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e Midnight — 通宵找誰接下去?

Stannum 業餘評分:10個棧 九年之後,我們再遇老朋友 Jesse 和 Celine 。 當年 Before Sunset 的開放式結局,令我們不能肯定 Jesse 是否會不顧一切留下。作為 Before Sunrise 的觀眾,當然希望他們在戲劇性重逢後,能夠再續前緣。但這兩個人的幸福,卻是 Jesse 太太的不幸。觀眾都是自私的,旁支人物的幸與不幸,大家總是不屑一顧。 記得當年我說 Before Sunrise 8分,Before Sunset 9分。當我知道 Before Midnight 拍攝完成之後,我有點擔心這一集會有如很多續集電影一樣,不如前作。Before Sunrise 的重點是一對來自不同地域的年輕人,如何在各自不同目的地的旅途中一見如故,在一天之內相遇相知,但最後都要分開,只能許下一個半年後見的承諾。Before Sunset 描寫 Jesse 將二人的一夕情緣寫成小說,大受歡迎,Celine 讀後出席了他在巴黎書店搞的新書宣傳活動,二人再次打開說不完的話匣子,Jesse 將要起行到機場的時間一再延遲,坐在 Celine 家中的沙發上,聽著她為他寫的一首歌,一曲既罷,電影就驟然結束。 第一集的偶遇,到第二集的重逢都是甜蜜而帶點童話色彩,但這一集,卻像大家身邊見到的伴侶般,有甜蜜有爭吵,十分寫實。 電影我看了兩次,覺得它突破了之前兩部片,在呼應前作的人物性格和故事之餘,又呈現了兩性關係之間的真實感。 給它一個我平時不會用的:10個棧。

You’re the Best I Never Had

在家看了電影 10 Years,內容是一眾舊同學回鄉參加中學畢業十週年聚餐。十年過去,大家各有發展,當中有些已婚攜眷出席,有些事業成功,有些單身赴會…… 電影水準普通,人物枝葉太多,拍得散亂,但當中有一節卻實在感人。 同學中 Reeves 成了創作歌手,憑一首 Never Had 大受歡迎,近年不斷在美國各地巡迴演唱,連一個固定的家都沒有。他的出現令很多同學都十分興奮,爭相找他合照,但他的焦點卻只落在當年暗戀,但她卻有男友的 Elise 身上。Elise 從來都是獨行俠,來到聚會也只是靜靜獨自坐著,跟其他吱吱喳喳的女同學格格不入。Reeves 上前攀談,得知她當了地產經紀。對白之中,我們留意到 Reeves 當年對她觀察入微,例如當 Elise 在同學貼出來的眾多舊照片中找來找去也找不到自己時,Reeves 憑她一雙鮮黃色高跟鞋就找出了她。他問她有沒有聽過他的歌,當她說自己很少聽歌後,他的眼神閃過了一絲失望。 聚餐完結,一些比較熟的舊同學到附近的酒吧繼續敘舊,Reeves 叫 Elise 也一起去。Reeves 來到,眾人在卡拉OK機中找到他的首本名曲 Never Had,要他出來演唱。Elise 附和說如果他唱也許她會記得在收音機聽過。他有點猶豫,說不習慣唱自己歌曲的K,擾攘了一會,酒吧找到結他讓他自彈自唱,最後 Reeves 終於開腔。 原來歌詞在形容 “The Best I Never Had” 的 “You” 時,提到 “And you come drifting in through the half light,in your funny yellow shoes”,還說 “And I hope this…

