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走

終於集齊《藍》《奕》《邦》三張專輯。從去年初聽到《時候尚早》到今年的《向前走》,伴我走過了這些日子的低谷。 向前走╱藍奕邦 曲╱藍奕邦.詞╱藍奕邦 喝過太多苦水 道行若有失修 治途還盲目到背叛了摰友 當中所有憾事當做試練我的源頭 也算種豐收 記掛純屬念舊 定或是舔傷口 遺留懸念漸化成這雙手扣 怎可一生躲於回憶拒絕看透 錯過了縱然內疚 光陰都不可給倒流來補救 如若青春只等於哀愁 寧願我額角多一個皺 再痛也要繼續去向前走 怕了再去奢望某某營救 停留原地踏步倒不交出氣力搏鬥 鬥嬴更多關口 抹去那串眼淚再向前走 過去縱有失望再也不追究 前塵留在舊日 既是拋低別又回眸 愛過也會失戀 賣力亦會失手 也要抬頭面對現實那麼醜 都不該惦念著幼稚天真的小時候 哪會長得透 收起陳年電玩 道別校舍韆鞦 誰人還期望歲月永久不朽 捨不得拋開的回憶也漸生鏽 哪個會叫住時間 蠢得好想阻止它停留不走 如若眼淚總不會倒流 沉著氣還看無限宇宙 再痛也要繼續去向前走 怕了再去奢望某某營救 停留原地踏步倒不交出氣力搏鬥 鬥嬴更多關口 抹去那串眼淚再向前走 過去縱有失望再也不追究 前塵留在舊日 既是拋低別又回眸 時候正慢慢溜走 多艱辛也繼續向前走 別又害怕放低一些恩仇 停留原地踏步倒不交出氣力搏鬥 突破多些關口 欠缺勇氣都需要向前走 處處佈滿風浪也要向上游 前塵留在舊日 既是拋低別又回眸 青春悄悄地飄走…

如果,在一顆流星劃破長空的一刻,許的一個願望就會成真;那麼,對著流星雨,你是否可以許好多好多願望,還是,許的願望會成真多次呢? 此時此地,天空都給雲層掩蓋,究竟,我想這些東西幹啥? 2009年,寫於獅子座流星雨本應出現的凌晨。 浩男:1999年,獅子座會有一場流星雨,你和我都有機會看到。 伊明:不一定的啊。 浩男:我覺得你很奇怪,有的時候你很有自信,有的時候卻一點都沒有。 伊明:我有把握做到的事情自然會有自信,我沒有把握的事情怎麼能自信呢? 浩男:那麼看流星雨這件事情,你是沒有把握的嗎? 《我本善良》拍攝於1989年。翌年播出時,我跟性格很像伊明的她都在追看,還笑說到時一定要去看。我和她,都似乎比浩男和伊明更有把握。 十年後,在某城市跟她重逢。見面的時候,尷尷尬尬,當然沒有再提起流星雨的事。 一晃眼,竟然,又再十年。 自家試唱

藍花楹

又是藍花楹開花的時節。雪梨很多住宅區都種了藍花楹,一到暮春就會開花。雖然每株的花期只有一兩星期,但由於開花時間有些早有些遲,所以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中都會見到一株株藍藍紫紫的樹。就如櫻花桃花等一樣,花落後才長出新一季的嫩葉。 在澳洲唸書的日子,這個時間都是趕功課的季節。一些大學生叫它做 purple panic 或者 exam tree!有個迷信的傳說甚至認為如果給藍花楹的花瓣落在頭上,考試就會不合格了! 當時我們每個學期都會做一個設計,佔大概整個學期的一半學分。學期初會做週邊環境研究,然後做草圖,經導師批評修改後,接近學期末就會開始畫最後的 presentation 圖,砌模型等等。呈交後還要在全組同學、老師、甚至客座教授等等面前講解,並接受他們的絕不客氣的批評。所以每年十一月初就是最暗無天日的日子。記得當時曾經住過的房子,在書桌趕工時就可以透過窗戶看到鄰居種的藍花楹,十一月開花的時候,我都是整天坐在那裡埋頭苦幹。有時眼倦,將眼睛的焦點放到藍花楹上面,那令人平靜的顏色,令到死線在即緊張的心情也不禁緩和下來。 畢業之後,每年看到藍花楹開花,都想起那些天昏地暗趕功課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每個學期都是新鮮的經驗,設計也不斷有年輕的創意。 我的辦公桌向外望,其實也見到遠處有幾株盛放的藍花楹 ,不過,我也很少拉開窗簾欣賞。可能,今天的工作比較駕輕就熟,不再緊張,也不用再靠藍花楹來給我舒緩吧? 但是,我真正喜歡過的,究竟是那一種時光呢? 圖片來源:iansand @ Flickr (Licenced by Creative Commons)

