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億張臉

這張有如電視雪花畫面的圖是甚麼呢?原來這是一張將所有 Facebook 用戶的照片併起來的圖片。 設計師 Natalia Rojas 開設了 The Faces of Facebook 網站,將十二億六千多萬個用戶的照片合成一張圖片,由左上角 Mark Zuckerberg 起,以加入 Facebook 的次序排,直到右下角最新加入,每秒不斷增加的新用戶。 連結到她的網站,你更可以點擊畫面,將某一部份放大,見到每張照片的模樣,甚至可以連結到每位用戶的 Facebook 頁面!如果你好運,也許可以點擊中你認識的朋友,甚至見到你自己的樣子!

再見諾基亞

本週忽然傳來 Nokia 將手機業務賣盤給 Microsoft,九十年代的三間最重要的手機公司終於都全部倒下,智能手機的興起,同時帶起了新一代的手機生產商。Ericsson 最早收歸 Sony 旗下,去年 Motorola 變了 Google 子公司,今天連 Nokia 都守不住,當年手機初盛時的集體回憶真的不再了! 記得1995年底,我大學最後一個學期,開始要找工作,為了方便聯絡,於是決定買一部手機。當年買的,就是 Nokia 的 2110e ,這部非常堅固的手機陪伴了我渡過人生某一段最難過的日子,直到1997年中某一天,一不小心就把它掉進廁所中,返魂乏術了。那時候我將要出發往歐洲旅行,見到 Motorola 推出了「摺龜」Startac ,因為它體積小,可以藏在褲袋中不會惹人注目,於是就決定轉投 Motorola 行列了,七年之間我用了三部 Motorola 摺式手機,直到 2004 年 Palm 在澳洲推出 Treo ,可以將長久以來用的 Palm PDA 手機二合為一,方便得多,於是就跟摺機說再見了!記得2002年左右,每天都帶三、四樣 gadget 出門:手機、PDA、MP3 和數碼相機,幾年之間,四機的功能合而為一!近三年後,澳洲的電話公司推出 3G 服務,標榜流動上網,那年頭 Palm 的發展停滯不前,久久都沒有推出 3G 手機,我等得不耐煩,就趁簽手機合約時以優惠價買了一部 HTC JasJam ,這一部機的 Windows Mobile 系統實在不濟,令到慣用 Palm 那種簡單直接系統的我叫苦連天。忍了近兩年,終於等到澳洲推出 iPhone 3G,變成蘋果用家至今。 今年初到芬蘭一遊,跟本地人談話時大多都會提到 Nokia…

澳元也波浪?

早前去坎培拉一遊,因為今年是首都命名的一百週年紀念,市內各處都有慶祝活動,我就到了皇家澳洲鑄幣廠參觀一個紀念展覽,亦順道參觀了那裡的常設展品。 當中給我看到一個像極了港幣兩元,十二邊波浪形的一元澳幣。奇怪,在澳洲生活二十多年,為甚麼我從來未見過這樣的一個錢幣呢? 仔細閱讀說明,才知道在八十年代初,澳洲在計劃用硬幣代替一元紙幣時,曾經考慮過各種不同的形狀,而波浪形的設計就是其中一種。支持這個形狀的人認為它外貌獨特,容易識別,就連失明人士也能夠輕易用觸覺分辨;而且,波浪形是澳洲土著藝術常見的形狀,用來作當年幣值最大的硬幣實在適合不過。可惜,最後當局卻決定了用最傳統的圓形設計。我不肯定是甚麼原因,只能猜度也許用圓形成本最輕吧? 那麼,上圖的錢幣又從何而來呢? 原來在 2004 年,鑄幣廠為慶祝一元硬幣面世 20 週年,特別將當年曾經考慮過,但落選了的設計和形狀鑄成紀念幣。配合波浪形設計的,就是有濃濃土著藝術風格的五隻袋鼠。從這一套紀念幣,我們知道當年除了波浪形之外,像英國 50 便士的正七邊形一元,也在他們考慮之列。 不過要數最奇形怪狀的澳幣,就非下圖的三角形五元莫屬了。這是今年初為國會大廈開幕二十五週年而推出的紀念幣,相信這應該是為了配合坎培拉城市設計中,「國會三角」的形狀吧。 幸好這些特別形狀的紀念幣都不在巿面流通,否則要辨認各式硬幣,都會令人頭昏腦脹了。