電影節算賬 2013

過去個多星期都在忙著看電影節,完全沒有寫 blog ,前晚第六十屆雪梨電影節終於曲終人散,是時候作個小總結了。如同往年,我又是買了套票,看了20場電影,當中一場放映十齣競賽短片,其餘19齣長片中,有兩齣自傳式的半紀錄片。以下是我將這些電影配成一對對作點簡介,片名後括弧內是我的評分。 黑心企業 Land of Hope (6) + The East (9) 兩齣都描寫現今各國大企業只顧賺錢而妄顧社會責任的劣行。前者講述日本311地震之後核電廠泄漏輻射對附近兩個家庭的影響;後者則以美國一個神秘組織用以牙還牙的恐怖手段去對付這些大公司的高層為主線。日本人逆來順受,只有無奈活在輻射之中,或是以逃離甚至自盡的方法求解脫,消極得實在令人難以理解;美國這個神秘組織初次得手後,大公司派臥底混入組織。不料看到大公司的無良後,連臥底都動搖了。不過以同樣恐怖的手段傷害他人來報復,又是否稱得上正義,實在令人深思。 神秘親人 Stoker (7) + Pieta (8) 在 Stoker 中,十多歲女主角的父親死後,家中突然出現一位從來不知道不認識的二叔,跟新寡的母親眉來眼去。Pieta 則寫韓國黑社會一個用暴力追債的男主角。他從來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一天一個女人突然出現,自稱是小時候遺棄他的生母,要來作出補償。兩片都有很重的懸念,觀眾渴望解開陌生人的身份是真是假,為甚麼會突然出現,又有甚麼目的。巧合的是,兩片雖然語言和產地都不同,但都由韓國導演操刀,前者是朴贊郁進軍荷理活的第一次,而後者則是金基德奪得威尼斯金獅的作品。 忘我奔走 Child’s Pose (8) + Everyday (6) 兩片的男主角都犯了罪,前者的 Barbu 超速駕駛撞死了少年,後者的 Ian 因為運毒被判監五年。Barbu 有硬朗的母親為他四處奔走,賄賂證人,又到受害人家中認錯;Ian 則有妻子為他撐起一頭家,照顧四個子女,同時從不間斷長途跋涉帶兒女去見爸爸。雖然 Barbu 的母親控制慾強,Ian 的妻子又曾經有婚外情,不是百分百討好,但每個人都有弱點,忘我地為兒子為丈夫不斷奔走的人都是一樣,不是嗎? 出軌悲劇 Betrayal (8) + Nerve (6) 前者是俄語片,講述一對偷情男女的另一半相遇相交的故事,後者是低成本澳洲片,描寫妻子車禍死後丈夫精神崩潰,認定她有婚外情,誓要找出情夫是誰。我們看到主角們因為精神大受打擊,要作出血腥的報復行動。前者男主角雖然得逞,但結局卻是悲中之悲,後者男主角在最後臨崖勒馬,結局才能夠稍有希望。 誤殺後遺 What Richard Did (6) + Lasting (3) 兩齣電影的男主角…

The Great Gatsby — 夢醒了一切亦空

Stannum 業餘評分:6個棧 到了墨爾本參加業界會議,夜晚又下雨又冷,一個人到戲院看剛剛在澳洲上映的《大亨小傳》。 電影沒有甚麼驚喜,看過 Baz Luhrmann 前作的朋友,會覺得好多鏡頭技巧都熟口熟面,儼然是在借用名作故事來重拍我當年擊節讚賞的《情陷紅磨坊》般。當然,Gatsby 的糜爛派對場景和紅磨坊的燈紅酒綠可以比對,但《大亨小傳》囿於原著,故事由男女主角以外的 Nick 口述出來。(如果編劇將故事改成以 Gatsby 作敘事本位,一定會被小說迷扔雞蛋。)這樣一來,男女主角的感情隔了一層,電影礙於篇幅又不能花長時間描寫推進,以致 Jay 對 Daisy 的迷戀流於表面,全靠口述,若有若無,再加上找來比 Leonardo di Caprio 年紀更大的 Tobey Maguire 來演 Nick 這個入世未深,幾近小子類的角色,說服力絕對不足。3D 效果呢?我以為 3D 電影推出至今多年,已經不用再靠一些故意賣弄效果的鏡頭位置(如在前景置一列盤栽來強調前中遠距離之類)來刺激觀眾,對比早前的《少年 Pi 的奇幻之旅》那種自然的 3D 美感,本片實在差很遠。 老實說,看完電影是失望的。全片的感動處,只有一段直接來自原著的對白: Nick Carraway: You can’t repeat the past. Jay Gatsby: Can’t repeat the past? Why, of course you can. 也許,導演也認同 Jay 的想法吧?但只要看看 Gatsby…