擁有

小時候很喜歡留連圖書館,市政局公共圖書館簡直是我閱讀的啟蒙老師。那一套三張的袋型借書證,其中一張給我用到霉爛,要申請重新發證。那時候,名字和地址電話是自己用筆寫上去的,第一套簽發時我的字跡很有小學生的感覺,補發的一張卻雖然只隔幾年,字體卻如我今天一樣了。這套借書證我一直保存,隨我來到澳洲,也許將來可以當古董。今天的兒童,也許不會明白電腦時代之前,你每借一本書,圖書館是會把你的借書證拿去,到你還書時才發還給你。 上了中學,我對圖書館的運作很有興趣,甚至自薦當管理員。學校也有老師教我們如何包書、編書,一直工作了四年,了解到各種運作,也曾經接洽出版社發行商來學校搞書展,甚至目睹母校學校圖書館的電腦化,將袋型的借書證淘汰掉。在中文大學的一年,圖書館裡面還有一個個有如百子櫃般,放滿一本中文書一張 index card 的目錄。來澳洲後,這邊的大學圖書館已經全盤使用電腦,借書還書甚至可以自助。 不知怎地,人越大,佔有慾就越強。已經記不起有多久沒有借過書了。近年讀的書本都是買的,以致書櫃不斷購置也很快被填滿,幸好澳洲的家居不如香港那樣寸金尺土呢!除了書本,影碟也是一樣,以前常用的租片證塵封已久。不過,堆在家中的書本和影碟,當中時常會重讀重看的大概只有兩三成,究竟,擁有這些根本不會再拿起的東西,有甚麼意義呢? 也許是一個兒時的願望,好想要一間四面牆都是書架的書房,如果可以的話,樓底有兩層高更好。而位置高的書本就靠爬上每邊牆一把可以滑動的梯去拿。將來,如果有機會設計自己住的房子,這將會是必要的。 不過,見到現在網上購買下載電影,以及購買電子書越來越普及,在可見的將來,用書架存放書本的書房,會不會就如那些袋型借書證一樣,不再需要了呢?

奇幻逆緣 vs 時空旅的戀人

這兩齣電影有好幾個共通點,男主角都有一個天生與別不同,跟時間有關的特質或缺陷,令他的人生跟常人有很大的分別。女主角是正常人,但卻仿如註定般與跟男主角有一段牽繫一生的緣份,電影很大的篇幅都在描寫那缺陷為這段愛情所帶來的麻煩。兩片裡面主角都生了女兒,而女兒的出生亦更加劇了那缺陷衍生的問題。 不是想比較這兩部電影的好壞,反而想問問大家,如果你是男女主角或戲中的女兒,你想選擇活在那一齣戲裡面呢? 男主角 Benjamin 越活越年輕的外貌。 被父母遺棄,但有疼愛他的養母。後來認回父親,得到大筆遺產。 人生歷程固定地跟常人相反,但沒有不可知的元素。 年輕歲月被困在年老身軀中。 有一段跟 Daisy 年紀相若的黃金時期。 Henry 隨時不受控制地穿梭時空。 兒時喪母,父親帶著遺憾度日。 帶不走衣服,每次穿梭後都完全赤裸,不是被當露體狂,就是被迫去偷衣服,常常被人追捕,被打,甚至被槍打中。 可以到未來看六合彩開出的號碼回來跟著下注。 活在當下時跟常人無異。 女主角 Daisy 兒時跟老頭 Benjamin 結成好友。 本來是舞蹈家,因交通意外而無法繼續,卻讓她接受 Benjamin。 有一段跟 Benjamin 年紀相若的黃金時期。 Benjamin 無法面對女兒長大離開後,幸運地找到新丈夫照顧。 老年時跟返老還童的 Benjamin 共度餘生。 Clare 兒時遇見並暗戀中年回來的 Henry ,見面的次數,時間完全被動。 跟 Henry 結婚後仍繼續她畫家工作。 與活在當下的 Henry 相處時也要預計他會隨時消失,亦不能預知他何時回來。 中年時 Henry 死亡,之後就漫長地盼望他在生時穿梭時空來短暫探望,就如兒時一樣。但總算可以如此擁有一個希望。 因為胎兒遺傳了 Henry 的缺憾,多次小產。 女兒 Caroline 出生前 Benjamin 非常擔心孩子出生會像他自己出生時一樣衰老。 沒有遺傳到父親的缺憾。 因為父親…

