 美仙。以澳元計加價三成以上,也屬合理吧。不過,合理還合理,我願不願意用四千多元買機卻是另一個問題。 五六年來,因為用的繪圖軟件沒有 Mac 版,於是要用 Bootcamp 裝到 Windows 上使用,久而久之,大部份時間都在 Windows,Mac OS 反而成為陪襯,久不久才用一次。既然 Mac 這麼貴,不如就找一部 PC 回歸 Windows 吧!這些年來用慣了一體機,也習慣了 27 吋的屏幕,其他基本條件就是至少 16GB RAM 和 2TB 硬碟,最好有 BD 碟機(這幾年一直最不滿的就是 iMac 沒有 BD 碟機,只能靠插外置機來讀碟!)。 在網上尋找,看到有 27 吋一體機的牌子不多,只有 HP、Dell、Asus、Lenovo,當然還有 Apple。當中…

非物質孩子

有了孩子以後,常常思考教養的課題。 身處於西方發達國家,被物質的世界包圍,想要教養出一個非物質孩子,殊不容易!近年在社交網站上看到不少家長的教育方法,令我目定口呆。例如: 為孩子搞盛大生日會,然後把收到的禮物堆在一起,拍張「禮物山」照來炫耀 孩子的相片,會倣效時裝雜誌將身上衣物的名牌子(甚至價格)一件件列出來 一有空就帶孩子逛商場,教導孩子一「拍」付款,購買大量多餘的衣物和玩具 帶領孩子收集推廣活動的無用贈品,甚至特別要求朋友去光顧,幫手儲齊一套 讓孩子瘋狂愛上某些卡通人物,打扮衣飾擺設甚至連日用品也以該人物為中心 讀過刊登在美國兒科醫生期刊的研究,指出小時候著重物質的人,長大後對人生的滿足感較低。另一研究甚至認為充滿物質的生活會影響日後的人際關係,更會增加患上抑鬱症的機會。 這篇網上文章提供了教養一個非物質孩子的十個貼士: 跟孩子多相處。不要令孩子習慣父母用禮物來彌補不夠的相處時間。 生日禮物或聖誕禮物要適可而止。與孩子共度開心好玩的一天其實更令他們難忘。 以身作則。父母一定要身教,當爸爸有多架名車,媽媽滿櫃名牌袋,出外旅遊要住五六七星酒店的時候,又如何教導子女要節儉呢? 讓孩子知道不是每個人也擁有他們已經有的東西。但那些人也能夠生活得很快樂,讓他們知道物質並不等同快樂。 教導孩子理財。令他們知道節儉、量入為出的好處。 控制孩子收看電視、網上短片的時間,減少宣傳廣告的影響。 減少物質獎賞。孩子達到某個目標,不用買禮物來獎勵,而是讓他們選擇下次出外的活動、用餐的地點等等。 越年幼開始培養,越能夠令孩子明白。 教導孩子幫助別人,鼓勵他們自己選擇多餘的玩具送給更需要的人。 灌輸物質與快樂並無必然關係的思想,令他們不會以為擁有越多就越快樂。 我成長在一個可以說是富裕的家庭,因為爸爸做奢侈品的生意,年紀很小時我已經知道宣傳背後的真相。我見過吹出來的名牌子和那些奢侈品的真正價值,令我每每看見任何宣傳就先抱著不信的角度去看。 成長階段,我在一間算是名校的津貼中學畢業,我的同學或年紀相若的校友中,有上市公司主席的兒子、有星二代、亦有內地新移民,或住在公屋的藍領階層。誰人在校內都沒有任何特別的待遇,校風也比較純樸,不會比家勢。沒有人考究別人上學時坐的是否頂級名車。 我的兒子出生在澳洲,教育比較兩極化,一是人人皆能免費入讀的官立學校,另外就是兩三萬澳元一年學費的私立學校。官立學校之中,有少部份為選拔學校,要待升中學時經過重重考試才能入讀,其他普通按住址收生的官校,質素就真是馬馬虎虎了。要找一間如我母校般,有來自各階層同學的好學校,似乎很難。就算我母校的辦學團體在這裡搞的學校,每年也要收兩萬多澳元學費。 我家所屬地區的公立小學質素普通,要把孩子從小送進入比較好的學校,大概只有私立一途了。可是,到時他的同學都是來自付得起學費的家庭,不知會否有一個崇尚物質的氛圍呢?也許,現在就要開始實行上述的貼士,希望他能夠抗拒他人的影響吧!