No — 不因權共勢低首

Stannum 業餘評分:8個棧 智利電影 NO (港譯《向政府說不》)描寫該國 1988 年,獨裁者皮諾切特宣佈舉行全國公投,決定是否讓他連任多八年。因為他任內經濟起飛,所以他以為勝券在握,決定容許正反雙方在投票前一個月每晚在國營電視上都有十五分鐘的宣傳時間,以向國際社會宣示選舉是公正的。 反對派 “NO” 陣營中充滿著各式人物,從天主教民主派到共產黨都有。他們在皮諾切特統治下受盡壓迫,不少人都曾遭迫害,宣傳片的初稿就接連控訴皮諾切特的暴政。幸而他們的統籌找了一位廣告創作人提供意見。男主角 Gael Garcia Bernal 就是飾演這一位創作人。他對這些黨派大老說:如果強調悲情和暴政,只會令想投 NO 的國民更加不敢說實話,甚至不出來投票,我方便會落敗。最後他說服眾人,由他操刀拍片,以輕鬆的手法和美好未來的願景來鼓勵國民投票,最後得到勝利,皮諾切特無奈交出政權,於 1989 年選舉新國會和新總統。 本片是今年奧斯卡外語片五強,導演是曾經拍攝 2011 年我評分最低的沉悶電影 Post Mortem 的 Pablo Larrain 。跟前作顯著不同,這個故事本身已經引人入勝,導演更利用了粗糙的畫面,加上類紀錄片的剪接手法,加添八十年代的真實感。一些旁支人物,例如男主角的家人和老闆,戲份都恰到好處,剛好能夠表達出他們的性格和跟主角的關係,但又不致於令劇情散亂。 電影令人感慨的有兩點:第一、同是八十年代末期,為甚麼別的地方不能做到和平地推翻獨裁政權;第二、其他獨裁政吸取了「教訓」,一聽見公投二字,就視若洪水猛獸,要將它消弭於萌芽狀態,以免權勢不保。

Rust and Bone — 抱我人潮中暢泳

Stannum 業餘評分:9個棧 Rust and Bone (港譯《銹與骨》)以一對極端的例子去探討一段發生在兩個有缺陷的人之間的感情,是我在八年以後,第一次再看 The Beat My Heart Skipped 導演 Jacques Audiard 的新作。 潦倒的 Ali 帶著七、八歲的兒子 Sam 去投靠住在南法的姐姐,一路上只靠檢拾火車上乘客吃剩的東西充飢,旅費看來更是要將打劫得來的電器典當才籌到。幸好到達後姐姐和姐夫待他們不錯,而 Ali 亦順利找到一份夜店保安員的工作。接下來我們看到 Ali 雖然身形健碩,但思想卻毫不成熟,做事只憑剎那衝動,完全沒有考慮後果。他照顧兒子得過且過,又隨便搭上不同的女人發洩性慾,更從事安裝偷窺鏡頭的非法工作。某一晚他工作的夜店發生打鬥,他送被殃及受傷的女子 Stephanie 返家,遇上對她不好的男友對她吵吵鬧鬧,於是留下聯絡電話給她緊急時用。Stephanie 是主題公園的殺人鯨訓練員,不久一次意外,她的膝頭以下給鯨魚噬去。她萬念俱灰,自殺不遂後過著一些了無希望的日子。 某一天她突然一念,打了一通電話給 Ali 。他來探望她,卻不像其他「成熟」朋友般陪她哀悼雙腿。他二話不說打開窗簾引入陽光,推她到外面走,甚至帶她到海灘,抱她到金光閃閃的海中游泳。Stephanie 藉著水的浮力感受到久違了的自由自在,她的心情,終於脫離谷底。 電影帶出一個令人深思的主題:到底是甚麼,才會令人接受到身體有缺陷的人做伴侶?是愛嗎?是互相補足?還是互有缺陷呢?

