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標與文化

我和幾位舊同學參加西九的概念比賽,是2001年的事,不經不覺原來已經五年了。很可惜看到這個項目要推倒重來,白白浪費了五年光陰。我並不是說我很期待見到那個天幕方案成真;而是,雖然天幕這個概念成為冠軍,但作為落選參賽者,我依然很有興趣知道它是否一個可以實踐、可以通過現實考驗的方案。但現在冠軍因為政治原因淪為「紙上建築」(Paper Architecture),反而就成為了永遠的冠軍,難以證實它是否一個成功的設計。 當初宣佈賽果時,老實說我真的是嚇了一跳。將一個天幕籠罩在一片由尖沙嘴直到佐敦站這麼大的土地之上,實在是想也沒有想過的。我覺得建築物的設計,必須要反映用途和內在的理念,我很驚訝勝出方案是一個單一建築。因為作為文娛藝術區,理念應該是將各種文化、藝術、消閑活動兼收並蓄,概念方案也應該反映這個情況,提供一個有彈性的總體藍圖,讓不同的建築師發揮所長,設計區內的建築物,令各種風格可以和諧並存;而不是由一位設計者主導,用一個大面積的屋頂將所有文化吞噬覆蓋,這樣,我覺得設計並沒有表達文化的多樣性,反而有點整頓統一的意味了。

談西九龍

2001年香港政府舉辦了一個世界性的規劃意念比賽,為西九龍這一片填海得來又鄰近市區的土地徵求設計意念。一開始,比賽章程已經說明了要把那裡變成文化、藝術和娛樂區域。當時我也有連同幾個朋友參加,以一個養殖珍珠的意念貫穿全區,表達出藝術發展需要悉心慢慢栽培。由九龍公園出發,用一條行人專用大道連接往高塔、海邊人造海灘、近避風塘的漁人碼頭、亞洲藝術館和香港歌劇院等等。當然,其餘的用地就用作發展商業和住宅,以平時一貫的賣地手法賣給不同的發展商,得到的收益就可以資助由政府發展的文娛藝術用途。 最後當然是輸了給大師級人物:設計匯豐銀行總行和新機場的Sir Norman Foster。不過,最意想不到的就是那個覆蓋全區的天幕,這個設計令人驚訝的地方是「大」︰想像一下,這個天幕有二十座雪梨歌劇院那麼大,又或者說由尖沙嘴直到佐敦站都給同一座建築物蓋住……我不知道天幕的操作,不敢妄下判斷,但估計將來空調的耗電量和玻璃的清潔維修費用一定不會少。當然,單憑一個大字已可以令人印象難忘,從而成為香港的地標……不過,多個不同的博物館、表演場地都給天幕籠罩,不能展現本身與其用途有關的建築特色了。而且,這個天幕亦似乎是令政府需要單一招標的主要原因。 近日來,文藝界有很多聲討的聲音,又有說甚麼借文藝為名,發展項目為實的陰謀論。我又不太敢苟同這些論調。因為填出來的土地,如果全部拍賣而完全不提文藝,也是一貫順理成章的做法,何必要扯上文藝而作繭自縛呢?其實住宅和商業用途,可以與文藝用途共存;那些批評的文化人,有沒有考慮過,如果沒有其他用途,如何有效利用這一大片土地?各財團的標書中,文藝用途依然佔不少的面積,究竟在香港這個小小地方,將來的收藏品,各式演出和觀眾能不能把這些場地填滿,還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