十三 Blog 長

十三年了!這一年來,文章寫得很少,每月只能勉強維持一篇。我的人生中不是沒有值得記下來的事,而是每一天都過得太充實。 孩子轉眼歲半,每一天都在學習新事物,從第一個單字「得!」到今天懂得説指著海鷗說「bird」;從坐到爬行,然後某一天忽然站起來,再到學行、學跑、學上落樓梯。這些過程,沒有一刻我想錯過。於是,在家坐在電腦前的時間大幅減少,處理電郵、相片、網上理財的時間都不夠用,可以寫 blog 的時間就更少了。 記得五師兄在兩個兒子小時候一篇接一篇寫了很多,記下了他們的成長點滴。對此我實在十分佩服,也想像不到當年他如何找出時間寫那麼多!說起寫 blog 認識的各位朋友,大伙兒近年也越寫越少了,甚至有些自架 blog ,文章數以千計的朋友,包括公園仔和 Nikita 都在過去這一年實行/宣佈關 blog 。畢竟,blog 已經從潮流玩意變成了00年代的舊東西,讀者減少,留言漸疏,當初互動頻繁的盛況已不可再了。 至於這裡會不會關閉呢?我想,到今天我仍然是不捨得。記得當年從 Typepad 搬到自架 WordPress 時,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希望自己的 blog 能夠永久保存,不會因為某項服務取消或某公司倒閉而煙消雲散。因為這裡一字一句都紀錄了自己當時的思想和感覺。當然,近年自己人生的紀錄已經部份轉移到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不過,那些地方通常是一句起兩句止,好難把比較複雜的想法記下來。 給自己一個有時可以長篇大論的園地,也許就是這裡的主要功能了! 延伸閱讀:從前的紀念日: 半週年.一週年.兩週年.三週年.四週年.五週年.六週年.七週年.八週年.九週年.十週年.十一週年(從缺).十二週年

The Lobster — 做隻貓做隻狗不做情人

《The Lobster》(港譯:單身動物園)是一齣荒誕劇,描寫一個規定人人要成雙成對的世界。 劇中任何人一旦單身,都要被關進一個為期四十五天的配對隔離營,如果期滿還未找到伴侶,就會喪失做人的資格,要被改造成為一隻動物。至於變成甚麼動物,單身者卻有權自選。片中男主角因為太太離他而去,被迫入營時要作選擇,他說想成為一隻龍蝦,原因是龍蝦壽命長、blue blood 和生殖力強。負責入營手續的女官員盛讚他的選擇與別不同,說好多人都選擇成為寵物狗。戲中的配對方法與我們的世界不同,愛情、激情都與合襯與否無關,著重的只是雙方某一種性格或身體特徵相同。例如:二人都容易流鼻血、都有近視,或者都是冷酷無情。電影發展下去,觀眾發覺原來在政府控制的城市外的荒野,有不少反政府游擊隊盤據,他們的組織卻行相反的一套,成員都禁止有伴侶,違反者亦要接受殘酷的懲罰。男主角配對失敗,逃了出去,加入了游擊隊,但這時他卻遇到了真愛——同樣近視的女主角。為免被同僚發現,他們只好秘密談情,但紙包不住火,他們的事終於被隊長得知,於是設計弄盲了女主角,令二人近視這個共通點消失來拆散他們。他們決定逃走回到城市裡,男主角提出要刺盲自己來與女主角配對,但到底最後他有沒有自殘,電影卻刻意留下開放式結局,讓觀眾自己猜度。 電影充滿各式隱喻,伴侶關係、婚姻制度、政治對立等等,大家都可以各適其適地自行聯想。我想談談以下幾點: 現實世界雖然沒有電影中那樣高壓,但好多時單身者除了寂寞之外,還要面對旁人的指指點點、政府政策上的不公(例如免稅額、公屋編配)等等。不過,正如片中的游擊隊般,也有些單身人士,對婚姻制度或者生兒育女不以為然。 電影中說很多人選擇成為狗,好讓變成動物後仍能留在人類身邊,受寵受愛。我想,那些堅決不想有伴侶的人絕對不會這樣選,因為,選擇成為寵物的,仍然非常想得到人類的愛,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仍未找到合適的對象而已。希望這些朋友不要灰心,現實世界沒有四十五天的限期,機會還多著呢! 男主角表面上頗為冷靜,不想其他人般急於找對象,但從他選擇壽命長和生殖力強的龍蝦來看,他還是很希望有個伴的。中段迫於無奈才加入單身游擊隊,但遇見適合的人還是會背叛游擊隊的信念,再次談起戀愛來。 戲裡政府與游擊隊的做法都是極端,非黑即白。近年網上不少關心政治的網民完全接受不到任何不同的意見,稍有分歧就劃清界線,甚至破口大罵。如果這樣的風氣成為主流,甚至為當權者所利用,戲中的荒誕情節其實並非天馬行空。

新年如意

餘弦棧祝各位新年萬象更新,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