Celeste & Jesse Forever — 如無力挽回要懂得放手

Stannum 業餘評分:8個棧 Celeste & Jesse Forever (港譯《分手再愛你》)描寫一對青梅竹馬夫妻「分居」後的故事。電影一開始就是他們甜蜜日子的剪影,然後我們見到他倆同赴飯局,他們的朋友忍不住點出了他們已經分開半年卻仍然出雙入對的荒謬。 原來他們的問題出在,Jesse 結婚多年後卻從來都沒有長大,一事無成;相反 Celeste 卻成為宣傳顧問公司的合伙人。Celeste 思前想後,覺得自己已經差不多是生孩子的年紀,但卻不想孩子有個沒出息的爸爸,於是向 Jesse 提出離婚。 可是,由於 Jesse 沒有甚麼收入,只好仍然住在 Celeste 家後院的獨立工作室中。於是,多年來習慣了有對方作伴的兩個人就開始了藕斷絲連的日子。雖然是 Celeste 提出分開,但半年下來卻沒有結識別人。而 Jesse 亦總是覺得 Celeste 終有一天會回心轉意。 演 Celeste 的 Rashida Jones 自編自演,表現出色。她的角色感情變化起落甚大,但她的演出十分自然,完全沒有突兀的感覺。中段大受打擊卻又強裝鎮定的情節,她那幾秒錯愕到不知所措的表情十分精彩。相反演 Jesse 的 Andy Samberg 卻有點被比下去,不過他一向是搞笑演員,演一個正劇對他來說已經是一大突破了。 本片雖然貌似愛情喜劇,但卻有一個不尋常的設定,而笑中更滲出濃濃的苦澀味。結局那一個婚宴中 Celeste 的獨白讓我們知道她終於了解他們之間不能 forever,錯誤在那裡。 早陣子我在一個婚宴中,聽到另一位朋友離異的消息。令人慨歎,離婚的一對,也曾在眾人面前許一個下一生一世,到頭來卻遵守不了的承諾;更令人懷疑,愛,究竟是否有限期?甚至,是否存在? 延伸觀看:片頭的歌曲和甜蜜片段:

一吻

在書中或在電腦看過 Klimt 的代表作 The Kiss 無數次,但到維也納看到真跡仍然帶給我極大震撼。1.8 x 1.8 米的巨畫,顯現出真人大小男女主角的深情一吻,站到老遠仍然感受到他們的激情。同場亦展出了他的學生,當年被標籤為色情畫家的 Schiele ,一幅比 The Kiss 更露骨的 The Embrace ,那種相擁時的靈慾一致,透過畫面爆發出來。真跡有打動人的力量,實在是書或照片無法比擬的。 參觀過巴洛克風格的 Belvedere 皇宮藝術館後,我在黃昏時份乘電車來到 Prater 遊樂場。這兩天走在維也納的街道上,總是想起 1995 年電影 Before Sunrise 的場景和情節。主角 Jesse 和 Celine 的第一吻就是在黃昏 Prater 的摩天輪上發生。這一吻將他們牽連到 2004 年電影 Before Sunset 甚至今年將會公映的 Before Midnight。 我有幸跟電影中的主角同齡,跟他們一起成長,再隔了九年,Before Midnight 實在令我非常期待。我之前在想,如果此行在維也納能夠看到 Before Midnight 公映,就真是 perfect 了,只可惜我早來了三個月,電影要六月初才在歐陸上映呢。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