七夕

不是敝國總理提起,我連過了七夕都完全沒留意。 為了華裔選民的選票,陸總真的無所不用其極呀。

再見單軌車

在 Sydney 行駛了25年的單軌車終於在今晚停止服務。多年以來,乘搭單軌車的次數只有幾次。因為它只有一條單向 3.6 公里長的循環線,服務的範圍全部都是二十分鐘步行可達的。從最初開始服務時起,搭客一直都不足,使用它的大都是遊客。而且有不少人認為它影響市容,去年省政府收購同時擁有它和輕鐵的公司後,便決定把它拆卸。 當年耗費數千萬興建,連年虧蝕,到今天黯然落幕,實在是當初規劃路線和選擇交通模式時,考慮不周的結果。

倫敦火炬

從2004年開 blog 以來,幾屆奧運都寫了關於火炬的文章。其實如果 2000 年時本棧已經存在,我一定會寫好多篇關於奧運開幕禮的文章。畢竟,在現場觀看奧運開幕的經驗,一生中不可能再有太多次了罷。 今晨五時許爬起床收看倫敦奧運開幕禮,很喜歡導演 David Boyle 安排的表演,在連場歌舞之間輕鬆地表達出多項英國人對全人類生活的貢獻,包括工業革命、醫護專業、以及互聯網,表演中多次提及很多表演者都是義務演出的普通市民,並沒有那些代表高壓訓練的機械式千人操,而當中穿插的 James Bond, Mr Bean, Mary Poppins 和 Harry Potter ,亦看到了半世紀以來雖然大不列顛國勢江河日下,但它在文化娛樂方面的輸出,仍然對世人影響深遠。當我在奇怪為甚麼沒有 Beatles 的時候,才發覺 Paul McCartny 是火炬燃點後的壓軸表演者,全場在合唱 Hey Jude 的歌聲中作結! 誰人燃點火炬,每一屆都是高度機密。但今次的安排,實在令我拍掌。首先是拿著火炬跑進場的,是 1984-2000 年間代表英國連續五屆參加奧運划艇項目,亦是有史以來唯一的五連霸奧運金牌得主 Steve Redgrave 。他進場的時候夾道歡迎他的,是 500 位有份興建奧運場館,戴著頭盔的建築業者,換了是某些別的地方,大概站的,會是跟權貴有關係的人物吧?建築工人,說不定都已經全被趕出主辦城市,回鄉去了。 當大家都以為大概會是由 Steve Redgrave 直接燃點火炬的時候,忽然見到他將火傳給七位少年運動員,這七位都不是國際知名的體壇明星,反而是由前奧運獎牌得主提名,認為他們會是未來的奧運選手,帶出了薪火相傳的意義。他們接力拿著火炬繞場一週後,將火分開燃點到每人一支火炬,再點起放在地上,圍成圓圈的銅製花瓣。每片花瓣早前伴隨每一隊選手入場,代表著二百多隊。火就從最先燃點的七片蔓延開去,點亮了所有花瓣後,每一片下的枝幹就慢慢升起,將二百多個火種匯成照亮奧運主場的大火炬,代表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會合到倫敦。 我從來都沒有見過這麼有心思的安排,比起那些飛天遁地個人show,實在好看得多。 延伸觀看: 燃點火炬一刻 (0分52秒)

一個人的旅行

在書店裡看到 Eat Pray Love 的中文版就叫做《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雖然有些朋友對書中 Liz 的行為有點不以為然,認為是生活富足的都市人自尋煩惱。不過,她旅程中的領悟,可能是如果她留在原地,一生一世也不可能得到的。 對比起她整整一年的旅程,我這三星期的出走實在是微不足道。我也不奢望可以領悟到甚麼。但,回想起來,原來除了幾年前一個人去參加一位長輩的喪禮之外,這一次是十二年來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出國旅行。這些年頭,遇上過多少人,經歷了多少事,但心態,竟然又彷彿回歸到當年的樣子,只是,這一次,再不用到埗後打電話回家給父母,免他們掛心了。 自從兩個月前安排好這一次的旅程之後,心情一直到很期待。只是,到了最近的一兩星期,卻給某些人和事弄得有點提不起勁。臨出發的今天,我只好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好好地放鬆心情,因為 there is no one else to cheer me up。 旅程中,會盡可能寫些東西,記下這次旅程的一點一滴。

