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Days of Summer — 並沒法使我的心這樣跳

如果今天才寫我的十五齣,500 Days of Summer 應該會包括在內。 因為,這齣電影全方位地擊中我,亦因此,好難寫。 情形,一如 04 年的《Before Sunset》和 07 年的《生日快樂》。 寫了好幾篇旁敲側擊的文章,談代言人、談建築、談歌曲,卻一直未能夠真正地寫片中最主要的內容——愛情。 如果你認定是「對」的那一位,卻對你自己並沒有「對」的感覺,你應該如何是好?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Adam—誰又嫌我古怪?

上映之前一直期待 Adam 這電影。 Rose Byrne 是來自雪梨的女演員,十來歲就已經演出電視劇,近年在荷里活也算有機會。Hugh Dancy 跟 Claire Danes 合演過 Evening ,他演一個頹廢但暗戀 Claire 的富家子,很是精彩。這一次他演一個患有 Asperger 自閉症的男子 Adam 。這種自閉症患者智力正常,甚至超越常人,但社交能力卻出了問題,他們只能理解別人說話的直接意義,但卻無法解讀對方的表情、身體語言及弦外之音,他們說話不懂修飾,而說起一些他們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更會滔滔不絕,但別人發出「夠了」的訊息他們卻不能收到,所以常常鬧笑話,甚至得罪別人。 Adam 在父親逝世之後過著一個人的孤獨生活,但自從鄰居 Beth 出現之後便互相吸引。他們終於走在一起,但同時卻要面對種種難題。Beth 帶 Adam 見朋友和父母時總出現尷尬場面。Adam 的工作亦因為他事事追求完美而丟了,同時 Beth 的父親捲入商業犯罪案中。關於劇情的不想說太多,只是想談談幾點印象難忘的。 一開始就 Beth 的旁述就談到了《小王子》是她最愛的故事,還說,一直以為自己是小王子,遇見 Adam 之後才發覺自己反而是飛機師。其實編劇為 Beth 創作了一個最合適的職業:小學教師,因為大概只有教師,才能夠慢慢和有耐心地跟思維方式跟自己不同的 Adam 相處。 看完電影之後,總是覺得男主角取名 Adam 是來自創世紀: Then the LORD God said, It is not good for the man to live…