不知何故,看罷 Les Miserables 令我最感動的竟然是這一首以前沒有太留意的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 。 讀過不少網上的評論,似乎看過舞台版的都不太喜歡這一齣電影。我最初也有這種感覺,尤其是多首歌曲開始時近乎清唱,就算後來樂團演奏的聲音逐漸加大,比起舞台般的豐富伴奏還是有很大距離。而且大部份演員的歌唱水準都比不上音樂劇那些駕輕就熟的演員。 不過,當我想起本片的歌唱部份沒有咪嘴,而是在片場現場收音的演出,我就告訴自己要對他們另眼相看了。因為供舞台表演的劇院的建築,都經過聲效設計,務求將演出的聲音水準提升到最高。在空曠的片場,就絕對是另一回事了。而且,當鏡頭要拍攝著演員的大特寫,表達感情的最佳面部動作又未必與口腔的最佳發聲動作一致,在兩者之間要取得一個微妙的平衡,並不容易。老實說,我也花了大半個小時才能夠逐漸接受這電影的表演方式,所以,電影後半部,我就越看越投入了。 雖然 Anne Hathaway 的 I Dreamed a Dream 水準甚高,但因為這首歌從來都是此劇的亮點,所以驚喜不大。反而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 的舞台版本從來都沒有讓我感受到歌詞裡說的錐心悼念之情,演員 Eddie Redmayne 的唱功雖然不算太完美,但這不太圓潤的聲音,加上他的表情和演技卻令人深深感受到角色裡那種為何只剩他獨活的痛苦,當他那一滴淚滴下的時候,我也看得眼濕。 回到家,除了上網買了電影原聲專輯的這首歌之外,更買了此曲的琴譜…… Why do I keep playing sad songs?

買影碟

曾堯師兄在留言說我將電影 Young Adult 重看了多次「厲害」,引起我想談談我看電影和買影碟的習慣。 近年進戲院看電影的次數多了,但買影碟的數目卻沒有減少,因為有時我是會購買一些在公映時看過的電影。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浪費,但當然,我不是看過的電影通通都買,而是在有下列條件時才會買: 1. 我十分喜歡這部電影,大概就是8/9個棧那一些吧! 2. 在戲院觀看時因為種種原因(例如聽不懂口音或者遲了入場)而沒有看到或看懂部份情節。 3. 附有製作特輯、被剪及NG片段、導演和演員旁述製作過程等等。 當中尤其以第三個原因最為重要。 例如我看了多次 Young Adult 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買了影碟,重看之後又跟隨導演旁述再觀賞,知道了某些鏡頭或對白的幕後原委後,又再播放來看。好的導演旁述會吸引觀眾一次又一次重看,兼且越看越有趣味。此片導演 Jason Reitman 幾齣前作均附有他的旁述,次次都引人入勝,他會提及選拍這個故事的原因,為甚麼要用某首插曲,某個鏡頭重拍了多少次等等。而 Young Adult 的碟更加上導演在 Jacob Burns Film Center 舉行的座談會及回答觀眾問題的實況,全長超過一小時,看罷更對電影背後的意思認識更多! 其實看導演旁述這個習慣,大概由最初買 DVD 開始,如果沒有記錯,第一套看到旁述的電影是 Notting Hill,編劇 Richard Curtis 解釋了很多場戲的用意,十分有趣!之後就開始了買碟前先看看有沒有旁述的習慣。 有時旁述不單由幕後人員做,演員也會參與。例如早四五年的 Jane Austen Book Club 旁述的一共有六人,一半幕前,一半幕後。這個組合非常合拍,無所不談,甚至提及了試鏡時的烏龍笑話和這小本電影為了省錢如何做出一本道具書的趣事。 另一方面,製作特輯亦是我很喜歡看的影碟內容。數年前 The Curious Story of Benjamin Button 就有二十分鐘講述如何用化妝和電腦特技將 Brad Pitt 和 Cate Blancett 變成少男少女。去年的…

