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記憶—趁熄滅前還可一見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日本電影節看的《明日的記憶》看得人異常沉重。 老生常談的早發性老人呆症。電影一開始已經展現了結局,令大家知道奇跡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處理方法,加深了電影的感染力,令一早知道這種病症不可逆轉的觀眾,分擔了主角們的無助感。 男主角渡邊謙的演出層層遞進,將一個患者記憶和思考能力一點一滴消失的過程演得令人十分傷感。 尤其,當意識尚在,但卻已經預知到自己的記憶感情即將失去,他的彷徨,驚恐,令觀眾毛骨聳然。 電影單線發展,大部份邊幅描寫了他與妻子的關係,呈現了一個大男人越來越要依賴妻子的苦況。 最後進入深山一幕實在令人難忘。主角在最後的記憶消失之前,尋訪了年輕時跟妻子認識的地方,在幻想中碰見了當年的妻子和當年的陶藝師傅。在野外露宿一宵醒來之後,他這輩子的意識就全然熄滅。 下山,在吊橋上跟來找他的妻子對面不相逢,因為他已經不記得她了。妻子的淚默默流下。心裡最不想到臨的這一天終於要來了。 不過,記憶雖然過早熄滅,但,這一輩子有對自己不離不棄的妻子,擁有過可愛女兒和外孫女,有一群尊敬自己的下屬,不也是不枉此生了嗎? 看電影時不期然想起《三千年後》。尤其,是琴姐充滿感情的獨白。

天然子結構—留住夏季的風,來做歲月的觀眾

日本人拍青春片總是有一手。 簡單的故事,純樸的鄉間,如果在香港一早被殺掉,只有六個不同年級學生的村校。 在鄉村長大的少女素夜,一直以來都是學校的大姐姐,從小都沒有同級的同學。一天突然來了一個來自東京,有點自我的男孩大澤。素夜第一次有了同級的同學。 很記得的一幕:大澤跟素夜說,我堅持要走這一邊,就是想跟你兩個人單獨走呀。 初戀,就這樣開始了。 電影沒有猜忌,沒有妒忌,沒有仇恨,他們只默默地關心著對方,一起渡過美好的時光。小男孩小女孩的演出都自然。女主角夏帆精準地表達出敏感女孩青春期的情緒起伏,她的世界很簡單,每天從家到學校的一段路,有大澤來跟她一起走,就夠了。故事裡雖然建構了一些城鄉對比,但都輕描淡寫,沒有分判高低,刻意製造衝突。後來只有二人的「全級」遊學考察,素夜選了東京,她要看的,就是大澤長大的地方。 好美麗的攝影,簡單的全黑淡入過場,都配合著鄉間的純樸。就像一陣陣森林內吹起,令人渾然忘我的清風。 大澤最後放棄了回東京升讀高中的機會,跟素夜一起投考附近的學校,延續一起上學放學的緣份。 當然,這樣青澀的初戀對象,未必會一生的伴侶。選擇留在鄉間,將來會不會後悔,就留待時間來判決吧。 好多好多個年頭以後,他們回憶中的初戀。可能就是只記得當日的好,就像這電影裡面,夏天的熱,總是有些清風來中和。冬天的冷,也能穿著情人穿過的風衣來保暖。那些汗流浹背,那些打哆嗦的辛苦,都盡然忘光了。 電影能打動人,也許就是類比了每個人心中,那一段因為歲月綿長,自己彷彿變成觀眾,所以片段都變得美好而朦朧的初戀。 看罷,彷彿自己都年輕了一半。 業餘評分:9個棧。