Sidetracks — 黃昏

上回談到,每一個年輕過的人心裡面那個忘不了的夏天。如果你問我,我那個忘不了的夏天在何時,我大概會答是1988年的夏天。 那個夏天,發生了很多很多我一生也忘不了的事情,而且,更有一首陪伴我好多年的歌,林憶蓮的《黃昏》。 在初夏的會考期間,在電台開始聽到《滴汗》,覺得林憶蓮開始邁向成熟的歌路。後來看到唱片封面,見到她把那一頭 signature 捲曲長髮剪掉,便感覺到她那一種義無反顧。那一段時期是她在鑽研唱功的重要階段,網上她的 profile 都說她 1988 年跟曾路得及聲樂老師江樺學唱歌,又到紐約進修聲樂及舞蹈短期課程。那一年的年初,她在頒獎禮現場演繹《灰色》時還令人覺得她是一個錄音室歌手,但到年中已經好像脫胎換骨了。 《Ready》這一張唱片是她的分水嶺,之前是新力唱片旗下的日式偶像派,那一年後半過檔華納之後,就變成了充滿都市感覺,又有唱功的天后級(當年還未有這個稱號吧)女歌手。這一張唱片加入了當年粵語歌甚少有的 Jazz 元素,實驗性質大概可以跟幾年後的《野花》並列。不知道是否普羅歌迷還未懂欣賞,或者是她離開在即唱片公司沒有盡力宣傳,這張唱片並沒有達到之前《灰色》,或之後幾張都市系列的熱賣情況。 但是,論我自己的喜歡程度,《Ready》則是林憶蓮的唱片中數一數二。那時候我買的是卡式帶,它在我的 Walkman 和卡式機中,真是來回聽了千百次。而這份喜歡,更一直維持到我移民之後。尤其最初幾年,唸大學時放學途中經過 Centennial Park 時,迎著黃昏的景致,開了車窗享受著宜人的清風。真是跟歌詞中的描寫完全雷同! 寫這一篇的時候,在網上尋找歌詞,竟然見到自己07年的文章,原來此等情景,這首歌,那時候已經寫過…… 林憶蓮-黃昏 @ Yahoo!7 Video 黃昏╱林憶蓮 曲╱倫永亮.詞╱潘偉源 是那樹梢擦過的風 把輕輕節奏在心裡盡情送 沿路每個臉亦甜甜露笑容 似將心窺懂 是這順心快意交通  長路變了近 令我頓感輕鬆  街燈也許感動 急於吐光織個夢  斜陽尚帶微暖 仍在依依吻著風 像幻又像夢 音符悠揚朦朧 心底播送 暢快撲向那夏季 夏季自然清風 路上盡幻象 車程如能延長 編織更美好夢  但每念重逢 情便向你飛縱 (人在愛戀路中)