如何能離開失樂園:The Departed

一直都嘗試抱著看一齣與《無間道》不同電影的心態去看《The Departed》,很明顯 Scorsese 將自己的風格和手法匯入了這個故事,將電影帶往另一個方向。 比起港版,故事的改動不算多,除了結局不同之外,最惹人談論的莫過於將鄭秀文與陳慧琳兩位天后的角色二合一了。有位一起去看的朋友對此嗤之以鼻,但我卻覺得這是個十分不錯的改動,這段兩位男角互不知悉的三角戀,將二人的宿命感更添一層,同時亦減輕了港版兩位天后的花瓶感覺。不過可惜的是,他們選了一位樣貌稱不上吸引,而且與兩位男角都沒有火花的女角 Vera Farmiga 演出,令人很難相信 Matt Damon 會在電梯中就對她一見鐘情,火速同居,我其實覺得如果刪了這一段,像港版般只模糊交代他們已經同居,反而更好;至於 DiCaprio 與她從醫生病人的關係搭上,就比較容易接受。 除了這個安排之外,兩位男角中,Matt Damon 的表現,從頭到尾都比 DiCaprio 弱得多。其實從他出道,一直都對他的演技很有保留,演了這麼多齣戲,這一齣甚至有港版可以參考,依然掌握不到這個角色的掙扎,實在令人失望。前段已經給粗口橫飛的 Mark Wahlberg 搶了不少鏡頭;而他與 Jack Nicholson 的對手戲,他就只像一個木頭人在讀對白而已,令到他最後的突然背叛殺死 Jack Nicholson 變成了沒有鋪排的突變;後來 DiCaprio 現身警署,他為求自保刪除對方的臥底身份檔案一段,他一點都交不出戲,與 DiCaprio 建立不到張力。相反 DiCaprio 似乎因為與 Scorsese 合作慣了,演出相對比較精彩,亦有可能是因為陳永仁這個角色在設計上已經比較搶鏡吧?這,不知會不會也是 Brad Pitt 作為監製,也不願意親自演出劉建明一角的原因呢? 電影裡面最討厭的部份,是那華人黑幫的蹩腳粵語。美國這麼多華裔,難道真的找不到一個可以講純正粵語或普通話的演員嗎?(就該段對白的內容來說,角色說普通話的可能性更大!)西片對演員的口音向來看重,但這個角色有一大堆粵語對白,但卻沒有字幕。西人觀眾看得一頭霧水,只聽到一串聽不懂的聲音,彷彿這種聲音毫不重要;華人觀眾看得失笑,但笑之餘卻感到這是對華人的輕蔑,甚至是對故事原產地的某種侮辱。 原版裡的佛教內容、片名及與「無間地獄」有關的主題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我不期望他們了解佛理,但無間地獄的意念,其實與西方基督教義裡的地獄相去不遠,而拿地獄的名稱作無盡痛苦的比喻,其他西片電影也曾出現,就如早前上映的 Kieslowski 編劇遺作 《L’Enfer》(Hell/情獄) ,就是明顯的例子。我有點不明白,為甚麼會將片名改為 《The Departed》呢?無間地獄是差不多永不超生的,原片名強調的是離不開,擺不脫,三年又三年的苦痛;反而改編後的電影名字,卻將離開變成是主題。這種主題的轉移,或許是因為 Scorsese 不甘於原封不動地改編,而要將這個故事 depart from the original ,變成一齣充滿個人風格的電影,才能配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吧?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The Lake House

收到美國老友 W 的電郵,問我 The Lake House 在澳洲上映了沒有。他說看的時候,就像從前看原版韓片「觸不到的戀人」的時候一樣,想到了我:「當然主要原因是男主角的職業和你相同;你近來常常寫些奇談式的短篇,令到我更加覺得你有可能遇到這種時空錯遇的怪事。雖然你同奇諾外表差很遠,但也記得留意信箱,看看有沒有2008年的來信。」 哈哈,拿我和奇諾比,真太抬舉啦(雖然比較下的結論是:差太遠)。不過,2008年的來信嘛,可真的是免了,免了。觸得到的戀人也難以相處得好修成正果,何況觸不到的? 不過,電影就真的有興趣看呀,沿老友 W 提供的連結到了官方網頁,似乎拍得不錯,那間定為主題的湖邊小屋,週圍環境好像蠻舒服的(雖然屋的設計從預告片看,好「肉酸」,又不環保——此屋令我想起「緣份的天空」湯漢斯飾演的建築師,也是與兒子住在一間類似建在水上的房子裡,難道在荷里活導演的眼中,建築師都住在水上?)。Sandra Bullock 和 Keanu Reeves 這對舊拍檔,照橋段看,應該沒有甚麼對手戲啦;不過很有興趣看他們兩個以及導演,能否掌握得到,拍得出二人雖不相見,但擦出來的愛情火花。不知道結局與韓國原版,有沒有出入呢?不過,澳洲要到七月中才上映,我未看前,不要告訴我啦。 很高興今年能夠將雪梨電影節的十場套票全用掉,看了不少不錯的電影。不過近來看得多 Art House Movies,有點膩了,反而對 The Lake House 這荷里活式愛情片有期待。