東尼瀧谷的影像投射

「東尼瀧谷」是我第一次看改編自村上春樹的電影,彷彿是宣告一個本以為無了期的等待的終結。聽聞早年有些村上的短篇被改編過,但村上看後覺得很不以為然。在澳洲,此片只在2005年墨爾本電影節上映過,我等了很久很久,也不見「東尼瀧谷」在雪梨上映。華利在他的網誌說:「這電影一定要在電影院看,在深而闊的銀幕下看,讓身體被那深沉的孤寂緊密地包圍。」唉,無緣看戲院上映的我,就只能買DVD,望碟輕嘆了。 從最初接觸村上的小說至今已十五六年,一直都用自己的腦袋將文字投射出一個幻想世界,一想到村上作品改編成電影,總有種又想看又怕的兩難感。作為忠實讀者,怕的是影像破壞了心中的幻想,但作為電影迷,就算是一個失敗之作,也想看的改編的效果。不過這些年也看不到有人膽敢挑戰,因為改編村上是很難的,大家讀村上,最吸引的是那種難以言喻的感覺,而每個讀者的接收又不同。要將這個化成影像,實在是很考功力。 選這個不算太起眼的短篇來改編,也許是精心的計算吧? 如果選那些令讀者印象深刻,大受歡迎的篇章,無論怎樣拍,都不容易與讀者心目中凝聚已久的影像篦美吧。而那些有神秘人物如「羊男」的,就更加難以改編,大家心中的羊男都是自己構思出來的,我很難想像由其他人飾演羊男的演出和造型會令我覺得好。「東尼瀧谷」的篇幅極短,故事的轉折也極為簡單,最初聽說要改編這個,我也有點驚訝,懷疑這麼簡短的文字材料,如何能夠拍出一齣個多小時的真正電影呢?其實最怕是在改編的過程中,加進不協調的枝葉,以求充塞時間。幸好導演市川準沒有這樣做,我們看到的電影是充滿村上感的個多小時,那種寂寞,自我封閉的氣氛一看就感染到,大概也不需要我多談了。由於「東尼瀧谷」並不如大多數村上小說般以第一人稱寫,電影用一個第三身的旁白來貫穿全片,更加強了疏離感。

日本電影節

雪梨又舉辦日本電影節了,今年已經是第九屆,映期是11月28日至12月2日。今屆選映的電影有:山田洋次的「隱劍鬼爪」、「我愛奇諾奧」、「Beat Kids」、「Go 大暴走」、「桌球溫泉」、黑澤明遺作「裊裊夕陽情」、「亂步地獄」、地震紀錄片「Horumaika」八齣。 好可惜看看日期,十二月是自己每年工作上的大忙日子,也已經知道十二月初有 major deadline,現在還說不上能否抽空看。如果各位有看過上列的電影,可否推介一下,好讓我選擇時有點頭緒。

關於時空的推移

最近看了三部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and Spring) 、「藉著雨點說愛你」(Be with You) 以及「顫慄時空」(The Jacket) 。 三齣戲的背景和類型的差異極大,不過共通的地方是,都以時空的推移來作主線。 「春夏秋冬……又一春」呈現的時間是線性的,或者可以說是循環性的,線的盡頭又與開端重疊,循環不息。「藉著雨點說愛你」的時空則可以跳躍,女主角可以穿越時空,到達自己已逝的未來,但所有事件都像已預先安排,成了定局,不能逆轉,不能變更。「顫慄時空」中的男主角卻能夠到達未來,再返回現在,在自己死前遇上童年的女主角,將她多舛的命途改變。

無聊人生の悲劇

前幾天看了雪梨電影節選映的「世界盡頭╱女朋友」。老實說,今年看的五套電影節作品,我評分最低就是這齣了。本來片名頗為吸引,世界盡頭嘛,有點超現實的味道,但看完後實在對譯名不敢恭維,日文原名我不清楚,英文譯名 World’s End / Girlfriend 沒有問題,但將片中多次提及的世界末日譯成世界盡頭,就非常誤導,令我以為說的是一個超現實的地方,或是一種心靈境界。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片中女主角常常害怕世界末日,以為會剩下她孤零零一個人漂流大海……但如果看電影中呈現她的無聊人生:沒有希望,沒有意義,覺得感情只是一個可以依附的水泡,一天天都只是渾噩地渡過的話。這樣,就算世界末日,又有何干? 電影一開始,就是女主角被同居男友趕出去,拉著行李去投靠男主角。本來髮型屋的工作因為與老闆鬧翻而丟了,就去當街頭拿宣傳牌的賓尼兔。工作勞累,她不止 一次說她不是一生下來就要當洗頭妹╱賓尼兔,但其實她想當甚麼,也許她也沒有問過自己。後來遇到新男友,就像樹熊般依附過去,把他當作全世界。當然,一旦 感情生變便覺得是世界末日了。 男主角喜歡她,一直非常明顯,但似乎她對他卻完全沒有興趣,只把他的家當臨時避難所而已。在末段二人纏綿將到床上,她竟然把安眠藥混進飲品中把他迷暈,然後就擺出避過一劫的表情,留下字條離開。 電影中的幾個人物演出都頗為表面,劇本的內心戲也欠奉。男主角不斷兜搭女子回家,對喜歡的女主角卻一籌莫展;他的同性戀同屋╱老闆對他的感情也欠缺描寫,只像幽靈般間歇地出現;女主角的新男友又無以名狀地與前度女友復合,把她趕出去…… 此片讓我感覺得自己老,會不會是今天的少年都是這樣子?也許是我自己一直都是一板一眼的,從來沒有年少輕狂過,因而沒有共鳴? 電影的鏡頭運用沒有特色,沒有甚麼美感可言。盆裁店、魚缸、冬夜其實都是可以拍得很有美感的,但導演卻像沒有為畫面用心過。唯一是最後二人掉進地洞,坐井觀天看到的藍天白雲,好在,最後一個鏡頭,總算是美麗的。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按:用了「の悲劇」三個字,必須 acknowledge 一下 Nikita 和 501 的站咯)