不如不建

昨日聽見 Lane Cove Tunnel 申請破產保護,步其大哥 Cross City Tunnel 後塵。這兩條隧道自通車以來一直使用率偏低,跟當年招標時的預算差一大截,融資的利息開支也難以應付,聽到這個消息其實並不驚訝。幸好兩條隧道都是私營,虧損的都是應該為自己的商業決定負責的大財團,省政府不用拿出分毫。 不過就算不用出錢,省政府還是備受批評,普遍認為他們對於拍板興建基建太過輕率,規劃出這些沒可能回本的基建項目。當年 Cross City Tunnel 啟用時,施行了一些逼駕駛者使用收費隧道的改道措施,造成市區交通大混亂。雪梨人對省政府跟投資者的合約優惠條款大表不滿。當年本棧已經寫過,此處不贅了。最後,投資者虧了投資,政府輸了民望,雪梨人要忍受麻煩的改道或者付出昂貴的隧道費,人人都是輸家。贏的大概只有待隧道接近破產時平價收購的財團吧? 而 Lane Cove Tunnel,2005 年施工挖掘時令到沿線旁邊一棟三層高的住宅下面出現一個 10×10 公尺的大洞,建築物的底層就跌了進去。幸好事情發生得比較慢,四十多名居民可以及時疏散,沒有傷亡。如果那是一座位於熙來攘往的街道旁的多層大廈,地洞引致倒塌,就會造成極大的人命和財物損失了。這條隧道本來在 2007 年省大選前夕通車,但執政工黨知道因為有類似 Cross City Tunnel 的改道措施,通車後一定民怨沸騰,為防止隧道影響選情,竟然提出賠錢給投資者,將通車和改道措施延遲到選舉之後。最後工黨地位得保,繼續執政四年。 可是三年以來工黨政府忙於內訌,省長換了幾名,政策亦朝令夕改。去年大吹大擂的基建項目:預算 53 億澳元 (380 億港元)的雪梨新地鐵線 Sydney CBD Metro ,因為輿論以及沿線居民均表示反對,本星期省長就宣佈政府不再收購沿線和建站需要的物業,低調地將項目叫停。因為明年三月省議會選舉已經越來越近,如果他們一意孤行,到頭來可能會喪失十六年來的執政權。 我們不用上街,不用到 Macquarie Street 包圍省議會,他們就要自動收回不受歡迎的政策和項目,絕對不敢視民意如浮雲!為甚麼?就只是因為我們人人手上有兩票,可以將他們轟下台! 圖片來源: Vern Norrgard @ Flickr (Licenced by Creative Commons) 延伸閱讀: Cross City Tunnel Lane Cove…

那一年的迎新營

我入中大的那一年,迎新營只有一個主題,都體現在那一本學生日記簿的封面,以及九月號的中大學生報之上。我帶著它們,飄洋過海來到這裡。 突然想起,迎新營中我們曾經坐在草坪上圍在一起唱過 Sealed with a Kiss 。 我還記得,唱到那一句 a cold lonely summer 的時候,心裡想的,卻非情愛,而是,那一年寒冷的夏季。 今天的大學生,當時還未出生。 我們一代刻骨的記憶,真的傳不到下一代人,就要消失了嗎?

足三兩專門店

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上星期在東京有兩家很特別的麥當勞開幕。這兩家位於表參道和涉谷的新店與別不同之處,就是它們不叫麥當勞,而只有寫上 Quarter Pounder (足三兩)的招牌,沒有M字商標,沒有其他種類的漢堡包出售,而裡面的裝修,甚至一反麥記的常態,採用了黑色作主調,配上少量鮮紅色。活脫脫是在製造另一個品牌。 從他們網頁的菜單顯示,它們只有單層「足三兩」和雙層「足三兩」兩種包類供應,而且都是以套餐形式出售。 記得年中到東京時,也吃了兩次麥當勞,一次貪新鮮買了那個甚麼 Teriyaki 包,吃得我搖頭嘆息,第二次吃巨無霸,但份量卻比澳洲的小很多。看他們的菜單,似乎混入了不少日本化了的食品,反而差不多大部份地區都有的 Quarter Pounder 卻不見蹤影。 前幾天讀到新聞說,全球的麥當勞在金融海嘯之下,營業額上升了8%。大概就是不少人就算不是失業或投資損失慘重,也不敢再胡亂花費。平時上館子的,或者會改到快餐店解決。 在這個時候,以另一個品牌推出「足三兩」,兼以 500-600 日元的價錢推出套餐,會不會是為了吸引那些不想從上館子一下 downgrade 到吃普通麥當勞的食客呢? 不過這種分拆產品的手法,長遠來說,對比起開設一家普通麥當勞,是否特別有利可圖呢?他們要另外花錢宣傳,裝修費也貴了,而菜單所限,平日喜歡吃麥當勞的顧客也許會因為沒有他們喜歡的口味而不光顧;而唯一能夠吸引的,似乎就只有平時不喜歡麥當勞品牌的人士,但問題是當他們發現售賣的根本就是來自麥當勞的漢堡包口味的話,下次會不會再光顧,實在很成疑問。 延伸閱讀: Quarter Pounder 官方網站 No Golder Arches, No Clowns – Investerspot Quarter Pounder Opens In Shibuya & Omotesando – Neil Duckett – 有內部裝修圖片 McDonald’s Continues to Deliver – Global Comparable Sales Up 8.2% in October – Wall…