黑白難辨的對手戲—Hard Candy

雪梨電影節上映了美國片 Hard Candy,這一齣戲有著很複雜和富爭議性的課題。訂票冊子如此形容:「Hard Candy is a gripping and often disturbing movie on the theme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 part serious drama, part shocker and wholly unlike anything you’ve ever seen.」 早前看的時候,一晚看了兩齣戲,但由於在不同戲院放映,要在非常有限的時間趕下場,差一點就趕不及看開場了。電影可以說是屬於懸疑驚慄片,看簡介就給它吸引了。不過,多年來被這些冊子騙得多,也不敢期望太高了。不過,散場後步出十度以下的冷空氣中,回想起這一段的形容,真的極度貼切,一點也沒有誇張。 電影差不多完全是男女主角二人的對手戲,其他配角的戲份少之又少。男主角 Patrick Wilson 飾演32歲的攝影師,而女主角 Ellen Page 雖然已經19歲,但飾演14歲少女卻是說服力十足。本片的攝影很有特色,用了極多的大特寫鏡頭,兩位演員對這些極近距離表情和眼神的處理,水準甚高,臉上的每一寸肌肉的移動,都在加強戲劇的效果。兩人對話時,鏡頭曾多次繞著二人轉,令觀眾誤以為自己有一個全知觀點,但其實都是導演和編劇願意給觀眾知道的觀點而已。隨著劇情步步推進,正邪不斷互相顛倒,令人出乎意料之外。

血仍是冷?

冷血自傳 Capote 中 Philip Seymour Hoffman 實在演得精彩,有人看後覺得不安,有人不。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不少評論都集中在 Capote 如何冷血,如何利用別人的生與死來斂財和揚名;我卻覺得,為甚麼大家都變得對冷血殺手這麼同情呢?當然,電影中對 Capote 的套取內容過程的描寫很負面,很一面倒,他在劇中甚至說出「兩個死囚是金礦」這種令人極度反感的對白,而得知真相完成小說後,二人利用價值完結,就不再盡力替他們上訴。 但如果撇除電影的煽情處理手法,用一個較遠的距離客觀地看整件事情,很明顯的事實就是,如果沒有 Capote 替他們上訴,二人一早已經被處決了;為了偷取幾十元而連殺四人,得到死刑的下場,不是罪有應得嗎?為甚麼 Capote 最後放棄的態度,不可以是良心的產物?因為 Perry 已經向他承認殺人,再繼續為他奔走,如果真的脫罪減刑,對於案中死者不是極度不公嗎? 相對來說,Perry 不是也在利用 Capote 替他上訴嗎?將凶案發生當晚的真相隱瞞不對他說,拖延幾年,也都一種計算。在信中,在電報中不斷稱 Capote 為 Amigo (朋友),是真心,還是出於要打動他呢?他的姐姐在 Capote 面前對他決絕的態度,也側寫了他不是真的這麼值得同情。有朋友認為,Capote 對 Perry 隱瞞姐姐的決絕,也是「奸」的,是套料行動的一部分;老實說,換了是你,你在一個死囚面前,說得出殘酷的真相嗎?

Proof or Disproof

看完電影 Proof (港譯:情來.算盡愛),心裡有一個解答不到的問題:如果你愛一個人,你是否應該無條件,第一時間相信她的說話,還是要她拿出證據來說服自己?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戲中 Jake Gyllenhaal 就是因為不能夠第一時間相信一份驚世的數學理論是出自 Gwyneth Paltrow 之手,而差點斷送了這段緣份。如果將自己代入角色,我大概也不能相信理論是出自她的,剛剛喪父精神恍惚、為了照顧患病的父親 Anthony Hopkins ,學業半途而廢、手稿字跡又酷似數學家父親……一切表面證據都指向理論是她父親提出,而她因為各種打擊而出現了妄想症狀,把父親的研究當成自己的。這種情形,其實相當兩難,一方面,你希望相信你的情人,也相信她不會剽竊父親的遺稿;但看她不穩的情緒,又難以估計病魔的力量。 電影中似乎在表達:相信情人的說話才是對的。現實世界中,也有不少人要求伴侶不求證就無條件地相信自己,如果對方做不到,就懷疑對方的愛。不過,有誰可以站出來,說自己對另一半的說話句句屬實,從來沒說過謊呢?如果不能,你又憑甚麼要求對方無條件相信你?尤其,如果對方曾經被謊言深深傷害過,曾經完全相信但到最後一切都被 disproof 了……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叫慕尼黑太沉重