Sidetracks — 最後一次心動

常常想介紹一些比較冷辟,但自己卻十分喜歡的歌曲。 黃凱芹是自己中學時代常常聽的歌手,他出道以來在香港推出的唱片都全有購買。後來卡拉OK興起,因為音域近似,更常常點他的歌來唱。1996年以後他退隱離開香港,至2002年再簽約環球唱片,開始再次活躍。他 2003 推出的《Wish You Were Here》其實是他 1994 年在飛圖推出《Lyrics》以後唯一全新歌的大碟,因為復出之作《Long Time No See》是新曲加精選,後來的《Evergreen》則大部份是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近幾年推出的有舞台劇歌曲集和在加拿大義賣的CD,都不是真正的個人專輯。 《Wish You Were Here》銷量應該不算好,近十年回歸樂壇的資深歌手最初可能很有新鮮感,但真正再推出唱片的銷售成績卻令人失望。尤其是這些經歷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香港唱片業黃金時代的歌手,當年動輒六位數字,幾白金銷量,當然對今天卻只賣幾千的數字不滿。 這張專輯的派台歌是K得很的《易愛難收》,黃凱芹自己也在電台節目說那是全碟最難聽的歌曲。雖然不致難聽,但對於期待黃凱芹式歌曲的聽眾就難免有點失望。當年聽完全碟,我覺得最適合他風格的就是這一首《最後一次心動》。好喜歡歌詞裡面想起某個夏天的感覺,以盛夏比喻逝去的年輕時代,今天回頭發覺,再要動情,已經越來越難。絕對配合他久別回來成熟男人的形像。從最初的一段鋼琴伴奏,到後來加入其他樂器,配樂都突出了沉厚的歌聲。至於 Chorus 最激昂的一句「倩歌唱了太多」,儼然有點夫子自道的感覺,聽著,也想起了陳百強《盼望的緣份》那一句「自己孤單還要天天唱著情歌」。 找歌詞時,連到一篇馬來西亞報章對這專輯的樂評,形容這首歌時說:「另一首像電影般美麗的《最後一次心動》,裡頭有陰鬱雨天、有夏蟬鳴動、還有許多令人期待的邂逅;安兒仿佛看到了張艾嘉導演的《心動》畫面重現。」想想,又真是好像這電影裡面的場景,又或者每一個年輕過的人心裡面那個忘不了的夏天。 如果你沒有聽過這首歌的話,就在此試聽一下吧: 剛剛也在 Youtube 找到一個 live 版本,大概是沒有推出DVD,2004年舉行的夢幻傾情演唱會吧。 最後一次心動╱黃凱芹 曲╱褚鎮東.詞╱李俊一 突然懷念黑膠的唱片 突然期望歲月被迴轉 轉到剛剛成年 聽到好歌時常欲哭 心碎大半天 突然懷念初暑的氣溫 夏蟬鳴動紀念別人初吻 炎夏過了 時代轉了 誰與你相親 從前你我用情很深傷害更深 年齡增長 人的心還有幾真 回頭你我 動情很少 甜苦試過太多 忘掉最後曾為那個人心動過 突然懷念陰鬱的雨天 突然期望邂逅又重演 那次天陰有雨 替你撐起雨傘 讓身濕透大半邊 突然懷念初暑的氣溫 夏蟬鳴動紀念別人初吻 炎夏過了 時代轉了 誰與你相親 從前你我用情很深 傷害更深 年齡增長 人的心還有幾真 回頭你我 動情很少 甜苦試過太多 忘掉最後曾為那個人心動過 從前聽過諾言很多 失望更多 成年方知 能相依沒有幾個 回頭你我 動情很少 倩歌唱了太多 忘掉最後曾為那個人心動過 忘掉最後曾為那個人心動過

仿如隔世的天空

每次新 Windows 推出,我總是想起 1995 年 Windows 95 面世前,我早就直接向 Microsoft 預訂了升級版,那一天一清早,竟然八時許就有速遞員將那印上藍天白雲的軟件送到我手上。不過,如此期待地升級,原來就只有這一次了,十多年來經歷了 Windows 98、Me、2000、xp、Vista,我再也沒有一推出就升級,反而將每一次的視窗升級跟新電腦捆綁一起。 上星期 Windows 7 公開發售的那天晚上,偶然拿出了久違了的 DVD 《緣份的天空》重看,劇情當然十分記得,但越看卻越覺得雖然電影上映的 1993 年距今只有 16 年,但在日常用的 IT 東西就好像仿如隔世了。自己的電腦三年一代,手機每部則大約用兩年。16 年來,我換了5部電腦,7部手機。中間日常生活用的東西一點一滴地在改變,但是多次的小變累積下來,不經不覺之間,生活上的小節就變得完全不同了。 電話 《緣份的天空》以 Tom Hanks 角色的兒子打電話到電台為喪偶的爸爸找對象開始,當然電話出現的鏡頭就少不了。他們家的電話就是第一代按鈕電話,最傳統的形狀,但撥號盤卻變成了按鈕。其實我懷疑今天十多歲的少年,會不會不明白如何「撥」電話,又或者根本不知道 dailing 的 dail 的原始意義是一個可以攪動的轉盤呢? 劇情說到父子二人分別拿起一個在廚房,一個在客廳的固定分機同時在電台說話。想想如果故事發生在今天,他們拿的大概不會是固定的電話分機,而是拿著室內無線電話在屋內走來走去吧? 後來兒子不喜歡爸爸約會的女子,於是在他們出外晚飯時打電話到餐廳騷擾他們。那時候手機還未通行,他打的當然是餐廳的固網電話。櫃面的侍應接到電話後,就到 Tom Hanks 坐的桌子引領他到櫃面接聽。你有多久沒有在外出用膳時見過這樣的場面呢?那時候,很多餐廳還設有投幣公眾電話供客人使用。當年如果要做比較大型餐廳的室內設計時,這都是要預留的地方。今天?人手一電話的年代,當然不用啦! 電腦 PC 陣營中,1993 年應該是 486 的年代。電影裡面,主機是甚麼型號大家見不到,幾個出現了電腦的鏡頭,一個是 green monitor,一個是 amber monitor,還有是 white monitor,總之,都不是彩色的。記得我購買帶來澳洲的電腦時,還四處問人甚麼顏色的 monitor 對眼睛好呢!當年顯示屏都是好似舊式電視般的 CRT ,是整副電腦最大,最重的組成部份,差不多佔據了我整個桌面的深度。…