在冷熱之間呼喚愛

接連看了兩套日本電影的DVD:「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和「冷靜與熱情之間」。 兩齣電影都改編自暢銷小說;兩本小說我都看過;兩個故事都有一段尚在心中的情;主角都有一位親近的爺爺。電影版的故事都與原著稍有不同,脈絡上「冷靜與熱情之間」與原著的分別較少,「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卻加了十多年後的故事。 電影我自己比較喜歡「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但小說卻喜歡「冷靜與熱情之間」。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小說是在訴說一個剛剛過去的初戀故事,電影卻把故事設在1986年,將情節放在朦朧而美麗的回憶裡。於我,把一個初戀故事放在我成長的八十年代,更能夠引起我的共鳴。 故事從未婚妻律子留言出走開始,小朔回到家鄉四國找她,卻牽動了埋藏心底十多年舊情。因血癌死去的初戀情人亞紀仿彿在家鄉無處不在。電影一直在現實與回憶間跳動,到末段大家才發覺原來律子是那個多次從醫院把亞紀的錄音帶給小朔的小女孩。最後律子把亞紀最後的錄音帶交給小朔,遲了十多年,小朔才知道亞紀想把骨灰撒在她心目中的世界中心——澳洲烏魯魯石(Urulu 又名 Ayers Rock)的遺願。 很喜歡回憶情節中八十年代的感覺,卡式walkman,雙卡式收音錄音機,公園裡的鞦韆,日本偶像海報,點唱節目,都逼真的很,亦使我這種年齡的人墮進自己的回憶裡面。畫面中的四國,很有時間停滯的感覺,仿彿那種不論你離開多少年,回去時也給你同一種感覺的地方。我成長的香港,卻一直在飛快地改變,那些成長時令自己有感覺和充滿回憶的地方,已經變了又變,面目全非了。 影片的拍攝手法很流暢,時空遊走間的處理,每一次都有新舊間的呼應。把原來小說沒有的時間深度展現出來。原著中的時間感,是從小朔與爺爺各自的初戀對比而來。電影把爺爺的角色取消,將部份情節放在照相館主身上。從爺爺變成別的長輩,對比變得很弱。也許是已經有了十多年後的與律子的感情作對比,不想再拉得太遠太雜了。 電影的最後,小朔為亞紀完成遺願,終於笑了。對比起小說中,幾個月後就到烏魯魯石的小朔,電影中煎熬了十多年才能釋懷的小朔實在很悲哀。 「冷靜與熱情之間」,我喜歡小說多一點。陳慧琳的「木頭」演出,固然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她的樣子和表達出來的性格,和小說形容的女主角,實在是完全不吻合。要她扮演雙十年華的少女,外形已經很牽強,她的演技也表現不出年輕女主角的感情。 竹野內豐的表現還不錯,但飾演芽實的篠原涼子就誇張得令人討厭。原著中的芽實惹人憐愛,到了電影竟然有雲泥之別。 電影與小說的情節很接近,不過就加插了他們曾經重逢的情節。一下子破壞了小說裡純粹的思念和對十年之約不能自制的渴望。那次的重逢,因為女主角有了新男友,二人之間變成了互相數落,很倒胃口。原本是相隔七八年後還在想念大家,但變成只不見數年,最後那次見面又不歡而散,令到最後重逢時的激情變得不太合理。 電影刪了不少小說中關於女主角因墮胎而令二人分手的情節,例如順正後來與芽實一起時對避孕的執著等。令到這件悲劇可有可無。 對比起「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冷靜與熱情之間」對回憶片段的處理,顯然就弱得多。每次都要打出年份的字幕。片中對於服裝佈景道具,也不很著重,營造不出九十年代初的感覺。也許,對於男主角這位修復士,他修復的是數百年古畫,幾年光景,大概就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