最近看的電影都很沉重,都有一個解不開的死結,越想解開卻越扯越緊。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慕尼黑」的沉重,是來自一種解不開的種族仇恨。一代傳一代。總的來說,本片很緊湊,沒有悶場;不過,有不少部份其實可以拍得更深入的,例如為甚麼會選 Eric Bana 作行動的首領?要離開懷孕的妻子時,為何沒有甚麼特別掙扎?一些行動的過程太快,頭幾個對象好像很容易殺死,後來的卻越來越用一些不容易的計策,為甚麼不如第一個目標般,都用槍暗殺,不是更簡單利落嗎?後來不少同伴被殺,男主角的崩潰有點過火,因為你可以暗殺別人,怎麼可能會沒有預計別人會反暗殺? 本片的道具、服裝、髮型等等都頗為考究,濃濃地展現了各個暗殺行動中不同城市七十年代的感覺,很真實。不過,用作片名的「慕尼黑」,反而著墨不多,而且有點模糊;就算重演了的奧運事件,也拍得像一個夢魘,而不是真實的情景,部份過程也透過了電視來展現。好像是在表達出,這次行動的緣起,只是一段模糊的仇恨,只是從一些從傳媒聽來的印象,真實程度有多少,令人懷疑。

應該出包:Chasing Amy

又看了一齣90年代電影的DVD——Chasing Amy。記得公園仔在公國和MTO裡已經先後提過此片幾次。自己當年沒有看過,那個年頭,大概連誰是 Ben Affleck 也完全不知道吧?小本經營,沒有甚麼卡士,而且英文片名難以歸類的電影,要我掏腰包看實在不容易。不過,如果當年知道這電影在香港上映時譯名為引人入勝的「猜.情.尋」,我大抵會乖乖購票入場。 其實這個譯名放在甚麼愛情片都可以,愛情路上,誰沒有尋覓過?誰沒有猜度過?不過,看完電影,最想說的是男女追逐,很多時都有猜拳的感覺,你每一步都沒有必勝的把握,萬事都有與其相剋的東西,是勝是負總要看對方的對策。粵語把「剪刀、石頭、布」的猜拳叫做「猜情尋」或「包剪揼」,其中「包」是布,「剪」是剪刀,「揼」是石頭。我邊看這齣電影,一邊就不斷在想這個中文譯名,與電影主題的關係:情人的過去,你應該計較嗎? 看了100分鐘,終於讓我領悟到,電影的總結是:應該出 「包」——包容的包。

每個人心中都有……

7/3/2006 新增:到處留言 @Whisper at the Tolo Harbour @人間 @柔光優影 @光影筆記 電影在雪梨早了幾星期上畫 ,我看了寫了香港還未上,隔了一個月,看到不少網誌的評論又忍不住加幾句,重看原文才發覺在各處的留言寫得比原文更深入,所以便將散落各處的留言合成幾段,以補原文的不足。 很沉重的電影。 看完後不太覺得電影很催淚,但沉重的感覺卻久久不散。 「斷背山」沒有刻意歌頌 Ennis 與 Jack 之間這段情,說的是兩個人在歲月悠悠中不能自拔的故事,是性格是宿命是歧視的各種力量構成這個結果,戲劇的矛盾就在這裡展開。 他們雖然每年相會,但總也沒有結果,一切也不能重來,一切都與當年不一樣了,每一次見面後都痛苦,Jack 提出拋棄一切在一起每次都被拒是苦,Ennis 因著童年陰影接受不到與 Jack 一同生活,勉強壓抑更是苦。我甚至懷疑電影有點警告意味,借命運,借他們的苦來譴責逃避責任的偷歡。 Ennis 的妻子佔戲其實不少,可以說是性格最討好,最令人同情的角色。Michelle Williams 的表現令我刮目相看,發現丈夫與Jack的曖昧後,她的不知所措,到幾年後離婚之間的幾段戲,一步一步對身邊人的不忠逐漸厭惡,死忍到受不了最後離婚,很 有層次感。而 Jack 死後,他妻子在電話中對 Ennis 的冷淡,雖然沒有明言,但令人覺得她也是知道的。 Ennis 的內斂性格,將一切都收藏在心,不願意踏出與牛仔身份不符的任何一步,那一場感恩節被妻子揭破的戲,一生艱苦維持的形象原來一早已被枕邊人識破,不知所措 到用暴力對待,戲劇性的爆炸點,精彩得很。關於為何他們不能夠獨身,也許我們不太了解西部牛仔的生活,會不會是當年牛仔都得結婚生子呢?或者他們如果一直 單身的話,一樣會惹人懷疑之類?這也許就是悲劇的所在。 斷背山得不到最佳影片,令我有點失望,不過因為沒有看過 Crash,沒有比較,也就難以評論公平與否。不過,奧斯卡結果大多是最佳導演與最佳影片重疊,今年不是,已經很大程度是保守勢力在背後影響了賽果。電影 是一種藝術,如果以各人心中的道德標準來衡量投票,就等於把電影當作一種說教的工具了。