迴轉 2012—電影篇

原來前年的高處未算高,去年再次破紀錄,一共看了87齣電影,平均四天左右便看一齣。87 齣當中,9個棧的電影除了舊片變 3D 的《鐵達尼號》之外,剛好10齣,順理成章就成為全年十大。另一方面,不合格,不夠5個棧的電影竟然有5齣,包括浪費時間的《喜愛夜蒲2》以及4齣電影節的劣作。 《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用 3D 電腦特技將一個奇幻故事盡現眼前。李安說故事的手法不用懷疑,大部份時間一人演出的新演員 Suraj Sharma 表現出色,沒有人作對手,對著空氣或者猛獸演出,實在不容易。 《救參任務》再一次引證了 Ben Affleck 導比演出色得多。雖然這次他的演出沒有大問題,但他作為導演的表現卻精彩得多。一開始幾個鏡頭就交待了事件背景,人質的緊繃情緒緊扣觀眾神經,越看越希望那看似荒謬的救人手法會成功,當飛機成功起飛,觀眾亦跟演員一起鬆了口氣。 《書中字有夢女神》探討很多作家希望筆下人物成真的想法。女主角 Zoe Kazan 身兼編劇,跟男主角 Paul Dano 亦是現實生活中的情侶,自己寫自己演,即使性格多次轉變亦不會覺得不自然。而 Paul Dano 亦演活了一個事業與愛情都停滯不前的宅男作家。 《時空獵殺》中,時光機變成未來的殺人工具,而當一個殺手的任務是要殺死幾十年後的自己時,又應該如何應對。雖然很難想像 Joseph Gordon-Levitt 老了會變成 Bruce Willis 的樣子,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已經值得九個棧了。 《普羅米修斯》號稱《異形》前傳,但故事卻將從前的異形生物跟地球生命起源結合起來,令層次深得多。Michael Fassbander 飾演的機械人 David 十分有趣,他將一邊對自己的完美學習能力自大,一邊又自卑不是人類這個矛盾表達得十分精彩。 《愛》獲得多個大獎。導演 Haneke 風格一貫沉鬱,這次更將一位老人家的最後歲月作顯微鏡式的觀察。看罷不禁要問,是否人的最後日子就是如此?我們會同情劇中的老夫婦,但其實如果伴侶可以因為愛而不離不棄照顧自己,其實應該慶幸才對。若不幸沒有身邊人或親人相伴,景況不是更可悲嗎? 《黄金花大酒店》是另一齣以老人家為主線的電影,匯集英國著名甘草演員的群戲。電影熱熱鬧鬧,各個角色的背景和性格都表達得很豐富,老戲骨的出色演技配上濃濃的印度風情,實在令人回味。 《Café de Flore》是我全年最喜歡的電影,兩個不同時空的故事原來靠輪迴再生來連接,在西片中並不常見。導演對配樂和鏡頭的運用令人拍掌,而 Vanessa Paradis 的素顏演出亦令她獲得女主角獎。 《中女翻叮日記》描寫自私的中女回鄉希望搶回已婚的初戀情人。主角的行徑並不討好,但影后級的 Charlize Theron 卻將這個角色演得有血有肉,令人同情。跟導演 Jason Reitman 的前作一樣,故事並沒有荷里活式的「受了教訓思想改變展開新生」,而是回去繼續原本的迷糊生活。人生,不是這樣的多嗎?…

360—幾多次循環

在航機上看了新片360,是那種惹人深思的電影,而結構,則有如《真的戀愛了》般以多位互有關連的人物作多線發展。 雖然故事眾多,有點水過鴨背,但共同的主題卻異常明顯:在人生遇到的分岔路前,好多時要勇敢作出決定去改變,結果可以是好是壞,但如果拖拖拉拉,不去抓緊久久才出現一次的機遇,錯過之後後悔莫及可是自找的。 這,是這趟旅程的第一個啟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