What a month…

7月31日,澳洲游泳選手情侶檔 Eamon Sullivan 與 Stephanie Rice 在交往兩年後宣佈分手。公佈的原因是想專心備戰奧運。 8月10日, Stephanie Rice 在400米個人四式項目替澳洲摘下今屆第一金。隨後數天,更在個人及接力賽中連連勝出,一共拿到三面金牌,成為今屆澳洲選手中,得到最多金牌的運動員。 8月11日,Eamon Sullivan 在4×100米自由式接力賽中,第一棒比鄰線的 Michael Phelps 游得更快,但最後交棒後的其他隊友卻不能保持領先,最終敗給美國隊和法國隊,得到銅牌。 8月14日,Eamon Sullivan 在100米自由式初賽以 47.05 秒破了世界記錄,卻在決賽中不敵法國泳手 Alain Bernard 而只得銀牌。 8月16日,Eamon Sullivan 作為世界記錄保持者,在50米自由式決賽中失準,只得第六。 8月17日,4×100米四式接力賽中,又再屈居美國隊之下得銀牌。Eamon Sullivan 跟北京奧運的金牌無緣,但 Michael Phelps 就在這個項目得到他今屆的第八金。 8月19日,消息傳出 Stephanie Rice 在奧運村的派對中跟 Michael Phelps 接吻。 8月24日,Stephanie Rice 在閉幕禮中任澳洲旗手。 8月27日,Eamon Sullivan 與 Stephanie Rice 回到澳洲後,履行早前簽下 Davenport 內衣廣告合約(上方的 Youtube 就是他們分手前拍廣告時的花絮),拍檔出席簽名會。二人在活動中不斷被追問感情問題。 在一個月內,跟情人分手;事業上雖然跟別人一樣優秀,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前女友事業比自己成功,又竟然去跟搶去自己風頭的競爭對手親熱。之後還要跟前女友一起出席公開活動,強顏歡笑,真的很難過呀。或者運動員的心理會比較…

四川地震的災情片段,令人心酸,如果大家有能力的話,希望可以捐款賑災。香港的捐款途徑,大家應該可以在各處見到,不用我再多講了;就讓我貼一些澳洲的捐款途徑,希望澳洲的朋友可以透過這些慈善機構捐款,填寫金額時,記著善款是可以在六月底完結前的財政年度扣稅的,請按照你的稅率增加善款吧! 以下機構已經有專為四川地震設立的戶口 澳洲紅十字會 澳洲宣明會 澳洲明愛 以下機構尚未有特別關於四川地震的募捐活動,但按以往的做法,應該快有宣佈的,請到這些網站瀏覽: 澳洲樂施會 澳洲緊急建築師 大家可能沒有聽過「緊急建築師」這個團體,就讓我簡單介紹一下吧。這是類似「無國界醫生」的團體,由志願建築師組成,提供的是建築設計、規劃服務,成立的時間不算長,但已經在過去幾年幫助了多個經歷天災人禍的地區,他們的工作包括即時為受影響建築物進行安全評估,短期興建臨時帳篷等來收容災民,以及永久性居所的重建。例如2006年印尼爪哇地震後,他們發現70-90%的傷亡損毀,都是由於建築物和材料不符合最基本的防震規格。「緊急建築師」為印尼災區設計了一些當地居民負擔得起的防震房屋樣式,甚至為最貧窮的地區興建了幾十間示範房屋,並教育當地居民和建築業界防震的重要性。 我覺得救人當然重要,但教育一些居於地震帶的居民和建築業界,關於建築物防震的重要性,並發展出一套安全規定和執行辦法,才是長遠幫助地震帶居民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