Moon — 月球上的人

Moon 是hardcore 科幻片,我跟朋友打趣說,要說服女生一起看 Moon ,同一個女生要說服男生去看 New Moon (Twlight 2) 一樣難。 看完電影,才知道導演 Duncan Jones 是 David Bowie 的兒子。其實,有一個出名的父親,想要在同一領域得到人認同,反而是加倍困難的。Duncun 特意學拍電影,又不用 Zowie Bowie 這個一眼便被認出的乳名,好明顯想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不想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 Duncan 1971 年出生,孩提時代正值登陸月球後的太空熱潮,當然也看過那時候正宗的科幻片。Moon 的月球畫面,太空基地的佈景等等,都充滿了七十年代科幻片的感覺。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太空人 Sam 一個人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幫 Lunar 公司從事開採氦氣工作,陪伴他的只有機械人 GERTY (Kevin Spacey 聲演)。三年合約,還有兩星期就要滿了,他十分期待可以回家。由於衛星故障,幾年來他跟地球上的妻子和女兒的通訊不能即時對答,只能靠影片來回傳送,總是像隔了一層一般。尤其是他離開地球時,女兒還未出生,他根本從來未真正見過她。 也許是寂寞,也許是宇宙射線的影響,Sam 竟然出現了幻覺,幾次看見一位少女在他眼前出現,更引致他在基地外駕車失事受傷。 之後我們看到 Sam 完好無缺地躺在基地中,GERTY 告訴他它從失事地點將他救回來。但轉過頭,還未能下床的他卻聽見 GERTY 跟地球直接通訊的聲音。Sam 開始懷疑 Lunar 公司跟 GERTY 之間有瞞著他的秘密和陰謀。他精神恢復一點,就違背命令獨自駕車到之前的失事地方,打開撞毀的月球車,竟然見到裡面有一個受傷的自己。 兩個,原來都是複製人。 劇情就說到這裡吧。 看畢此片,這陣子總是在想,如果有一天,見到一個跟自己一模一樣的人,我會有甚麼反應呢?如果自己是原版,對方是複製出來的,究竟會不會看輕對方?原版究竟有沒有控制翻版的權力?而二人之間,有沒有心靈感應?甚至,能夠分得出誰是原版,誰是翻版嗎?…

Don’t Write Me Off

這幾天重看了 Music and Lyrics,事隔近三年,再一次聽這首歌,感覺卻好像濃了很多。 Perhaps because I’ve also blown some chances… 也許,有一天,我會好像以下這些朋友般學會自彈自唱這首歌。 自家試唱 Don’t Write Me Off It’s never been easy for me To find words that go along with a melody But this time there’s actually something on my mind So please forgive these few brief awkward lines Since I met you my whole…

Fade out…

前一陣子的高低起伏,終於歸於平靜。 就像音樂 fade out,終於,耳膜再也受不到空氣的任何鼓動了。 這幾天在問自己,究竟喜歡平靜,還是喜歡起伏?思前想後,我還是回答不到。不過,最近發生的這一些,顯然讓我知道,原來自己還是能夠感應到這些久違了的情緒。但是,究竟發生這些事情,對自己的未來有甚麼意義呢?就在思潮起伏的八月份,我彷彿看到好多啟示,但是,當回歸平靜之後,這些符號又似乎毫無意義了。 迷惘是一定的,2009 年來到尾聲,千禧的第一個年代還有七十多天就告終結。時光的虛度,我,還有本錢可以再逃避嗎? Fin de Cicle (世紀末)這個詞語,曾經是如何入時,但上個世紀終結之後,就再也聽不到誰提起,而且忽然之間,就已經十年了。 我對八十年代有一個清晰的記憶,知道自己做了甚麼,完成了甚麼,九十年代亦如是,但至於○○年代 …… 回想起來,會不會是我一生中,令自己覺得汗顏,甚至不堪回首的十年呢。 每一天,我們都在建構著未來的回憶。希望在下一個十年完結的時候,我不會搖頭嘆息吧。

我的星期天

早前鋼琴老師舉行茶會,出席的學生全部要練習好一些學到的樂章在大家面前彈奏,我選了的就是這首 Never on Sunday。原來在觀眾面前彈琴,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越害怕出錯,手指就越不聽話,錯漏百出,真是佩服那些小小年紀就能夠上大台表演的小孩子呢! 其實,別說面前有觀眾,就算只是側面有個鏡頭,也令我有點緊張,每一次彈都有一兩個錯處,這段影片是錄了很多次之後才過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