Elizabethtown

在這裡我比較多寫看過的劇情片,但其實很多時都會看一些愛情喜劇,雖然都知道內容都是一個用糖衣包著的夢,但,有時這些甜膩膩的味道,又總可以使人樂上一陣子。 Elizabethtown 中,Orlando Bloom 飾演運動鞋設計師 Drew,辛苦了八年的新設計一敗塗地被辭退。在徘徊自殺邊緣時,得知父親又突然心臟病發逝世。在往父親家鄉辦理後事途中,遇上了Kristen Dunst 飾演的熱情空姐 Claire 。她的性格、家鄉親人的溫情,令他走出了灰暗。 這情節不禁令我想起去年看過的 Wimbeldon,一樣是惹人喜愛的 Kristen,一樣是失敗男人的救星,用愛情的滋潤把失意網球老將變成溫布頓冠軍。前作的情節比較大路,Elizabethtown 則加插了不少支線,對父子親情也著墨不少,有幾場戲也令我想起自己父親逝世前後的事。 同行的朋友說愛情線不太集中,故事比較散;我卻覺得既然以父親逝世為背景,如果鏡頭只對準男女愛情,實在又說不通。 導演 Cameron Crowe 描寫 Claire 幫忙他父親的事,陪 Drew選購骨灰盅,又為他計劃行程,造就了劇情的雙線發展。

The Butterfly Effect

繼續我的時空交錯「個人電影節」(詳見關於時空的推移),今次看的是 The Butterfly Effect。(港譯:連鎖蝶變.台譯:蝴蝶效應) 電影的主要橋段很吸引,與前些日子看的「顫慄時空」有點相似,不過其實 The Butterfly Effect 推出在先,「顫慄時空」有不少鏡頭,尤其是時空穿梭的情節,那種 surreal 的色調和光線運用都可能參考了「連鎖蝶變」。 最初的童年時光拖得有點過長,不過非常佩服選角的幕後人員,那幾位飾演童年版和少年版的小演員不獨長得與主角很相似,而且全都演得很好。看港產片的選角,例如要余文樂飾演少年梁朝偉,演技不批評了,形神俱不似,令人興趣盡失。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故事開始,七歲的男主角 Evan 的父親是精神病人,但他也不時有些時間失落了的暈厥情形:例如他到精神病院探望父親,誰知父親卻突然發狂要把他殺死,醫護人員來救 Evan 卻錯手殺死了父親;與女同學 Kayleigh 被她的變態爸爸一起脫光衣服來拍錄影帶。幾年後與玩伴貪玩炸死了一個小孩;Kayleigh的弟弟也因為妒忌 Evan 搶走了他的姐姐而要對 Evan 報復。每一次發生大事,Evan 都會暈厥,當中的過程的沒有記憶,只好在筆記本中記下暈厥前、後的事。 Evan 母親為避開舊事,決定搬到別的城市,少年時代便由 Evan 在車中對 Kayleigh 舉起「I’ll come back for you」的紙牌而結束。